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高一 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荀子 儒效篇记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 ”该则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 ) A同姓亲族 B异姓诸侯 C殷商降族 D先代贵族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 ”可以看出在分封中,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度相结合,团结同姓贵族。因此 A正确,故选 A。 BCD三项根据材料明显可以看出不是主体。 考点:分封制 点评: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把自己的同姓亲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
2、从而打破了当地的血缘关系,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区域,也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但是,西周的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易于形成诸侯混战的局面。 “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 ”为此罗马形成了( ) A习惯法体系 B公民法体系 C万民法体系 D自然法体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看原先的法律不能满足需要,这里的需要指的是罗马帝国疆域扩大后,非罗马公民的人口越来越多,原先的罗马公民法不能适用于非罗马公民,故要求新的万民法体建立,选择 C项。 A项在共和制时期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了,制定了第一
3、部成文法; B项是调节的公民内部的关系,而不适应不断扩大了的疆域的需要; D项是从法的类型角度来说的,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指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最初是习惯法,共和国时期制定十二铜表法作为成文法的开端,其目的是维护贵族的私 有财产权的,后来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发展到万民法阶段;到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进入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 英国君主立宪制从根本上避免了独裁统治,主要是因为( ) A国王的权力受到了法律的约束 B国王不再
4、享有任何权力 C国王全部权力由首相代为行使 D国王 “临朝不理政 ” 答案: A 试题分析:君主立宪制之所以不能形成独裁统治,主要的原因在于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权利法案保障了法律高于王权的地位。故选 A。 B项错误,国王是国家元首,但是无实权; C项错误,并非首相代行国王权力,而是国王无实权; D项说法错误,并非从根本上保障君主立宪制不能造成独裁的原因。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英国在 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后来国王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在君主立宪制下,代议制是其基础,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关系到宣战与媾和
5、 等重要的事项均有议会决定。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美国、法国等国的政体也需要掌握。 19世纪,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试图探寻公正的理想王国。这些代表人物主要来自 ( ) 法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考查的空想社会主义相关问题。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由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等。其中圣西门和傅里叶是法国人,欧文是英国人。故选 C。 考点:空想社会主义 点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也日益显现,社会不公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思想家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一些并未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而是寄托在富人和国王的身上,注定要失败。因此被
6、称为空想社会主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科学社会主义等也需要掌握。 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导致社会灾难的根源是 ( ) A私有制、竞争 B社会的不公 C贫富分化 D剥削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空想社会主义者认识到了私有制、竞争是导致社会不公的原因,但是并未提出要消灭私有制度和剥削制度,幻想着利用富人和国王的施舍来解决社会的不公状态,因此 A正确 D错误。 BC项都是私有制和竞争带来的消极后果。 考点:空想社会主义 点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也日益显现,社会不公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思想家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一些并未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而是寄托在富人和国王的身上,注定要
7、失败。因此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科学社会主义等也需要掌握。 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 训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必须( ) A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建立、巩固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 C将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D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大革命带给我们最大的教训是两个,一个是未掌握革命的领导权,犯下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另一个是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当反动派拿起武器屠杀革命群众的时候,无法反抗。故选 D。 AC项都是大革命失败后在革命的摸索当中找出的关于革命的道路问题; B 项在大革命失败前已经得出结论。 考点:国民大革命 点评:
8、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合作实现,进行了大革命运动,当革命顺利前进的时候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革命最终失败。这个我们留下了两个血的教训: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发展自己的武装。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中共三大的功绩、北伐战争等都需要了解。 “二战 ”后,美国确立的对外战略目标是( ) A控制欧洲 B称霸世界 C称霸亚洲 D遏制苏联 答案: B 试题分析:二战后,美国想着凭借自己的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称霸世界。故选 B。 ACD项都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手段或者组成部分。 考点:战后国际格局 点评:二战后传统的势力范围欧洲衰落,美国的实力经过战争急
9、剧发展,控制了世界四分之三 的黄金储备,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军事力量,美国想着利用自己的实力称霸世界,苏联即成了称霸的障碍。为此美国在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出台了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组建了北约,发动了冷战。 柏林墙于 1964年建成。柏林墙全长 169.5公里,墙高约 3.6米。对于柏林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柏林墙的修建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柏林人民的安全 B柏林墙出现反映了世界的两极格 局 C柏林墙的修建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 D柏林墙的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防止外国间谍人员潜入 答案: B 试题分析:柏林墙是 20世纪 60年代由民主德国修建的阻挡东西柏林联系的城墙,反映了两极格局之下的激烈对
10、抗的国际关系,故选 B。 A项错误,柏林墙主要是反对民主德国居民叛逃到联邦德国; C项错误,应该为意识形态和制度原因; D项错误,此项并非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应该还是意识形态的对抗。 考点:冷战 点评:冷战是美苏在战后因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进行的激烈的较量。柏林墙的出现是冷战的高潮之一,实质上是反映了美苏之间的冷战。除此之外,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出台了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组建了北约。苏联则成立了共情局、经互会和华约与之对抗。 “二战 ”后初期,西欧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主要原因是( ) A对抗苏联的需要 B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C国力衰退,国际地位下降 D恢复经济的需要 答案: C 试
11、题分析: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国力衰退,不得不依附美国发展经济,同时抵抗来自苏联的威胁。故选 C。 AD项是欧洲国力衰退带来的结果。 B项并非主要原因。 考点:战后国际关系 点评:二战后传统的势力范围欧洲衰落,面对强大的苏联无力自保,同时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美国的实力经过战争急剧发展,控制了世界四分之三 的黄金储备,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军事力量,美国也想着拉拢欧洲增强对抗苏联的力量。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和利益需要使得美欧走在了一起。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 ”描述的是( ) A北伐军
12、进军湖南 B湘 赣边秋收起义 C第五次反 “围剿 ”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题干信息:工农革命、匡庐、湖南,分析,主要发生的地点在这两地,因此是 B项秋收起义。北伐战争中称国民革命军而不是工农革命军,材料中描述的是胜利的情景而第五次 “围剿 ”是失利,中国的工农红军长征都不是胜利的进军,均与题干不符。 考点:秋收起义 点评:秋收起义是在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屠杀,举行的革命暴动。进攻的目标是大城市长沙,由于敌强我弱,受到很大的挫折。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下列对遵义会议
1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革命的策略从此发生转变 B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C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D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错误,中国革命策略的转变是在 1927年秋收起义以后,由攻打大城市转向农村; B项正确,遵义会议是第一次在没有共产国际知指导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出的,是我党由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C项错误,革命统一战线是在 1924年国民党一大中建立的; D项错误,是在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 考点:遵义会议 点评:遵义会议是在 1935年 1月召开的长征途中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纠正了王明
14、、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我党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标志着我党由幼年发展到成熟阶段。 标志中国全面抗战 开始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皖南事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37年 7月 7日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我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日军此时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故选 C。 A项是在 1931年,侵犯的是东北; B项是指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囚禁蒋介石逼蒋抗日的事件,奠定了全面抗战的基础; D项是抗战过程中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摩擦。 考点:七七事变 点评: 1937年 7月 7日夜,宛平
15、城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便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 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遂炮轰宛平城,中国拉开了抗战的序幕。 1946年 10月 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去上海见周恩来。次日坐夜车回南京,下车翻开报纸,发现 “国军已拿下张家口 ”。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 “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和平死了 ”是因为( ) A国民党坚持独裁专政 B国民党拒绝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C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发动内战 D国民党不承认解放区政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的理解, 19
16、46年国军已攻下张家口,表明国民党破坏政治协商会议,发动内战的准备已经完成,战争爆发。因此作者说 “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故选 C。 A 项并不能说明 “和平死了 ”,不能看出战争已经爆发; B项错误,国民党参加了政协会议,但是并未遵守政协决议的内容; D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重庆谈判 点评:抗战胜利后,建立一个怎样的政府,中国走向何方成为全体中国人关注的焦点。 1945年 8月以后,国共两党会谈,签订了双十协定,规定建立一个民主的联合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但是,国民党很快的撕毁了政协决议,发动了内战。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从 1948年 9月至 1949年 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
17、大战役的胜利,三大战役中发生在华北地区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答案: D 试题分析:三大战役在华北地区的是平津战役,是解放北平和天津等地区的战役。故选 D。 A项是在东北; B项是在华中; C项不是三大战役的内容。 考点:三大战役 点评:三大战役是在解放战争后期国共两党之间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的精锐力量,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渡江战役等需要了解。 黑格尔说: “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 “一部分人 ”是指( ) A妇女
18、 B外邦人 C奴隶 D全体公民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古希腊民主制主体范围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古希腊民主政治主体是祖籍在本邦,拥有一定财产的所有成年男性公民。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D。 ABC项在雅典都没有公民权,因而都是 “不自由的 ”。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雅典民主是实行的公民内部集体参政,参加政权的公民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没有民主权力,不能参政。这是雅典民主的最大的弊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包括雅典民主制形成过程、雅典民主制的特点、体现、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实行这一外交政策的前提是( ) A有民族和国
19、家的独立作保障 B有苏联的外交支持 C有强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有正确的外交方针 答案: A 试题分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实行这一外交政策的前提是有民族和国家的独立作保障,只有民族独立,也能做到外交自主。故选 A。 B项错误,独立自主的外交不能寄托在外国的支持上; CD项不是中国能够实行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而是重要原因。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 点评:建国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国际中发生的事件的本身的是非曲直做出自己的判断,并积极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在 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等,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发挥着积极
20、地作用。在 70年 代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中国开始作为一极在国际中发挥作用。中国根据国际形势和自身的状况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外交政策,但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一以贯之的。 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 ) A袁世凯接受 “二十一条 ”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故选 B。 A项错误,袁世凯在 1915年 接受了二十一条,而五四运动是在 1919年; C项错误,九一八事变是在
21、 1931年; D项是在 1946年。因此 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此题考查的五四运动的基本内容。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的群众运动。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精神是贯穿运动的始终。此外,还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五四运动的背景等也需要掌握。 阅读下列表格,有资格继承周天子王位的是( ) 妻(正配) 三哥( 20岁) 六哥( 16岁) 妾(侧室) 大哥( 25岁) 二哥( 22岁) A. 大哥 B. 二哥 C. 三哥 D. 六哥 答案: C 试题分析: 西周为了确保分封制的统治秩序正常运行
22、,实行了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包括两点内容:嫡出、长子。因此只有 C项符合题意。 考点:嫡长子继承制 点评:宗法制是西周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要牢牢把握继承大位的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嫡出,妾的孩子不行;长子,女孩不行,如长子身故,由次长子继承,以此类推。除宗法制外分封制、礼乐制度也是掌握的重点。 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 ) A大禹 B成汤 C周武王 D秦王嬴政 答案: D 试题分析: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感觉以前的称号 “王 ”不能与自己的功绩相匹配,自称朕,命令称诏,为皇帝专称,任何人不得使用,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选 D。 A项说的是原始社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东省 济宁市 鱼台 中高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