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基础学业测评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2012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基础学业测评历史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基础学业测评历史试卷与答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基础学业测评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充分表明: A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B美国完全放弃敌视中国的立场 C美国的外交政策有所调整 D中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 答案: A 法里德 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一书认为: “ 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群雄竞起 ”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权力真空 B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新扩张 C美国失去对全球事务主导作用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 D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的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
2、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 ”材料中的 “道咸以降之学新 ”,主要 “新 ”在: A注重经典考证 B针砭社会时弊 C批判理学旧说 D学习西方文化 答案: D 据简明广东史记载, 1846 年,广州进口货物价值(不含鸦片) 12, 390,213元,比 1837年减少 33.2%,出口降至 23, 198, 493元,比 1837年减少35.7%。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B自然经济的抵制 C广州贸易地位的减弱 D长期战乱的影响 答案: C 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为 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为 1106万美元,较 189
3、4年前扩张了近 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 “法律 ”依据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 D 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说到: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 “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地步了。 ”辛丑条约中最能印证马士这一论述的条款是: A赔款各国白银 4.5亿两,分 39年还 B允许各国在京使馆及大沽和北京通清 海沿线驻兵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D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组织 答案: B 1911年 10月,黄兴发电报给袁世凯,希望他能赞成共和: “明公之才,高出兴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
4、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即南北各省当局,亦无不拱手听命者。 ”事实上,袁世凯与拿破仑、华盛顿有本质区别,最根本的一点是: A对共和制度的态度不同 B所代表的社会基础不同 C对军事力量的依赖不同 D对外国势力的政策不同 答案: B 据徐珂可言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 “视无发者如同仇敌 ”。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 “保辫会 ”“复古会 ”,认为 “剪辫即系投洋 ”,以致 20世纪 20年代 “辫发犹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 A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没有作用 B守旧势力恢复旧有的统治秩序 C剪辫运动缺少广大民众的支持 D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过程曲折 答案: D 新文
5、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封建 “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造成了人们政治上的不平等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这一观点与文艺复兴运动时思想主张相一致的是: A提倡解放人性 B关注政治上的平等 C注重社会民生 D关注家庭生活的平等 答案: A 日本东京新闻曾刊登一篇通讯,题为紫金山下的通讯,其中写道: “向井(敏明)少尉与野田(岩)少尉举行杀人的友谊比赛,谁先杀死 100个中国人就算赢得锦标。 ”这一惨绝人寰的比赛发生在: A 1935年 B 1937年 C 1939年 D 1941年 答案: B 观察如图,图中的机构最早应该出现在: A 20世纪 30年代 B 20
6、世纪 40年代 C 20世纪 50年代 D 20世纪 60年代 答案: C 法国史学家马克 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 ”在这里,马克 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该: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历史 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答案: B 天津杨柳青年画春牛图反映了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 “鞭打春牛 ”。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 “土牛 ”。据考证, 约成书于战国的周礼有对这一习俗的最早记载。这一习俗反映了: A我国古代对牛的高度重视 B牛耕在西周
7、时期已得到推广 C我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达 D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影响 答案: D 观察下表,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可以得到的深层次的信息是: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 家 总人口 (单位:万人 )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 1851年 约 1800 48 52 法国 1851年 约 3600 75 25 俄国 1851年 约 5900 93 7 美国 18 50年 约 2300 87 13 A英国以外其他国家都未开始工业化 B工业革命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C工业化程度越低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D. 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答案: B 中日双方对 189
8、4年 7月 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 “7点 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点 52分,彼我相距 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无法 识别 C通过文献记录能够接近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答案: D 如图是一幅关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漫画 来吧,小鱼!。画面中的山姆大叔手抓渔网, 正在召唤小鱼过来。山姆大叔的主要目的是: A援助欧洲发展 B扶持控制西欧 C遏制苏联力量
9、D建立北约组织 答案: C 一位德国人叙述自己的生活经历: “小时候,每天经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 ”与此人叙述 的经历没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 A德国统一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欧盟成立 答案: C 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右图是这次世博会的会徽。 根据会徽上所呈现的信息,这次世博会的主题应该是: A船舶与海洋 B启蒙与民主 C科技与进步 D民族与世界 答案: A 法国 1875年宪法修正条文规定,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其作用是: A
10、肯定了君主立宪政体 B开始确立法国共和政体 C阻断了君主派复辟之路 D破坏了民主共和的原则 答案: C 下列文献中,对研究印度种姓制度最具参考价值的是 : A古兰经 B摩诃婆罗多 C吉 尔伽美什 D荷马史诗 答案: B 从公元前 490年到公元前 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 ”材料表明: A伯里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公元前 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
11、民主政治的质量 D雅典民众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答案: C 教皇代理人在致教皇的信中写道: “每一块石头和每一棵树都喊出路德的名字。 ”这句话表明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 A在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B使在欧洲出现宗教信仰全面危机 C彻底动摇了基督教的神学统治 D为启蒙运动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答案: A 下列四组搭配反映的是国王与王国、皇帝与帝国之间的关系,其中匹配有误的是: A汉穆拉比 古巴比伦王国 B卡拉卡拉 罗马帝国 C查理 马特 法兰克王国 D穆罕默德二世 奥斯曼帝国 答案: C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的科举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打破
12、了世袭特权 C缓和了社会矛盾 D奠定了民主政治 答案: B 中国秦朝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 “轻罪重罚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这是由于两者: A推动立法的动力不同 B对犯罪的界定不同 C打击犯罪的效果不同 D立法的出发点不同 答案: A 一位中国哲人所提出的 “民为邦本 ”的思想,被日本学者宇野重昭称为 “首次在世界思想史上明确表达了人民主义革命理论 ”。这位哲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答案: B 荀子 富国载: “故天子朱 衣冕,诸侯玄 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 答案
13、: D 据考古报道:最近在山西芮城的一座遗址中发现了一个陶罐,里面装有战国时期几乎每个国家的金属货币。这一发现表明 : 商品与财富在不同区域间广泛流通 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 山西是当时各国货币的主要制造地 晋国是天下最富庶的地区 A B C D 答案: A 右图是 166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 (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其中,代表美国的曲线为: A B C D 答案: A 霍克海默 阿道尔诺说: “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 ”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 “理论 ”和 “观点 ”不包括: A “一个国王
14、、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 B “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 C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 D “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权力借自教皇 ” 答案: C 观察下列世界三大城市表格,从中可以获得的有效信息是: 时间 第一 第二 第三 1700年 君士坦丁堡 江户 北京 1800年 北京 伦敦 广州 1900年 伦敦 纽约 巴黎 A中国北京始终是世界三大城市之一 B粮食作物的引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 C排名变化反映了世界金融中心转移 D欧美城市的发展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变化 答案: D 托马斯 潘恩 1776年发表的常识中有一句话: “所有正确的或合理的事情都为分离做辩护,被杀
15、死的人的鲜血和造化 的啜泣声在喊着: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 ” 潘恩呼吁 “分手 ”的双方是: A种植园奴隶主和工业资本家 B北美殖民地和英国政府 C美利坚合众国和大英帝国 D第三等级和特权等级 答案: B 如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 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当时欧洲 人产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 A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 B对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测 C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答案: D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这一制度是指: A秦代的三公九卿 B唐代的三省制 C元代的中书省制
16、 D明代的内阁制 答案: D 北宋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口号,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主要偏重于理财。下列措施与理财相关的是 : 青苗法 募役法 保甲法 方田均税法 A B C D 答案: C 综合题 文艺复兴以降,人们将西欧千年中世纪称之为 “黑暗和野蛮的时代 ”。然而,历史也昭示着一个客观事实:中世纪也是一个在黑暗中孕育希望的时代。 请你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将西欧中世纪称为 “黑暗和野蛮的时代 ”提供证据。( 4分) 请结合史实说明,为什么西欧中世纪又是一个 “孕育着希望的时代 ”?( 4分) 答案: 证据:中世纪前期,西欧城市大多衰败没落,与东亚、西亚等地相比,经
17、济凋敝,明显落后。中世纪基督教会统治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4 分) 说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形成了等级君主制,对于中世纪早期的 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4、 15世纪,西欧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中世纪西欧文化在各个领域多有建树,对后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的兴起,有助于摆脱教会控制,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4 分) 白鹿洞书院教条,又名朱子教条,由朱熹制订。淳熙七年( 1180),白鹿洞书院重建 “喜初成 ”,朱子以南康军长官,率僚属及院中师生行开学礼,升堂讲说中庸首章,并取圣贤教人为学之
18、大端,揭示于门楣之间,作为院中诸君共同遵守的学规,这就是著名的白 鹿洞书院教条。其目的用以规范和约束书院师生的言行举止,劝善规过,提升品位,是书院制度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南宋理学家们对书院建设所作的重大贡献。 白鹿洞书院教条既是书院精神的象征,后来也成为天下书院共同遵守的准则。淳 元年 (1241),宋理宗皇帝视察太学,手书白鹿洞书院教条赐示诸生。其后,或摹写、或刻石、或模仿,遍及全国书院及地方官学。于是,一院之 “教条 ”,遂成天下共遵之学规。而随着中国书院制度之推广,它又东传朝鲜、日本,不仅当年奉为学规,至今尚有高校而作为校训者,可见其影响既深且远。 朱 子白鹿洞教条原文: 右五教之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上海市 黄浦区 上学 期终 基础 学业 测评 历史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