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2012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 ”;邓小平: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 ”;江泽民: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 :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 ”。 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C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答案: D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
2、国衣服独异 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 诚非所谊。 ”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C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D要 求政府下令进行 “断发易服 ”,采用汉人装束 答案: B 由于博览会可以 “开风气而劝工商 ”, 1908年,两江总督端方奏请政府创办展览会; 1910年,中国人首次在南京创办了博览会。被称为 “南洋劝业会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创办博览会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文化 B开阔人们眼界 C发展民族工业
3、D抵制西方侵略 答案: C 张謇曾说: “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 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 “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答案: C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 舒尔 茨认为: “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 ”。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
4、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 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D “(二十世纪三十 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 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 ” (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 答案: D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句名言出自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 弗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 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 “货币主义
5、”理论,大力主张 “自由市场经济 ”,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 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的理论被普遍认可的背景包括 美国开始了 “新经济 ”的经济增长模式 20世纪 70年代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 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和日本的挑战 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关于二战后建立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 ”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B有利于美国进行大规模的商品输出 C它消除了二战后初期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 D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体制 答案: C 20
6、09年,为缓解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了高达 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同时提出 “购买美国产品 ”的限制条款。这一限制条款与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相违背? 答案: A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认为: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为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答案: B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 “威严庄重 ”,周的 “秩序井然 ”,战国的 “清新 ”,汉的 “凝重 ”,六朝的 “清瘦 ”,唐的 “丰满华丽 ”,宋的 “理性美 ”,
7、元的 “粗壮豪放 ”,明的 “敦厚繁丽 ”,清的 “纤巧 ”。这里周的 “秩序井然 ”、战国的“清新 ”、唐的 “丰满华丽 ”、宋的 “理性美 ”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 “百家争鸣 ”、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 “罢黜百家 ”、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 “经世致用 ”思想 D宗法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答案: D 在英文中, “人文精神 ”一词应该是 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其含义是 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张扬人的个性,反对神学
8、对人性的贬低 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精神追求 追求自由,崇尚理性 A B C D 答案: D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 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 “高明 ”之处在于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借助传统文化 宣传新思想 D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答案: C 列宁认为 “达尔文 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生物学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与下列哪些条件有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发生,冲击了基督教神学,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对进化论的诞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进步,生物学知识积累为进化论的诞生奠定
9、了基础 资产阶级 “人文主义 ”和 “理性主 义 ”深入人心 A B C D 答案: A 本题难度较大,主要是对达尔文提出进化论背景的考察。本题需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方面是对列宁话的理解,其核心意思在说,达尔文已经有完全的自己和能力在科学的基础上,完成自己的事业。言外之意就是摆脱了中世纪的诸多羁绊。另一方面,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可知,工业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和理性深入人心;资产阶级的壮大则提供了阶级基础;达尔文的成果自然是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综合这些,答案:选 A。 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马里兰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收集的数据显示,我们眼下处
10、于 50年代以来全球暴力的最低点。但我们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暗危险的时代;恐怖主义、流氓国家、核扩散、金融恐慌等。部分问题在这里;暴力逐渐减少,信息却不断激增。本段材料体现作者最主要的意图是 A “冷战 ”结束后,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得威胁被夸大 答案: D 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 “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 ”。对他来说, “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 ”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 “他
11、”应该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张之洞 D郑观应 答案: C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其 “思想解放 ”主要是指 A都追求民主与科学 B都提倡民权和新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答案: D 如果把魏源、张之洞、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作为共同专题来研究,能够确定的最佳主题是 A近代思想探索主要解决中国向何处去 B政治变革是多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C经济结构变动催生了社会思想领域的变革 D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思想界的必然选择 答案: A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地反映了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当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 其共同诉
12、求是 A推动中国近代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答案: A 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 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这表明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答案: B 当代一历史学家指出: “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 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 5000年。 ”从今天看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地理大发现促进新旧大陆的联系 科学革命导致一系列新发明出现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A
13、B C D 答案: D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该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 1927 1936年处应该填写 1894 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7 1936: 1949 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 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答案: C 有学者认为: “与所谓 器物 制度 文化 的三阶段说不同,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 西化 反西化 现代化 ”。下列对该观点所说探索历程 “反西化 现代化 ”两个阶段相对应的是 A虎门销烟 太平天国运动 B
14、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答案: D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 “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 ”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生 主义 C民权主义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答案: B “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 ”因此, 1787年的美国宪法规定 A实行 “邦联 ”体制,美国中央政府对各主权州只进行松散的统治 B总统、议员均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真正体现 “主权在民
15、”理念 C在中央政府权力结构中遵循 “制约与平衡 ”原则,避免绝对权力出现 D总统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行政权属于国务卿 答案: C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有这样的条款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这体现了 A十二铜表法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C十二铜表法蕴含 “法治 ”的精神 D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答案: C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前: 384前 322年 )有一句名言: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以下对此的理解,正确的是 准确揭示了人的本性 表达了作者的民主意识 反映了古希腊的
16、社会政治环境 体现了公民政治的 理念 A B C D 答案: B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中说: “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在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元朝开创的行省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A B C D 答案: D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 “历史三峡论 ”,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
17、民治三大阶段。其中 “封建 ”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答案: A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答案: A 丰子恺认为 “文艺之事,无论绘画,无论文学,无论音乐,都须具有艺术的形式,表现技巧,与最重要的思想。 ”右图是丰子恺先生用毛笔勾勒出的一幅水墨简笔画,创作于 1945年,该图的题字是 “炮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山东省 淄博 中高 上学 期期 检测 历史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