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 中共十八大 2270名代表的选举工作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 “海宝 ” 2012年 6月 27日,中国载人深潜器 “蛟龙 ”号成功完成 7000米海试任务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 “嫦娥一号 ”成功发射 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多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关、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故本题选 C项。中共十八大 2270名代表的
2、选举工作是政治现象。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多是经济现象。故 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含义知识点。 点评:本题易出现考生因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细而漏选。关键是理解文化的含义。本题难度适中。 前几届世博会的主题分别是: “海洋 未来的财富 ”; “人类 自然 科技 发展 ”;“水与可持续发展 ”。上海世 博会的主题是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从世博会的这些主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既继承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达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这体现了 ( )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世博会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
3、分析: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 项错误。上海世博会既继承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达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说明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本题选 A项。 项不符 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知识点。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难度适中。 中华民族具有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下列能够反映这一民族精神的是() 昭君出塞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援助印度洋地震海啸受灾国 派出维和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华民族具有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昭君出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派出维和
4、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爱好和平的活动。故本题选 C项。 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知识点。 点评: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的理解。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理解题干。 2012年 3月召开的世界儒学大会旨在共同探讨儒学的现代价值,推进儒学国际化的研究、交流、合作,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下列对儒学的正确认识是() A用外来文化改造儒学,才能推动和谐文化发展。 B儒学中的 “和而不同 ”的思想对于构建和谐世界有重要意义 C儒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泉 D要辩证地看待儒学,在实践中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答案: D 试题分析:儒学文化是传统文化,
5、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本题选 D项。学习外来文化,我们应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不能用外来文化改造儒学。故 A项错误。 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社会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泉。故 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知识点。 点评:解题的关键:一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把握,二是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注意以上两点则不宜失分。 “图书漂流 ”起源于上世纪 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图书漂流() A是文化传播与交
6、流的过程 B是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 C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文化传播的途径: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 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 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主要手段)。图书漂流的过程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但不是文化传 播的主要途径。本题选 A项。故 C 项错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D项错误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图书漂流知识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的能力。试题难度适中。 天鹅湖、蝴蝶夫人、海盗等一些国外名剧让许多中国观众一饱眼福和
7、耳福。而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话题也越来越热。从动画片中华小子在法国热播并获得动画大奖,到于丹 心得版权被韩国人抢购,事例不胜枚举。假如以此为话题,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写一篇政治小论文,你认为比较 合适的理论视角是() 文化交流与综合国力 文化传播与文化发展 文化传媒与文化发展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这一主题要体现文化传播与文化发展。它的意义要突出对综合国力的意义。故本题选 A项。 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播与文化发展知识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材料
8、中判断出知识。 新华社雅典 2012年 4月 3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地时间 3日上午在希腊议会就中西关系和中欧关系发表题为坚定信心,共克时艰的重要演讲,据此回答 【小题 1】温家宝说当我面对雄伟的帕特农神庙时,思绪万千,在 2400多年前的物质条件下,希腊人民需要克服多大的困难,才能建造这样宏伟的建筑!帕特农神庙属于() A世界自然遗产 B世界文化遗产 C是含有文化和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 D世界非物质遗产 【小题 2】温家宝说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交相辉映,共同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对待这两种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既要认同中华文 化,又要尊重古希
9、腊文化 二者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要平等地对待这两种文化 要以中华文化为主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试题分析:帕特农神庙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本题选 B项。建造这样宏伟的建筑,说明它不是世界自然遗产,不是含有文化和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属于世界物质遗产。故 ACD项错误。应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文化遗产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小题 1】试题分析: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问题,我们坚持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认同中华文化,又要尊重外来文化,二者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10、,要平等地对待这两种文化。故本题选 A项。 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对待中外文化的正确态度知识点。 点评:正确选择本题可尝试用排除法,三项组合只要有一项是错的就可进行排除,最后确定正确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 “康龙武林大会 ”栏目,以其强大的媒体优势,通过创新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将中华传统武术的精髓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世界亿万观众,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它的收视率是 NBA常规赛的 3倍以上,并且韩国、欧洲很多电视台都纷纷与中央电视台洽谈购买播出版权事宜。这说明() 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中华传统武术是民
11、族精神的火炬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文学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故 项错误。本题中央电视台体 育频道 “康龙武林大会 ”栏目,以其强大的媒体优势获胜突出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韩国、欧洲很多电视台都纷纷与中央电视台洽谈购买播出版权事宜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通过创新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将中华传统武术的精髓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世界亿万观众,说明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本题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大众传媒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2010年 2月 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2、20102020 )(公开征求 意见稿)发布,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本题选 D项。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 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知识点。 点评: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教育的重要性的知识的理解。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
13、干教育一词。 走向高度精神文明的人类社会应该建立 “学习型社会 ”,应该成为 “学习型社会 ”。 “学习型社会 ”的核心内涵是() 全民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 终身学习 把学习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学习型社会 ”的核心内涵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故本题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 “学习型社会 ”的核心内涵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教材基础知识 的掌握,比较简单,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熟记基础知识很关键。 2012年 7月 27日,第 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伦敦盛大开幕,可以说伦敦奥运会不仅是伦敦人民的盛会,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会,伦敦奥运会的主题口
14、号是() A Welcome Home B Share the spirit C Inspire a generation D One World, One Dream 答案: C 试题分析:伦敦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 Inspire a generation。故本题选 C项。 A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伦敦奥运会的主题口号知识点。 点评:本题是时政知识的考查,属于识记知识的再现。比较简单。 在一次评选 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名。由此可以看出 ( )。 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了人
15、 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影响了人。故 A项错误。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等是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这些优秀的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文化也塑造着人,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本题选 B项。 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读下图漫画,请你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的主题,最贴切的是( ) A经验:发展的绊脚石 B常
16、规:成功者的梦呓 C传统:创新的垫脚石 D细节:定成败的关键 答案: C 试题分析:继 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它们在显示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继承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故本题选 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知识点。 点评:本题以漫画的形式为背景材料,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图画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本题只要能把握好基础知识并认真审题就可选出正确答案:。 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 “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
17、其绳 。 ”“结 ”与 “吉 ”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 “同心结 ”、 “平安结 ”、 “团圆结 ”,一个个美丽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 )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关、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
18、物。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本题选 B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文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故 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含义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分析理解材料观点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材料的观点。 为了给中国和 平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国际环境,我们必须向世界说明中国,花大力气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这表明 ( ) A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基础性作用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对政治、经济能产生重大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文化对政治、经济能产生重大影响,文
19、化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为了给中国和平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国际环境,花大力气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说明文化对政治、经济能产生重大影响。本题选 D项。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故 B 项错误。A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知识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题目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的准确界定,在解题过程中也可运用排除法等解题技巧。 与往年相比, 2011年票房过亿的国产贺岁影片明显增加,大笑江湖、赵氏孤儿等均宣布过亿,其中,让子弹飞更是单日票房突破 6000万,打破了 2010
20、年 1月 9日阿凡达创下的 5760万元单日票房纪录。电影市场全面繁荣有利于 ( )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 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 抵御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让子弹飞更是单日票房突破 6000万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电影市场全面繁荣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本题选 A项。我们应吸收借鉴外来文化,而不是抵御外来文化。故 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知识点。 点评:本题既考查课本内容,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
21、不能从材料中提取准确的信息是本题错选的主要原因,做好本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正确理解和解读材料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 “文化命题 ”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中央高度关注文化是因为 ( )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物质力量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故 项错误。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湖北省 荆州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