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2012届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在( ) A提倡 “仁政 ” B提倡 “以德服人 ” C主张礼法并用 D提出 “天人感应 ” 答案: C 在美苏争霸中,双方互有攻守,决定其攻守策略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本国的经济军事实力 B当政者的决策 C国内人民的政治要求 D发达国家的立场 答案: A 当前局部性的战争比起 “冷战 ”时期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 A霸权主义横行和国际政治力量失衡 B地区性冲突由来已久 C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 D西方大国的暗中指使 答案
2、: A 1992年,邓小平的 “南巡讲话 ”掀起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高潮。以下关于此时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开始在广东、福建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 B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C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进入到成与败的关键时期 D韩国、新加坡引进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答案: B 20世纪 90年代以来,标志着人类发展观出现重大转折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是 ( ) A实行可持续发展 B实行对外开放 C发展知识经济 D推进经济区域化 答案: A 1972年美苏双方签订反弹道导弹条约。 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声明,反弹道导弹条约妨碍了美
3、国发展保护自己的人民免遭今后恐怖分子和 “无赖国家 ”导弹袭击的防御。但其实质是为加紧研究导弹防御系统寻找借口。美国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表明( ) 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B独立自主是各国外交政策的共同特点 C主权是国家 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 D意识形态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答案: A 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明显加剧 C两极格局结束、多极格局形成 D南北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增无减 答案: C 20世纪 80年代开始,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对话的主题是 ( ) A和平、合作、发展 B和平、改革、发展 C统一、合作、交流 D
4、统一、合作、互利 答案: C 邓小平曾经说过: “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这主要是指毛泽东( ) A提出三民主义理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 B提出 “工农武装割据 ”的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C提出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的著名论断,粉碎敌人的进攻 D决定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 B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 基于这种情况,后来孙中山( ) 放弃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思想发生转变,由效法美国转向以俄为师 改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 有了与共产党合作的想法 A B C D
5、答案: D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 ”这里的 “成熟 ”也体现出了毛泽东思想的逐渐丰富和发展。下列不属于此时期内容的是( ) A根据中国国情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B找到了一条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C形成了独立自主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 D根据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两党关系 答案: A 世界各大国普遍重视发展航天技术,下表反映了 20世纪中期这一领域的重大成果( ) 年 份 国家 成 果 1957 苏联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 苏联 第一艘载人飞船 1969 美国
6、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1970 中国 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 1971 苏联 第一个空间站 上述事实表明当时 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处于领先世界状态 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奋起直追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力大增 ( ) A B C D 答案: B 20世纪 70年代,西亚产油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 A增加石油开采量 B冲破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 C积极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D改善农业环境,提高粮食自给率 答案: B 日、韩、新三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迅速崛起的共同经验是 ( ) 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 适时制定和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接受市场经济制度 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 A
7、 B C D 答案: C “譬如玉米长成,需要风调雨顺,需要农夫施肥照料,但玉米并非由风雨和肥料构成 ”。这一比喻可以用来说明( ) A孟子人性观突出了人的自由和自觉,道德教化仅是一种辅助的、诱导的力量 B孟子人性观强调人只能受外部强加的异己的规范, “扬善 ”的理想 C荀子的人性观强调道德完全是教化之劳,而非造化之功 D荀子的人性观为法家的严刑峻法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 答案: A 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 )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答案: B 下列各顶中,不符合美国 “冷战 ”政策基本特征
8、的是 ( ) A对西欧实施经济援助计划 B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支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D发动越南战争 答案: D 美国 80年代解决经济困难的政策与 30年代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 A实行自由放任 B加强国家调节 C减少政府干预 D发展信息技术产业 答案: C 二战后,联邦德国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共性原因,不包括 ( ) A利用美国扶植 B制定可行政策 C发展教育、科技 D利用战争机遇 答案: D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是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步骤。它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9、 答案: D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遭到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 A将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 B没有解决经济体制上的问题 C个人专断作风的滋长 D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答案: B 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 ) 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西方 “和平演变 ”战略的影响 国内民族关系没有得到正确处理 坚持僵化的意识形态理论 A B C D 答案: B 苏联解体过程中, “独联体 ”成立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 A叶利钦掌握国家大权 B苏共被排挤出政权 C各共和国分离势力增强 D戈尔巴乔夫努力分裂联邦 答案: D 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集中反映了 ( ) A苏共党内尖锐矛盾 B苏联境内各民
10、族间的矛盾 C各加盟共和国与中央的矛盾 D苏联复杂的阶级矛盾 答案: A 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了统一。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不包括 ( ) A民主德国出现严重危机 B联邦德国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C苏联解体的影响 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战略 答案: C 综合题 指出 20世纪 60年代,促进新加坡、韩国发展经济的有利国际环境和各自的不利因素,并综述两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及成就。 答案:有利的国际环境: 战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第三次科技革命 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 3分 ) 不利因素: 新加
11、坡:国土面积小,人口密集、资源匮乏、市场狭小( 2分 )韩国: 朝鲜战争破坏严重,南北仍处于分裂和战争状态。 ( 2分 ) 共同原因: 吸引外国资金和技 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 断进行产业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 3分) 成就:到 80年代,两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现代化工业国家。 ( 2分) 此题考查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综合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社会因素。此类问题可以进行归纳为:政治方面:国内外环境、社会制度、政府政策等;经济方面:市场、资金、劳动力、科学技术、资源、生产关系调整等;思想文化:经济思想和政策、劳动者素质等。 结
12、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新兴独立国家发展的共同国际因素有: 战后国际形势趋向缓 和,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加坡的基本国情是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是经济层面,而韩国则是半岛局势不稳定的政治方面的因素。 关于两国取得成就和原因可结合课本答出。 在世界货币发展史上,英镑与美元都曾主宰世界流通。简述二战前后至 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情况及其演变的原因。 答案:二战前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以英镑为中心;( 2分)二战后,英国的经济遭到严重削弱,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 的资本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吉林省 吉林 中高 上学 期期 质量 检测 历史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