2013-2014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左传记载: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皇帝制 分封制 宗法制 郡县制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封建亲戚 ”即将土地分封给亲戚功臣,让他们在各自的土地上建立诸侯国; “以藩屏周 ”,让这些国家作为藩篱拱卫周朝。 皇帝制和 郡县制建立于秦朝,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 下图两部 文献具有相一致的方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A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 B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C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
2、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思相 答案: A 试题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两者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故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 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与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一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日俄战争 D抗日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去年今日割台湾
3、”可知,该诗写于 1896年。 1895年 4月,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占中国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在某个条约的签约仪式上 ,一个自称 “中国通 ”的帝国主义份子写了一幅上联 “琵琶琴瑟 ,八大王王王在上 .”,一位中方随员义正严辞地对了下联 ;“魑魅魍魉 ,四小鬼鬼鬼犯边 .”据此判断 ,这个签约仪式签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其中八大王指的是八国联军。
4、 1901年,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湖北省武汉市的武昌区有一 条街叫 “首义路 ”,这是为了纪念发生在这里的武昌首义。武昌首义发生于( ) A 1911年 10月 10日 B 1912年元旦 C 1912年 2月 12日 D 1912年 3月 答案: A 试题分析:武昌起义发生在 1911年 10月 10日 (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 ),起义地点为武昌,是革命党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 A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蔡元培写给孙中山的挽
5、联: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他认为孙中山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A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实现了三民主义 C使中国人民获得自由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蔡元培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贡献是 “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即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A总统 B参议院 C总理 D国民全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南京
6、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财产、言论等权利和自由。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中共一大 C辛亥革命 D中共二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24年 1月,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实现,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此后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兴起。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7、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大革命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的举措是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王明的 “左 ”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1934年 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 120周年,毛泽东一生为中国民 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有关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提出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 遵义会议做出正确决策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全民抗战 出席 “重庆谈判
8、”,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面目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提出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是在 1927年; 遵义会议召开于 1935年;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全民抗战是在 1937年; 出席 “重庆谈判 ”是在 1945年,故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在二十世纪中叶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开辟新纪元的大事,据右图回答这件事是什么: A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国庆大阅兵 D解放战争的胜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图反映的是 1949年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华人
9、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项符合图片史实。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 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中,有三名民主党派,分别是民革的宋庆龄、李济深和民盟的张澜。这说明中央人民政府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府 B民主联合政府 C共产党不居于领导地位的政府 D实行多党制的政府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中,有三名民主党派,说明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合政府。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
10、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 “一国两制 ”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对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理解不 准确的是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最高的国家利益 B民族团
11、结是国家统一、繁荣的重要保证 C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国策 D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答案: C 试题分析:各民族的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也就不能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建设。民族团结关系到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只有民族团结,国力强大,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我国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 C项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 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太平天国颁布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权利法案 D 1787年宪法 答案:
12、B 试题分析: 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灾难史,也是一部民族抗争史。近代 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反割台斗争 C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D义和团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1841年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一带的爱国绅民,自发组织与英军侵略军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三元里抗英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抗
13、击外国侵略的斗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说文解字中有: “宗,尊祖庙也。 ”即宗法制的 “宗 ”,本意是指宗庙。由此可见,用以维系 宗法制的纽带是 A信仰 B财产 C血缘 D地域 答
14、案: C 试题分析:宗法制是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等级地位的政治制度。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贵族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山东省常被人称为齐鲁大地,这起源于 A大汶口文化 B西周分封 C甲骨文记载 D古代地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当时在今山东境内,分封了齐国和鲁国两个诸侯国,因此后世对于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
15、司 马炎共有儿子 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 “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 ”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读懂材料,材料的意思是说西晋武帝司马炎虽有心更换太子,但最终没有换成。二是根据所学相关知识,分析西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没更换痴愚的太子,主要是因为自西周以来约定俗成的嫡长子继承原则。故选 B。 考 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陕西省 南郑 中学 高一上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