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西南昌三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江西南昌三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江西南昌三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江西南昌三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和财产 B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 C宗族是管理国家的组织 D “天下为公 ”的局面形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度。题干有两层意思,第一层从从纵剖面的角度考查分封制,通过封建诸侯,成了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宝塔式 ”森严的等级制度;第二层从横切面看考查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宗法制,奴主贵族根据
2、与周天子血缘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统治集团形成 “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反映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 “革命失败以后 ,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 .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 ,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 ,自然要使同志们 (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 )发生悲观的念头 .但若从实质上看 ,便大大不然 . 这就是说 ,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 ,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 ,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 ” 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
3、时期 D过渡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材料反映的的是秋收起义失败后,起义队伍退到文家市,毛泽东分析当时的形势,决定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湘赣边农村进军。他带领队伍到达了井冈山,毛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等文章。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革命道路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等理论, “提出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B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上联:学习 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下联: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
4、兴旺万家旺。 ”该对联较为合适的横批是 A科学发展 B科教兴国 C和谐发展 D改革开放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 “教育 ”、 “科技 ”,材料中上联强调教育,下联强调科技,横批应该是 “科教兴国 ”。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新中国的科技 教育事业的发展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描绘了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的美景。此诗体现了 A魏晋时期社会祥和安定 B当时小农经济 的基本特点 C山水诗朴实恬淡的特点 D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答案: D 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诗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养蚕丝尽归己,秋
5、天庄稼熟了,也不用缴纳租税, 儿童纵情随意的唱着歌,老人欢快的来往游玩。做本题要明白这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诗所追求的。想象的的景象。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大分裂、大动荡时期, A项错误。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与题干没有关系,排除 B项。陶渊明的诗属于田园诗,不是山水诗,排除 C项。题干反映了作者追求没有封建剥削和压迫、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的特点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
6、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0 515 685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中 1475-1597年的时间, A项说法错误,资本主义生产在英国快速发展; 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D项 1688年光荣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本题选 C项,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英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不断升高,商品价格不断升高;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掠夺使得大量的贵重金
7、属流入欧洲,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A项正确。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英国的殖民扩张 下表为中国 19世纪中后期一家新式学校的招生简章节选。据此判断学生毕业后的合理分配可能最小的是到 报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裁核 功课 上午读诸经、下午习洋语洋操和射击,一年余进驾驶科和管轮科习操机轮舰炮 A总理衙门担任翻译 B汉阳铁厂担任经理 C湘军担任陆军营官 D北洋海军担任管带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理解。根据材料和所学,洋务运动为中国培养了科技人才、军事人才和翻译人才,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军事、科技、教育近代化,符合
8、要求的是 A项、 C项和 D项, B项中的汉阳铁厂虽然是洋务运 动兴办的民用企业但是它的性质是官督商办,经理一般不会由洋务运动中新式学堂培养的学生来担任,而是由创办企业的官僚聘用商人来担任。 考点: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 “每一农户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获得耕种一份土地的责任,这份土地以前是由集体耕种的。在卖给国家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其他产品后,农户可随意处理其产品。 ”下列关于 “这份土地 ”的表述正确的是 A集体耕种 B农民所有 C无偿使用 D集体所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9、制,它是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业生产的东西,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 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份土地实行分户经营, A错误,土地仍归集体所有, B错误,农民要缴纳农业税, C错误,故选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58年,河北省徐水县大搞 “共产主义 ”试点,并实行了所谓的 “全民供给制 ”。这一现象 A体现了社会主 义分配制度 B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别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 答案: D 试题分析:
10、做本题要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 1958年、共产主义、全民供给制,可以推断是 50年代末因左倾错误导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错误的探索,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所以选 D项。 A、 B说法错误, C项是三大改造的意义,排除 C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据李景汉北平郊外乡村生活记载: 1930 年对北京地区所作的调查发现,京郊一个村子里,已婚 117名妇女中缠足者仍有 31人,占 27%,男子中带发辫者尚占十分之一,并仍以 “没辫子不好看 ”和 “带惯了 ”等理由拒绝剪辫。这一
11、现象表明 A传统陋习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 B人们的审美观念呈现出多样化 C当时北京地区社会风气较为自由 D辛亥革命在农村地区的影响有限 答案: A 试题分析:运用排除法排除 C项,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1930年已经是民国时期,京郊村子里妇女缠足者仍占 27%,男子中带发辫者尚占十分之一充分说明传统陋习对人们的影响根 深蒂固,故答案:为 A项。辛亥革命发生在 1911年,与 1930相距时间太长,排除 D。 考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近代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油、洋烛、洋电灯
12、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 ”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材料外国纺织品的输入导致 “女红失业 ”,煤油等产品的输入导致“桕树皆弃为不材 ”,即传耕织分离,统手工业日益破产,可以看出中国的自然经济在外国的经济侵略下逐渐解体。所以答案:为 C。 AD项材料未体现; B项说的是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中国的民族工业的产生,但是材料也并未体现。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自然经济的解体
13、 从 “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可以看出,此时的英国处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新航路开辟之后 B工场手工业时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获得成功时 D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图示可以看出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大幅度增长,依据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还没有开展工业革命,工业制成品不可能大量出口,所以排除 A、 B、 D三项,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明朝中后期,江南昆山县 “田土高仰,物产瘠薄,不宜五谷,多种木棉(棉花),土人专事纺织。 ”这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继续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
14、出现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中外经济交流加强 答案: A 试题分析:判断资本主义萌芽主要标志是 “机户出资 ”、 “机工出力 ”生产关系的出现,排除 B,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 C,明朝中后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 D,材料中当地人多种棉花并从事纺织,侧面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梁启超在 1923年撰写的纪念申报创办七十周年的文章中认为 ,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学西方 ,第一阶段是学器物 ;第二阶段是学制度 ;第三阶段是学精神文化 .以下各项中 ,属于第二阶段的代表性主张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 B “中学
15、为体 ,西学为用 ” C “今日策中国者 ,必曰兴民权 ” D “三纲五常 ”乃 “奴隶之道德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题干情境中梁启超认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器物、制度、精神(思想)三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林则徐的主张, B项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 A、B都属于属于器物阶段; C项是梁启超在变法通议提出的,为制度阶段,故答案:为 C项; 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为思想文化阶段,排除 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的内容 下图为苹果公司最初的标记 (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 ),外框写着 “牛顿
16、 ,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 .”该公司作此选择最可能的理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A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古希腊的智者学派,他们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到认识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排除 A; B项是量子论的意义,排除; C项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意义排除。牛顿力学定律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答案:为 D。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牛顿的贡献 汉
17、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 “六条问事 ”考查郡县长吏。第一条是诏问 “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 “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 “怒则任刑,喜则淫赏 ”、 “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 “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 “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 ”等行为。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在于 A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国家统一 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 C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 D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要理解两个概念既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区别。直接目的就是表面现象,直接能看出来的。根本目的就是隐藏在直接目的后的目的,是最终目标,所有的直
18、接目的都是为了达成最终目的。本题所说的刺史查问豪强地主的土地、住宅违规、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直接目的是打击豪强地主的势力,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豪强 中国学者倪学勇解读雅典民主时说: “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作者强调雅典民主政治 A广泛影响社会生活 B利于集中力量办事 C容易形成集体暴政 D代表着绝对的真理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雅典民主政治政治渗透到社
19、会的每一角度,民众容易受到政治家的蛊惑,民众称为政治家排除异己、争夺权利的的工具,容易形成集体暴政。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集体暴政 83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谷歌英国总部,谷歌为了迎接女王的到来,特意在其英国首页为女王设计了一个特别的 “Google”涂鸦:字母 “g”变成了女王的头像侧面,而且字母 “e”的顶部还有女王的皇冠。以上材料信息说明了英国女王 A由议会选举产生 B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临朝理政 ” C在礼仪上、形式上至高无上,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D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君主立宪
20、制下,英王是世袭的,没有实权,不理政,排除 A、 B,国王不掌握行政权力,所以不对议会负责,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排除 D。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在国事中享有荣誉和尊严,选 C。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有人认为: “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为一部 帝王专制史 ;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 民主政治史 ”。从 “过去 ”到 “现代 ”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选项中的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 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政治制度。 “帝王专制史 ”是指从公元前 221年秦朝建立到 191
21、2年清朝末代皇帝退位这一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民主政治史 ”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 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是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 B项正确。 A、 B、C都没有确立民主政治制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A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B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C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三幅图片都是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国情,对民主革命的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选 C项。图
22、一中共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适合国情的道路。图二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图三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京。国共关系的变化经历了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合作 土地革命时期的分裂 抗日战争的合作 解放战争的分裂的演变,题干看不出,排除 A。本题涉及的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 )排除 B,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还有过渡时期和十年建设时期,题干不全面,排除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全球通史写道: “没有人料到会发生这第一次俄国革命 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
23、的机构倒塌下来。为了避免街上的激进分子取而代之,必须立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 ”这里所说的 “新机构 ”是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沙皇政府 C工农苏维埃政府 D军事革命委员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的二月革命和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之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根据材料分析,“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 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 ”指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新的机构 ”建立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成立,本题选 A项。 B项说法错误,二月革命沙皇政府已被推翻; C项建立于 1917年 11月十月革命后; D项军事革命委员会是十月革命起义的军事指挥机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西南昌 中高 下期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