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三明九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福建省三明九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福建省三明九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三明九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下列重大活动中,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 2012年 6月 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B 2012年 6月 16日,我国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 C 2012年 9月 30日,中国海监船前往钓鱼岛开展巡航工作 D 2012年 11月 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答案: B 现代芭蕾舞剧牡丹亭是西方古典芭蕾舞与中国昆曲音乐的巧妙结合。它采用西方艺术传播中国文化的形式,由中央芭蕾舞团与交响乐团共 160人组成强大阵容,共同完整演绎。完成题。 【小题 1】牡丹亭的成功表明 艺
2、术创新必须是全新的 艺术创新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过程 艺术创新必须是引进与输出的统一 艺术创新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A B C D 【小题 2】牡丹亭的创作是文化创新的成功范例。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是 A文化的多样性 B文化的交流 C文化的借鉴 D文化的融合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创新的基础,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是文化的多样性,故 A观点符合题意, B、 C、 D均不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而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故答案:应选 A。 考点:文化创新的基础 点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
3、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难度适中。 在闯关东走西口热播后,央视大剧下南洋开播。这三部剧的内容共 同反映了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A商业贸易 B人口迁徙 C教育 D口语传播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均是人口大量迁徙带来文化的传播,故 B观点符合题意, A、 C均不符合题意, D观点是文化传播的方式,故答案:应选 B。 考点: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点评: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主要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品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
4、产生极大的影响,难度适中。 “当年妈妈带我去看大闹天宫,给我买冰棍;现 在我带妈妈去看 3D版大闹天宫,我给她买爆米花。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D大众传媒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大众传媒, A观点错误,口语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观点错误,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不一定是真实的,也有虚假的, C观点错误,口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D观点正确且符合题
5、意,故答案:应选 D。 考点:大众传媒 点评:考生注意理解和把握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口语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的传媒,大众传媒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难度适中。 2012年 7月 15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正式出版。此次修订在第五版基础上增收新词语 3000多条, “环比 ”“给力 ”“雷人 ”“PM2.5”“酒驾 ”“爆堵 ”“粉丝 ”“地沟油 ”等热 词被收录,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等诸方面。这一事实说明 A文化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文化创新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创新是人脑
6、主观自生的 D文化先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 A观点错误,优秀文化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落后腐朽文化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B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C 观点错误,文化创新不是人脑主观自生的,文化创新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D观点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候先于有时候又会落后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故答案:应选 B。 考点:文化创新的源泉 点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难度适中。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
7、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故 均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D。 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点评:考生要注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个基本内容及地位,难度适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8、,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2011年 2月文化部、财政部出台意见,要求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免费提供基本服务。这一做法 A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B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C影响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收益 D活跃了我国的文化市场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事业, A观点不符合题意,题干说的是文化事业不是文化产业,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免费提供基本服务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故 B观点符合题
9、意, C观点错误,不会影响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收益,国家财政支持, D 观点不符合题意,没有说到文化市场,故答案:应选 B。 考点:文化事业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对题干的把握,题干说的是要求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免费提供基本服务,这一做法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难度适中。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肩负起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 A培育 “四有 ”公民 B发展科学事业 C积极发展文化事业 D发展教育事业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培育 “四有 ”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
10、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故 A观点符合题意, B、 C、 D均不是根本目标,故答案:应选 A。 考点: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点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即培育 “四有 ”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难度一般。 夸美纽斯说: “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这说明 A知识比道德更重要 B加强知识与道德修养是无止境的 C知识和道德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D知识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道德修养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与科
11、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A观点错误,知识与道德同样重要, B观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知识和道德两者都很重要, C观点符合题意, D观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C。 考点: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对题干材料的把握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辅相成,是辩证统一的。首先,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因为思想道德建设 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唯一内容 是
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思想 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故 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但不是唯一内容,故答案:应选 C。 考点:思想道德建设 点评:考生注意把握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难度适中。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下列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
13、默化的 B大众传媒不应该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D对待传统文化要敢于创新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漫画中学生受到了广告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故 A 观点符合题意, B 观点错误,大众传媒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观点与题意不符, D观点也没有体现,故答案:应选 A。 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点评: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 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
14、,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难度适中。 我国多个省份从 2012年起再次清理户外广告,整治享乐主义、崇洋媚外等类型的广告。出现上述广告的原因有 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 腐朽文化以各种形式肆意扩散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观点均不是享乐主义、崇洋媚外等类型的广告存在的原因,故排除,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腐朽文化以各种形式肆意扩散,导致享乐主
15、义、崇洋媚外等类型的广告大量存在,故 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B。 考点: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审题,题干问的是落后文化与腐朽文虎存在的原因,难度适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 2010年 11月 12日,由国际中文版主办的 “东西文化在建筑中相遇 ”第十二届威尼斯双年展系列活动开幕了,通过活动让国外了解中国的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苗族吊脚楼、黄土高原窖洞、蒙古包等不同的建筑,共同
16、构成了丰富 多彩的中华建筑文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撞击。由此可见 民族建筑的多样性体现文化的多样性 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建筑是民族的文化记录,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应给予保护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苗族吊脚楼、黄土高原窖洞、蒙古包等不同的建筑,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建筑文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撞击,故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建筑不是民族的文化记录,故答案:应选 C。 考点:传统建筑 点评: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形式包括传统风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传统风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
17、一,传统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传统思想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难度适中。 (20102020 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下列有关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有 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教育能使人们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从事文化创造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关键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教育, 观点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
18、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能使人们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从事文化创造,故 符合题意, 观点与题意无关,题干要求的是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故答案:应选 D。 考点:教育 点评: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 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难度适中。 走在许多城市的繁华街道上,会让人产生一种 “似曾相识 ”的错觉;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 “千城一面 ”造成的缺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显现。这一 “隐忧 ”告诫我们 A尊重本民族文化
19、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D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A观点错误,尊重和保护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题干说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 “千城一面 ” 这一 “隐忧 ”告诫我们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故D观点符合题意, B、 C观点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D。 考点: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点评:考生要注意把握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
20、步;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论语 2500 多年前的经典语录,至今仍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润物无声的特点 C深远持久的特点 D永远不衰的特点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故 B、 D均不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题干说经典语录至今仍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故 C观点符合题意, A观点没有体现,故答案:应选 C。 考点: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点评:考生
21、注意理解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难度适中。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 “就对经济的贡献来讲,艺术和文化绝非无足轻重,文化行业是创造力的发动机,而创造力是社会与经济创新的基础。 ”这段话强调了 在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 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文化对政治有重大影响 A B C D 答案:
22、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题干说的是就对经济的贡献来讲,艺术和文化绝非无足轻重,文化行业是创造力的发动机,而创造力是社会与经济创新的基础,故强调的是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故 符合题意, 观点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强调经济对文化的作用, 观点也没有体现,没有讲到文化对政治的作用,故答案:应选 A。 考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考生对题干的理解和把握,题干强调的是 文化对经济的作用和影响,这样答案:便可得出,难度适中。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3、科技、教育、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产业是 21世纪的朝阳产业,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约占 GDP的 1/5。这表明 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文化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与综合国力, 观点错误,文化产业还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第一产业即农业, 观点错误,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说法错误,分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福建省 三明 中高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