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理解成人们只有在满足了自己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才能政治参与活动。其合理性在于( ) A政治参与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 B政治参与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 C文化繁荣保证了公民的政治参与 D政治参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公民的政治参与, C观点错误,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繁荣不能保证公民的政治参与,题干说人们只有在满足了自己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才能政治参与活动,说明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和前提,故 D符合题意, AB观点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故答案:
2、应选 D。 考点:公民的政治参与 点评:本题考生注意二步走:一是先排除错误选项,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繁荣不能保证公民的政治参与,二是对比题干,题干的关键词 “仓禀实、衣食足、自己基本需求 ”,即强调的是经济对政治的重要性,这样即可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难度适中。 根据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查的 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 算草案,今年全国财政可安排的收入总量为 91220亿元,全国财政安排支出 100220亿元。全国人大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表明权力机关 ( ) A决定行政机关的各项决策 B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C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D对国家重大问题具有决定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
3、:该题考查人大, A观点错误,行政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但并不是说权力机关决定行政机关的各项决策, B 观点正确但是材料没有体现,C观点与题意不符,题干说的是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体现的是决定权,而不是监督权,故排除 C,答案:应选 D。 考点:人大 点评:注意区分人大的四项职权,立法权:狭义的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广义上的立法权则指关于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的权力。在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行使立法权的机关不都是立法机关,不能把地方各级人大作为立法机关,我国的立法机关只有一个,是全国人大及常
4、委会。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也是最高立法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 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任免权: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全国人大行最高任免权。监督权:是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 “一府两院 ”工作的权力。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难度适中。 2011 年 7 月 1 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最初的 50多名成员,发展到今天的 8000多万,成为目前世界
5、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得益于( ) 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 革命和各项建设职能 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品质 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卓有成效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得民心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共产党, 观点错误,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建设职能,题干问的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故 符合题意, 观点正确但不是原因,故排除,故答案:应选 A。 考点:共产党 点评:该题考查共产党的内容,考生要重点注意政府职能是由 政府实施,其他机关或团体都不是职能的主
6、体,如政协、党的机关(如中共中央、市委、省委等),故共产党也不能履行国家职能,本题难度一般。 某市党委在网络发微博,征集本地网民对地区发展重大问题的意见,通过分析和研究制定本地区发展规划。这体现该地区党委: 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合理行政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观点错误,党委是党的机构,不能行政,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题干说征集本地网民对地区发展重大问题的意见,体现了民主执政,整个规划的制度过程体现了党的科学执政,故 符合题意,没有体现依法执政,故排除 ,故答案:应选 A。 考点: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点评:考生注意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
7、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地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 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地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难度适中。 下列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 中国共产党
8、是执政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组织上独立,法律地位平等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我国的政党制度, 观点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但是它不是国家机关,所以说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是错误的,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的是人大即我国的权力机关, 观点均正确,故答案:应选 C。 考点:我国的政党制度 点评: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
9、共同致力于社 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难度适中。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 ( )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府 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自治机关,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故 符合题意,人民政协、
10、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不是自治机关,故排除 ,故答案:应选 A。 考点:自治机关 点评:本题考查的教材的基础知识点,难度一般。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注意不包括人民政协、人民法院和检察院等。 “玉门关西度乌龙,天山瑶池赏观音。 ”闽南和新疆在茶叶陶瓷贸易方面有许多合作空间。两地人民友好往来,一条从闽南到新疆再到中亚的 “茶瓷之路 ”正在悄然形成。这反映了 ( ) A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B民族团结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C民族特征随着民族合作的扩大逐渐消失 D我国的民族差别依然存在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
11、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C观点错误,民族特征随着民族合作的扩大不会消失,题干说两地人民友好往来,一条从闽南到新疆再到中亚的 “茶瓷之路 ”正在悄然形成,强调的是民族团结对于经济的作用,故 B符合题意, AD观点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B。 考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点评:我国处理民主关系坚持的基 本原则及之间的关系:( 1)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关系: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难度适中。 2
12、011年 5月 6日,中国宗教界驳斥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报告,报告涉华部分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充满偏见,也与事实不符。目前中国有宗教活动场所 8.5万余处,宗教团体 3000多个,宗教界人士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宗教界与 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组织保持着交往和联系。这说明我国( ) 信教公民的传教权利是完全自由的 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 观点错误,信教公民的传教权利不是完全自由的,因为自由都是相对的,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 观点错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但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因为宗教是唯心
13、主义的世界观, 观点正确,故答案:应选 B。 考点:我国的宗教政策 点评:认识我国的宗教政策的正确性: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难度适中。 我国宗教界从 2012年起每年开展 “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 ”活动,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学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法规,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这说明 ( ) A我国政府依法对 宗教事务进行
14、管理 B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切实的保证 D我国宗教界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我国我国的宗教政策,题干说组织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学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法规,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目的是为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故 D符合题意, ABC观点均正确但是均没有体现,故答案:应选 D。 考点:我国我国的宗教政策 点评: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弄清两点,第一,要注意不是宗
15、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而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难度适中。 国际奥委会属于 ( ) A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世界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区域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D区域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国际组织的分类,国际奥委会,按照地理范围的划分属于世界 性国际组织,按照成员的划分属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故 B 观点符合题意,ACD观点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B。 考点:国际组织的分类 点评:考生要注意国际组织的分类:按照成员的划分 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按照地理范围的划分 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按照职能范围的划分 一般性国际组织
16、和专门性国际组织。难度适中。 目前,南北差距日益拉大,南半球贫困人口日益增多。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广大发展中国家仍未摆脱殖民统治 B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政局不稳的状态 C不公正、不合理的 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 D沉重的债务负担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国际新秩序, A观点错误,现在绝大数广大发展中国家基本已经摆脱殖民统治, B观点错误,只有少数国家处于政局不稳的状态,南北差距日益拉大主要原因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所以导致两极分化, D观点不是最主要原因,故答案:应选 C。 考点:国际新秩序 点评:考生注意把握影响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及解决途径:( 1)主要
17、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2)解决途径: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出五项原则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难度适中。 在 2010年 11月召开的坎昆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中国代表强调,气候变化是 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峻考验,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表明 ( ) 气候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和平问题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都应承担相同的义务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国际关系, 观点错误,气候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发展问题,而不是和平问题, 观点错误,在气
18、候变化问题上不同国家承担的义务是不同的,但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 观点正确,故答案:应选 C。 考点:国际关系 点评:本题是一道二二组合选择题,考生只要能够排除错误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观点错误,气候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发展问题,而不是和平问题, 观点错误,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不同国家承担的义务是不同的,但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难度适中。 对伊朗核问题,美国和日本呼吁联合国安理会采取行动,俄罗斯和中国则表示反对。各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不同心态和做法说明( ) A世界多样化格局已经形成 B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C国家利益是国际活动的基础 D国际社会无法做出决定和行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该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A观点错误,世界多样化格局还没有形成, D观点错误,国际社会是可以做出决定和行动的,题干说对伊朗核问题,不同的国家的心态和做法不同,这是由他们的国家利益决定的,因为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故 C符合题意, B观点正确但是没有体现,故答案:应选 C。 考点: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点评: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间的矛盾
20、,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难度适中。 国外政治家概括了新中国的外交经历: 20世纪 50年代 “一边倒 ”, 60年代“两只拳头打人 ”, 70年代 “一条线、一大片 ”, 80年代以来实行 “无敌国外交 ”。从上述我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可 知,我国处理国际关系时主要( ) A按照国际条约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B根据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C按联合国的决议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D根据各国一致的原则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故我国
21、处理国际关系时主要根据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而不是按国际条约,故 B观点正确, ACD观点均错误,故答案:应选B。 考点:我国的外 交政策 点评: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难度一般。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言人指出,我们进行绕月探测科学实验,完全出于和平的目的,和平探索外层空间,为人类造福。这体现了我们国家坚持 ( ) A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C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外交政策的宗旨 D和平共处五项
22、原则这一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我国外交政策,题干说完全出于和平的目的,和平探索外层空间,为人类造福,说明我们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外交政策的宗旨,故C符合题意, ABD观点材料没有体现,故答案:应选 C。 考点:我国外交政策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材料型的选择题,如果考生不理解材料,那就不知道该如何选起,所以考生一定要先弄懂材料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出对应的选项。此类题型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本题难度适中。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 2012年 3月 14日以 2639票赞成的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 的决定,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
23、5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 2013年 1月 1日起施行,在修改与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的过程中,全国人大代表行使了( ) 权利。 A立法与决定 B提案与质询 C审议与表决 D决策和投票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人大代表的权利, A观点错误,立法权与决定权是人大的权利,不是人大代表的权利, D观点表述错误,人大代表没有决策和投票的权利,题干说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是行使审议权与表决权,故 C符合题意, B观点正确但是没有体现,故答案:应选 C。 考点:人大代表的权利 点评:本题考生注意将人大与人大代表区别开来、共产党与人大代表区别开来,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浙江省 温州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