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同泽女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同泽女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同泽女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同泽女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 ( ) A兵广粮足 B民以食为天 C仁义为重 D诚信第一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叙述的是孔子的治国方略。在孔子看来,治国方式有 “足食 ”“足兵 ”“民信 ”,但最重要的是诚信,即 “民无信不立 ”。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欧洲启蒙运
2、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说: “中国是举世界最优美、最古老、人口最广大众多、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的信徒,信奉儒家的中国文人 “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这足以证明 ( )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的共同看法 C儒家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一致之处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了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伏尔泰主要是赞扬中国的儒家文化,认为儒家文化强调道德,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富有理性精神。 A项强调中国的制度优越; B项其它启蒙思想家也是这样认为; C项认为儒家文化和西方思想相同,皆与材料意思不符。因此
3、A、 B、 C项都错误。材料主要说明了儒家思想曾经为启蒙思想家所吸收,影响了启蒙运动。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各个题肢进行全面分析,将观点片面性、绝对化的题肢舍去。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康德在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 “哥白尼式的革命 ”,主要是因为 ( ) A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B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 ”的学问 C其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D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哥白尼的 “日心说 ”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康德的哲学
4、思想认为,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的以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带来了哲学上的 “哥白尼式的转变 ”。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扩展 导致下列左图向右图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的矛盾斗争 C文艺复兴推动思想解放 D宗教神学被彻底驱除出社会领域 答案: D 试题分析:观察左图当时德国的权力结构是金字塔形状,教皇处在权力的顶端;到右图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国王为代表的世俗权力上升,这是欧洲宗教改革的结果,据所学知 ABC都吻合宗教改革的史实,而 D宗教神学被彻底驱除出社
5、会领域是错误的。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孔子认为,要实现 “爱人 ”,必须遵循 “忠恕 ”之道,要做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法国启蒙运动时,与孔子有着相似观点的代表提出了 ( ) A天赋人权的主张 B社会契约论 C三权分立说 D人非工具的观点 答案: A 试题分析:先排除 D人非工具为德国思想家康德的观点,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与孔子有相似观点是伏尔泰,他提出了天赋人权的主张,故选 A; B为卢梭的主张; C为孟德斯鸠的主张。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扩展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屋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
6、,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句话 ( ) 反映出追求世俗人生乐趣的愿望 与禁欲主义主张相矛盾 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 说明了人们对现世生活悲观绝望的态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文主义的具体表现形式。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追求现世的幸福,反对禁欲主义;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的愚昧思想。题目强调 “凡人生活 ”,就是针对虚幻的上帝而 言,对于宗教的抵触体现在人文主义中人性的自我与理智,所以排除 。故选 C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
7、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本主义民主的关键和核心是 (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要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因此,如何防止专制的产生是资产阶级政体建立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因素,所以他们采用了用权利制约权利的办法,以防止专制的产生和政权的稳定,故B符合题意, ACD项尽管对资产阶级政体有一点影响但绝不是关键和核心。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代议制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
8、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这段话体现了 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阐述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各选项中四位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更多倡导君主立宪制;他提倡 “天赋人权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 “三权分立 ”学说。康德认为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卢梭是社会契约论的集大成者,故本题选 A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恩格斯说: “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 ”。这
9、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 ) A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影响深远 B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 C法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D法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出现高潮,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条件,并且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影响 欧亚大陆两端的中法两国,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 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 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上述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
10、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比较和中国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据所学知两者的共同点是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 A、 C、 D是法国思想家的主张。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期间,出现了许多时代巨人,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 A薄伽丘 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 B伏尔泰 自然权利学说 C卢梭 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11、D康德 宣扬理性与自律 答案: A 试题分析: BCD表述都是正确的, A表述不正确,薄伽丘( 13131375 ),欧洲短篇小说之父,出生于佛罗伦萨富商家庭,代表作是十日谈;而彼特拉克最早提出以 “人的思想 ”代替 “神的思想 ”,被称为 “人文主义之父 ”。因此选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 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 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 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 “砸烂可耻的东西 ”,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 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 “ 社会契约 ”。 这些口号破
12、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文中 最确切的内容应当是 ( ) A智者运动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题目的关键信息: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政治方面的社会契约论。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宗教改革主要是宗教信仰领域的 “因信称义 ”。 “社会契约论 ”是启蒙运动的内容,其核心是:理性主义。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内容 法国启蒙思想体现了一个历史时代的特征,主要是指 ( ) A它是 18世纪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而后影响全世界 B深入体现了反特权、反宗教神学的需要 C新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夺权
13、的需要 D反映了资产阶级对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的需要 答案: C 试题分析: 17、 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以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故选 C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背景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 ( ) A彻底否定了神学权威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 D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答案: D 试题分析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通过文艺复兴前后的比较可以看出,人在生活中的地位提高,由 “观众 ”变为 “演员 ”,并可以 “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说明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主张 ( ) A对上帝的信仰才能使人得救 B在教会的指导下阅读圣经 C依靠个人的善行来赎罪 D世俗政权服从天主教会 答案: A 试题分析:欧洲宗教改革主张 “因信称义 ”反对 “因行称义 ”,认为人们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就能得
15、救,故 A正确 C错误,同时主张人与上帝直接对话、世俗权力高于王权等,所以 BD错误。正确选项为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特来美修道院唯一的院规是: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他不禁欲,敢于大胆瞧姑娘;他不节食,吃喝抵得上四个人;他不怯敌,对敌人十分无情,曾把入侵之敌打得落花流水。 ”该材料最能体现 ( ) A禁欲主义 B英雄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选自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家拉伯雷的作品 巨人传。从特来美修道院规可知, “他 ”和中世纪的精神贵族僧侣阶层迥然不同,是一个符合典型人文主义的 “人 ”的标准形象。 考
16、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关于 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 “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 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天主教会权威 答案: D 试题分析:阅读材料,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材料中没有体现; B.否定信仰上帝,说法错误,只是否定了教会并未否定上帝,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
17、家 ”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庄子及道家的是 ( )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范文澜) C同 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D两项悬对法家学说的评价; C项是对墨家学说的评价; B项 _为道家的 “天与人不相胜 ”“道法自然 ”观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儒家经典尚书中最早提到 “民主 ”一词,认为: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 ”含义是暴君夏桀残民,不配做
18、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C其民主内涵与近代主权在民相吻合 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意, “天惟时求民主 ”之中的民主是指民之主,而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没有关系,现代意义的民主是指 “主权在民 ”,即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所以 C项表述不符合题干主旨,答案:为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 我中国学界之光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辽宁省 沈阳市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