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西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江西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江西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江西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 A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 B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 C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D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认识理解。依据所学可知,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的土地国有制度,选项中体现这一内容的是 B项。 A指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建立,由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是指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下的政治关系; 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现象。所以应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
2、、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的经济政策 土地制度的演变 下列对图 1、图 2、图 3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图 1的经济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B图 2的经济结构是第一、第二次工业革 C当今世界正在形成图 3的经济结构 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经济结构变化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A错误,因工业革命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逐渐成为主导,传统的农业地位下降。 B正确,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工业获得飞速发展,农业也得到改造,服务行业获得一定发展。 C正确, 20世纪 90年代,在
3、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在美国出现了 “新经济 ”,即知识经济。 D正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最根本因素。故应选 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二次工业革命 “新经济 ”的出现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 中力量优先发展:( )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科技和教育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重工业更是落后。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连一个洋丁都不能制造。因此, 1953年,国家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第
4、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鞍钢等一批重工业建成投产。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故应选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本质是:( ) A片面强调公有制 B不考虑生产力的客观水平 C追求农业发展的高速度 D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认识与理解。人民公社化的特点是一大二公,片面强调公有制。这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超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分析选项, 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
5、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歌曲小燕子,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 “小燕子,告诉你 ,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 )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 ”,可知应是一五计划时期的情况。一五计划,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重点,符合题意,故应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社会
6、主义建设的起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汽船船长 空姐 汽车售票员 火车司机 B汽车售票员 汽船船长 火车司机 空姐 C汽船船长 火车司机 汽车售票员 空姐 D汽车售票员 空姐 汽船船长 火车司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成就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汽船是美国人富尔顿 1807年发明的,、火车是英国人史蒂芬孙 1814年发明的,都是第一工业革命的成果;汽车是德国人卡尔 本次 1885年制成的,飞机是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
7、的。故应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 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 ”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理解。题干材料中的 “象牙 ”代表的是经济现象, “圣经 ”代表的是文化现象。题干的意思是象牙的易手表明欧洲与非洲的经济冲
8、突依然存在,而基督教却逐渐被非洲人所接受。再分析选项, C项符合题意。故应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刘少奇在建国后的一次会议上说: “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建国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与理解。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刘少
9、奇在报告中指出: “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故应选 B。 A是 1945年召开的,应排除; C是 1978年召开的、 D是 1992年召开的,均不能,因刘少奇早在 1969年已逝世。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探索与失误 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 “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 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由此做出的决策是 A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B开放天津等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和
10、开放浦东地区 D环渤海地区被开辟为沿海经济 开放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 1984 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烟台等 14个沿海港口城市,扩大这些城市对外开张经济活动的权限。故应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亚当 斯密说: “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 ”文中所谓 “发现美洲 ”的历史人物是 A麦哲伦 B达 伽马 C哥伦布 D迪亚士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掌握。 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一块大陆,哥伦
11、布认为是印度。后来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 维斯普奇证明实际上是一块 “新大陆 ”,后以其名字命名为亚美利加州,即 “美洲 ”。所以应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开辟新航路 新航路的开辟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 16世纪欧洲的市民 ( ) 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高的利润 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火车、汽船是 19世纪工业革命的成果,而题干要求的是
12、16世纪的情形。故含有 项的均可排除。故应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开辟新航路 新航路开辟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其主要成就有 电的广泛使用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化学工业的发展 电讯事业的广泛发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主要有: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及新的通讯手段应用。故 均符合题意。故应选 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3、 1912年 4月, “泰坦尼克 ”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使用电灯照明 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航线经过地中海 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工业革命的成就及航路的变化。依据所学可知,电灯、无线电报等均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有可能出现在 “泰坦尼克 ”号上。电视是 20世纪 20年代中期出现的,故不合题意。 “泰坦尼克 ”号客轮是横渡大西洋大西洋到达美国的,故不会经过地中海。故应选 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工业革命结束了
14、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 “转变 ”的含义是 A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 B世界开始成为一 个整体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民族主义萌发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表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 C项符合题意。A不合题意,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B是新航路的开辟; D与题意不符。故应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引进来 ”战略引进的东西不包括:( ) A资金 B先进技术和设备 C先进的管理经验 D西方资本主
15、义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理解。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进行改革,引进技术、设备、资金和先进管理经验,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故应选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的改革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这句话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 “大跃进 ” B人民公社化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
16、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工农业“大跃进 ”的高潮,出现了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的口号。故应选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探索与失误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 ” 诗中反映的上世纪( 20世纪) 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 ”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材料反映的是 “大跃进 ”时期的情况。依据所学可知,这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原因。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
17、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 “大跃进 ”的高潮。故出现题干中所描述的现象。 A 不是主要原因; B、 D 不合题意。故应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探索与失误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认识与理解能力。春秋战国时候,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那时候的农民,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
18、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贡赋。这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这种经济形式下,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等生产资料。故 符合题意, 表述错误, “全部 ”不符合实际。故应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发达的古代农业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 A西汉 B曹魏 C南朝 D唐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掌握。图中的农具是曲辕犁。依据所学可知,这种生产工具出现在唐朝时候的江东地区,便于水田的耕作。西汉的时候主要是耦犁、耧车;曹魏时候是翻车;南朝时候是耕耙技术。所以应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
19、点 古代的经济政策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在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影视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大作坊里主要生 产武器等军用品。这种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是 ( )。 A官营手工业 B田庄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个体小企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状况。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主要三种形态:官营、民营与家庭手工业。其中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皇室及政府部门使用,不在市场上流通。军用品由国家控制,在官营手工业中生产。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是自用品,很少在市场上流通。民营手工业产品主要在市场上流通。故应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古代中国经济
20、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 A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 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 D纺织行业中出现由 “机户 ”开设的机房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能力。明朝中后期,在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机户,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 手工工场,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种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分析选项, D 项表述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西 南昌市 八一 中学 一下 期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