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广西桂林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广西桂林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广西桂林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广西桂林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 “古代手工业发展 ”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且带有开放性 B家庭手工业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C东汉时期出现了技术水平先进的灌钢法 D清代雍正年间粉彩瓷器工艺技术达到顶峰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错误,与官营手工业发展的史实不相符合。 B项与家庭手工业产品的用途不相符合。灌钢法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以答案:选择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发展 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 “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
2、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着灯 ”。这一变化缘自 A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C农村政权管理形式的改变 D农业合作化运动向纵深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的前半部分表明的是改革前 “人民公社化 ”运动时期的现象,后半部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现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所以 B 项错误。 C 项是无关项,项是无关项,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内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哥伦布远航美洲,发现了新大陆,人们对此事褒贬不一,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新观念 B使世界形成了一个
3、整体 C冲击了美洲传统社会 D扩展了工业文明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时的殖民扩张并没有传播资本主义的新思想,殖民扩张给美洲带来的主要是空难,所以 A项错误,不全面。 B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项是错误项,新航路开辟时工业文明还没有形成,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 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的影响 某欧美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 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是 A英国有钱人以乘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 B泰晤士河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D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
4、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电话发明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不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 D项内容需要修改,与题意相符合,所以答案:选择 D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述了这样的情节:冬妮娅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木材作为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当时正值苏德战争时期,国内物资极度匮乏 B当时正值新经济政策时期,人们都热火朝天投入社会主义建设 C当时正值战时
5、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实行义务劳动制 D义务劳动制是当时苏联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明显错误,苏德战争是在二战期间,不是而材料中的小说的作者并没有经历过二战。新经济政策时期没有义务劳动现象,所以项错误。 D项错误,材料内容反映的现象时期的国家名称不叫苏联,而叫苏俄,所以答案:选择 C项。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 “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 ”。他强调苏联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
6、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内容不全面,所以排除 A项。 C项只是与美苏关系有关,也不全面,所以排除 C项。项内容是无关项。发展重工业是为了增强国防力量,所以答案:选择 B项。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的背景 一些史学家认为, “以 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 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之后,才能得到 我们的理解和充分尊重。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原有的模式 C抛弃了以计划经
7、济为主导的模式 D打破了原有的公有制形式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明显错误,彻底冲破了原有的模式与赫鲁晓夫改革的史实不相符合。 C 项也与史实不符合,所以排除 C 项。 D 项也是与史实不符合,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仅用十多年时间就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大国,这主要得益于当时的阿登纳政府采用了一种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通常被称为 A混合市场经济 B计划指导型经济 C社会市场经济 D政府主导型经济 答案: C 试题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联邦德国的经济制
8、度已发展成为社会市场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意味着既背离了过去曼彻斯特自由主义的你斗我、我斗你的原则,又摈弃了国家在经营与投资决定方面说了算的经济统制。保证个人首创性的自由发挥及私有财产的基本法使这些基本权利 服从于社会责任。国家在市场经济中主要负有调节的任务。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在某历史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 “建设的伟大成就 ”,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 ”美国人惊讶地问: “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 ”苏联官员说:
9、 “当然有用啊 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 ”这一笑话主要反映的实质是 A苏联人民对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飞机属于重工业,而面包属于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轻工业生产,材料内容反映了苏联重工业发达,而日常用品生产供应不好,所以答案:选择 C 项。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弊端 国际贸易是当今全球经济指数发展的风向标,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确立的标志是 A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B世界银行成立 C国际货币
10、基金组织成立 D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签署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是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金融体系,不是贸易体系,所以排除 A项。 BC两项也是金融体系内容,都不是贸易体系,所以答案:选择 D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关贸总协定 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确立的标志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 “如果说 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 30 年后, 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的事件是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
11、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材料内容中的 1971年后的 30年可知事件发生在 2001年, 200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所以答案:选择 C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中国的加入世贸组织 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的会旗是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区域经 济发展的特点,在欧洲一体化组织、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中,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组织,不是自由贸易区,所以最早的应该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区域组织都是发达国家
12、组成的,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 田汉诗云: “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 ”。对于这首诗的正确理解是 A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 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是错误的,材料内容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个运动的一个主讽刺与调侃,所以 B项错误。 C项是无关项, D项是错误项,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
13、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 下表是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数据表,主要反映了 A建国初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 B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协调发展 C一五计划钢产量的增加得益于武汉钢铁公司的建立 D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新中国的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由材料中的数据也可以看出 B项内容不正确。一五计划期间的钢铁公司还有鞍钢等,不只是武钢,所以C 项错误。一五计划后,我国只是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所以 D 项错误,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
14、践 一五计划 宋代范正敏 斋闲览 证误: “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 衿浠 迹 偶 床肌薄牧现饕 从沉怂未 /p A 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 B棉花种植与纺织业日益扩大 C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D商业日益发达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中并没有涉及到植棉与其他农业生产的比较数据关系,所以 A项错误。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是在明代中期以后,所以 C项错误。 D项是错误项,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农业产品的商品化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 “抑商 ”和 “海禁 ”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耕经济 B维护封建统治 C限制工商业发展 D
15、防范 “外夷 ”入侵 答案: B 试题分析:保护农耕经济是直接原因,农耕经济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所以保护农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C项也是直接原因, D项也是直接原因,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 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A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B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玉米的产量现在在高科技的情况下也不可能达到如此的产量,这晃符合规律的,所以 B项错误, C项是无关项, D项也是错误项,故答案:选择
16、 A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人民公社化运动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A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 B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所以排除 A项。 B项是错误项, C项是错误项,与材料内容的主旨相反,并且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在此前已经开始,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
17、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封建主义对民族经济发展的阻碍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日辽宁省省长在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说: “从一九八五年起,可以进一步有步骤地施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现在还没有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要按照国务院扩权十条规定,相应加强厂长集中统一指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力 ”。对此正确的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 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B在企业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合并 C实行厂长负责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 D 1984年中央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内容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实不相符合,所以排除 B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广西 桂林市 一下 期期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