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 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论衡)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大意是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 句是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大意是品德不好的人,心胸狭隘,考
2、虑问题不够长远;才能不多的人,眼光浅薄,不能广泛地吸取知识。 句是对人的基本要求; 两句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 因此选 D。 考点:诸子百家 点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高考历史的重点难点,在历年高考命题中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并且命题方式也相当灵活多样。可以说学好从诸子百家 到独尊儒术就掌握了教育部高考历史大纲对于高中生对相应知识点理解应用的全部要求。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事物发展历程的概括表达能力,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
3、民阶层的壮大,使主流文学表达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一趋势即 “平民化 ”。因此选 A. 考点:中国古代文化 点评:注意理解文学艺术成就与政治、经济的内在联系,理解艺术形式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认识社会 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以下关于京剧产生发展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 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种地方剧在此融会贯通 艺术家的不断努力 乾隆帝八十寿辰, “徽班进京 ”为京剧的产生提供了契机 徽戏作为 “百戏之祖 ”不断融合吸收,兼容并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 ,可用排除法 , 都表述正确 , 不对,昆曲被称为 “百戏之祖 ”,因此选 D。 考点:中
4、国古代文化 点评: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单元考查不多。从考查形式看,多数以选择题形式来考查,也有少量在材料题中出现。从考查内容看,本专题考查的重点是古代科技尤其是四大发明、书画艺术、京剧等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成就,如 2011 年安徽卷的 “文人画 ”题、福建卷的 “京剧发展 ”题,2012年 “行书邮票 ”题等。从分值看,本专题在高考试卷中所占分值多为 4分。 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对,这与社会
5、性质无直接关系; B不对,这是古希腊人文主义发展的表现; D不对,人文主义是关系人和人类社会;因此选 C。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 点评:在西文中, “人文精神 ”一词应该是 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 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 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某天上
6、学路上下雨了,同学甲说: “今天真倒霉,偏偏这时候下雨 ”,同学乙说: “太好了,今天不会热了 ”。他们看法 的差异与下列谁的观点相类似( )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康德 答案: B 试题分析:同学甲说: “今天真倒霉,偏偏这时候下雨 ”,同学乙说: “太好了,今天不会热了 ”。可见对于下雨,两人有不同的看法,这符合古希腊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的说法,四项中只有普罗塔哥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因此选 B。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 点评: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来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中是考查的重点。主要涉及比较、分析理解、获取有效信息、评价应用等各方面能力,选择
7、题和非选择题兼有多以选择题 形式为主;主要考查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 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比较性选择题,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主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维护君主权威。而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追求的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A、 B、 C项是二者的相同点。 因此选 D 考点:东西方传统思想 点评:古希腊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对比 同: 都处于思想活跃期,出现不同思想流派; 都开始将 “人以及社会
8、 ”作为主要研究课题。 异:古希腊孕育出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价值,政治思想上更倾向民主政治,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强调民本思想,但多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这反映了( ) A肯定人的价值及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的思想特性 C人文主义蔑视宗教神学作用的思想 D资产阶级追求现世幸福生活的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表明和肯定人了在现实生活中具 有的价值,人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充分强调了人的重要性,否定了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 B与题干不符, CD从属于 A,因此 A为最佳答案:。 考点:文艺复兴
9、 点评:注意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1)以古希腊奠定了基石,以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2)中世纪是人类文明的黑暗时代、基督教在欧洲的精神专制,使人文主义几近湮灭。 (3)文艺复兴其实不是西方古代文化的 “复兴 ”,而是近代资本主义文化的萌发与勃兴,人文主义重新焕发青春,并融入时代气息。 (4)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资本主义在发展 不够充分的时候,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只能利用复兴文化或改革宗教的方式进行,以人权反对神权的斗争。 (5)启蒙运动是西方近代思想狂飙突进的典范,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主义运动的大旗,掀起了人文主义运动的第四个阶段,以伏尔泰、孟德
10、斯鸠为代表的思想家在冲破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基督教的迷雾,推动人类文明的车轮前进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A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欧洲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巨著 B拉斐尔用写实的笔触揭示了人性的善恶 C米开朗琪罗被誉为 “市民英雄的创造者 ” D达 芬奇画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像是一位普通的母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对,莎士比亚的戏剧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B不对,达芬奇用写实的笔触揭示人性的善恶; D不对,拉斐尔擅长圣母像;米开朗琪罗是艺术上造诣极高的大师,在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都留有很多不朽杰作。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人文主义精
11、神,他一生热爱人体的力与美,把艺术当作 “人 ”的创造。代表作是大卫和摩西等,他的作品以力量见长,具有一种雄浑壮伟的气势。因此被誉为 “市民英雄的创造者 ”。 因此选 C。 考点:文艺复兴 点评:把握一条主线、三个重点。一条主线就是 “人 ”,要把握 “人 ”在各个时期的地位变化,各个时期对 “人 ”的道德素养的追求,各个时期人们为达到对 “人 ”的追求而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活动。三个重点:一是通过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 “人 ”的价值的阐述,明确人文精神的起源;二是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众多巨匠的思想和作品的理解,认识这一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三是通过对启蒙思想家观
12、点和作品的把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启蒙运动先驱是如何将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阶段。 教皇英诺森三世 (1198 1216年在位 )说 : “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像月亮要从太阳那里得到光辉一样,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政权。 ”这说明 ( ) A宗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B中世纪欧洲教会控制一切 C宗教活动需要国君的认可 D基督教已经得到国君支持 答案: B 试题分析: “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 ”说明教皇的权力大于皇帝的权力,而且又是站在教皇的角度,因此应是强调教会的权力,王权也在教权之下,答案:是 B 。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展望 2013年的高考,本单元内容仍然要重点掌握。从命题内容看,重点把握
13、人文主义内涵实质和作用,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历史影响,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观点,理性主义的内涵和历史作用;从命题能力要求看,应当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类历史上重大思想成就的理解与认知能力,再一个就是灵活运用启蒙思想解答新问题的能力;从命题形式看,既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大题,特别是以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为切入点,考查人文精神对民主制度影响等。 下列有关 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 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对,宗教改革运动继
14、承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精神; B不对,宗教改革得到欧洲一些封建君主和的支持; C不对,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表现,其承认宗教的存在,但否认教皇的权威,因此选 D。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运用 “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 ”原理分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实质、内容和影响,进一步认识三大运动的内在联系和差异;主要将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主张与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结合起来,理解西方的资产阶级是如何实践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的;注意联系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理念、和谐社会构建及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全球金融危机的表现等热点,理解认识党中央、国务院 “以人为本 ”执政理念的
15、科学性和人文关怀。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答案: C 试题分析: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 ”“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 ”体现了卢梭 “人民主权 ”“社会契约 ”的思想,因此选 C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高考命题侧重于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仍是高考命题的热
16、点。 “人文精神 ”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 “人文精神 ”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列能反映启蒙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 B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 C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 D “理性思考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出自古希腊智者学派, B出自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言论, C出自宗教改革的主张, D符合启蒙时代人文精神内涵,强调理性主义。因此选D。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本单元主要叙述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主要内容包括:西方奴隶制时代人文精神萌芽 希腊思想家(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的光辉;
17、14至17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7至 18世纪理性主义的光芒 启蒙运动。西方的人文主义神精神经历了由产生、 复兴到发展成熟的历程。通过对西方历史上的三个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学习,以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和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 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构建理性王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 ABC是三者的相同点,启蒙运动不仅继承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要求从教会束缚下解放个性,而且比人文主义者更进一步地把斗
18、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同时更加强调 “理性主义 ”,描绘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蓝图。因此选 D。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 方面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背景(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正在形成中,神学世界观束缚人们的思想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强烈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 时间 14 17世纪 17 18世纪 兴起(起源) 意大利 英国 高潮(中心) 意大利 法国 扩展(范围) 欧洲 全世界 核心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主要斗争对象 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 封建专制和教会思想束缚(王权与教权) 主要领域 文学、艺
19、术、科学 政治、哲学 形式 借批判宗教为外衣,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名 相关试题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3号启航商务大厦 5楼 邮编: 518000 2004-2016 21世纪教育网 粤 ICP备09188801号 粤教信息 (2013)2号 工作时间 : AM9:00-PM6:00 服务电话 : 4006379991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 “上帝创造了万物 ”的谎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 )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太阳中心说
20、 D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是在 17世纪提出; C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提出; D从属于牛顿经典力学; 1859年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因此选 B。 考点:近代科学 点评: “世界科技进步历程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就高考试题而言,这部分内容占有一定的位置和分量。从总体指导思想看,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加强了对人类文明多元化、人类文明演进的考查,强调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 ”。在这种背景下, “世界科技进步历程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的内容在高考命题中越来越频繁地担负起 “展示正确文明观 ”的使命。从近三
21、年高考试题看,命题者着眼文明历程,凸现文明史观,体现了深沉了历史责任观和敏锐的时代精神。该单元仍将是 2013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 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表明牛顿的发现 ( )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语如 “自信 ”“理性 ”说明人类的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故选择 C项。 A 在题干中无从体现; B错在 “彻底 ”的说法,
22、 19世纪达尔文创立进化论进一步冲击宗教神学; D错在 “开始 ”的说法,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思想家关注人类和人类社会。 考点:近代科学 点评:本专题重点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创立及其影响;“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的重大发明;进化论产生的背景与影响 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是北宋张择端的风俗画作品 ; 是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 是元朝关汉卿的元曲作品 ; 是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 .因此选 D。 考点:中国古代文化 点评:本单元重点问题有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汉字、书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中
23、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艺术成就。 图是秦统一后,通行全国使用的 “半两钱 ”, “半两 ”二字的字体应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答案: B 试题分析:秦统一后以小篆为通行全国的官方字体 ;A是在商代, C不是秦朝的官方字体; D是在魏晋时期出现。因此选 B. 考点:中国古代文化 点评:注意中国汉字和书法的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中国书法以魏晋为界限可以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由隶书衍生出楷书、行书、草书。 张晓明老师在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上给同学们出了以下判断题,其中符合史实的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省 安溪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