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一第四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一第四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一第四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doc(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一第四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1899年美国向列强提出的 “门户开放政策( Open Door Policy) ”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 “国际共管体系 ”。( ) 答案: A 试题分析: 1899年美国向列强提出的 “门户开放政策( Open Door Policy) ”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 “国际共管体系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根本目的是美国凭借着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使美国商品能够进入到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的市场。 考点:门户开放政策 点评:门户开放政策是在
2、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的过程中美国提出的政策。美国由于忙于美西战争,在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狂潮时没有赶上,美西战争结束后中国基本被瓜分完毕,这样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从而获得美国商品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机会。 “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 28 年。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 “进京赶考 ”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A八七会议 B工农武装割据 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提到进京,判断出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准备,为新中国成立指明方向的是七届二中全会。故选 D。 A
3、项是在 1927年,确立了土地革命路线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B项错误,确立是在 1927,走向农村; C项是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会议。 考点:中共历史上的几次重要的代表会议 点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后几次 重要的会议要把握:二大确立了民主革命纲领;三大通过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八大做出了我国主要矛盾的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十五大依法治国思想;十六大三个代表作为我党指导思想;十七
4、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指导思想。 一位村长说: “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 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 ”以上村官任务的变化与哪一制度的实行有关 ( ) A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B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C坚持和加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故选 A
5、。 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D项都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考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基层民主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窗口。与此相关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也需要掌握。主要是 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大制度建立。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的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成为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文革 ”期间,还是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 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 A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践踏 B不能人为地制造 “阶级斗
6、争 ” C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下,各地造反派到处揪斗 “走资派 ”“反动学术权威 ”和 “牛鬼蛇神 ”。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加上 “叛徒、内奸、工贼 ”的罪名,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充分说明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考点:文革 点评:文革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个人崇拜思想泛滥,给社会生活和政 治生活带来严重的破坏,也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文革虽然早已经过去,但是对我们今天依然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说法
7、错误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把人们按民族划分,不是巩固民族壁垒,相反,是打破这种壁垒,把居民统一起来。 B民族区域自治不同于民族自决,各少数民族无权通过集体表决的方式决定自己在中国大家庭的去留。 C民族自治机关的行使自治权时有较大自由,自治程度相当于美国联邦制下的各个州。 D民族区域自治以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为前提和基础。 答案: C 试题分析:自治区也是单 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的行政单位,受中央的垂直领导。不同于美国联邦制下的各个州。故 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知道, ABD均正确。 考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在战争时期即以萌芽。民族
8、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自治制度,调动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积极性,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有五大民族自治区。 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另一部则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据此可知 ,这两种宪法都体现了 A “人民主权 ”思想 B “三权分立 ”理论 C卢梭 “社会契约论 ” D向社会主义过渡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意图是对 “人民主权 ”“三权分立 ”“社会契约论 ”的理解与运用,材料的指向明显:主权在民。故选 A。 B项说法错误,中国政治不实
9、行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体制,中国的人民掌握国家主权,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C项社会契约论说的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事实上订立了契约,统治者应该好好的统治,否则民众有权利推翻其统治; D项明显错误,临时约法不是体现项社会主义过渡。 考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 1954年宪法的比较 点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反映了辛亥革命的重要的成果,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但是因为没有结合中国的国情,最终没有实施。 1954年宪法是第一步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规定了我国的一些基本的制度和原则,是我国建国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成果。 实 践证明, “文化大革命
10、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以下对其后果的认识,正确的是( ) 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建设 严重破坏我国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 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被毁弃,国民的素质下降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差距加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文化大革命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的内乱,对我国的冲击是全面性的。因此, 都是其后果。 考点:文革 点评: 文革不是考试的重点。文革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个人崇拜思想泛滥,给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带来严重的破坏,文革后,国家吸取教训,加强了民主法治的建设,取得
11、了一些列的成果。 由于对领袖个人崇拜的风气日益增长与阶级斗争不断地扩大化和绝对化,最终酿成了十年动乱,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 党内出现了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党内长期以来 “左 ”倾思想的发展 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文革 ”之所以发生,党内长期以来 “左 ”倾思想的发展是根源,毛泽东错误地认为 党内出现了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要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把权夺回来。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是其发展、扩大化的原因。因此 正确; 错误,是对当时情况的错误分析,并不符合实际。 考点:文革 点评:文革不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文
12、革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个人崇拜思想泛滥,给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带来严重的破坏,文革后,国家吸取教训,加强了民主法治的建设,取得了一些列的成果。 新中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这 一权力机关。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实际上执行我国最高权力的是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政务院 答案: C 试题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新中国成立时,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不具备召开全国人大的条件,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到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之时。因此 A错误 C正确,故选 C。 BD项是行政机关。 考点:新中国的政
13、治建设 点评: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大制度建立。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的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此外,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成为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 “新的革命策略 ”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4、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农村包围城市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中的 “逃进了华南山区,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 ”等关键信息。 A项在 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做出, D项在 1937年的洛川会议上做出, C项在 1927年的三湾改编上做出,均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相关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 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分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要特 别注意共产党的政策及这些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1922年,孙中山说: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
15、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实现国共合作 领导北伐战争 提出 “新三民主义 ” 颁布临时约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22年,孙中山的多次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晚年他的思想与时俱进,提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国共合作。因此 正确,故选 A。北伐战争时总司令是蒋介石,颁布宪法是 1912年,时间不对。 考点:新三民主义 点评: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但是,三民主义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内容,也没有给予民主民主权力,没有深入的发动群众起来革命,致使革命运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最终失败。 1924年,国民党一大
16、,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制定了三大政策,国共合作。 在中国共产党的某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共产国际代表萨发洛夫发表讲话,指出: “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外国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比如把督军推倒,把土地收归国有。 ”由此可以判断出这次大会是 A中共 “一大 ” B 中共 “二大 ” C中共 “三大 ” D中共 “七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讲话的内容可判断:反帝反封建(军阀),由此可推断是中共二大。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的纲领。故选 B。 A项提出的是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 C项提出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D项提出了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考点:中共历史上的几次重要的
17、代表会议 点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后几次重要的会议要把握:二大确立了民主革命纲领;三大通过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八大做出了我国主要矛盾的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方针 ;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十五大依法治国思想;十六大三个代表作为我党指导思想;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指导思想。 下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 23,星期六 ”。作为历史它在此定
18、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A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日军占领南京,血腥大屠杀的历史见证 C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南京光复,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D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结束 答案: D 试题分析:民国 38年即 1949年。这年的 4月 23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 22年统治的结束。台历记录下了这个时刻。故选 D。 A项是在 1937年 9月; B项是 1937年 12月; C项是在 1945年 8月。因此 ABC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解放战争 点评:解放战争是发生在 1946年到 1949年之间的战争, 1949年 4月,渡江战役后占领了南
19、京总统府,统治中国 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垮台。此外,解放战争中的 一些重要的事件如 1948年后到 1948年进行的三大战役等需要掌握,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实现了独立自主,人民当家作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双十协定的签订等也需要了解。 2012年 7月,某单位编印红色旅游宣传提纲, 以山西、河北为主的 “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主题形象 “太行硝烟,胜利曙光 ” 以上海为中心的 “沪浙红色旅游区 ”,主题形象 “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 以松花江、鸭绿江和长白山为重点的 “东北红色旅游区 ”,主题形象 “抗联英雄,林海雪原 ” 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 “大别山红色旅游
20、区 ”, 主题形象 “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请你判断上述旅游区的主题形象( ) A 正确、 错误 B 正确、 错误 C 错误、 正确 D 正确、 错误 答案: A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以排除法最佳, 1947年千里跃进大别山未经过上海;党的创立是在上海,与鄂豫皖无关。故 错误,只能选 A。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 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分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几个阶段,材料中的各个选项都是在这一阶段的重要的历史事件,每一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共产党的政策及这些政策所
21、产生的影响。 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A “扶清灭洋 ”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C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D “打倒列强,除军阀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B两项反帝反封建不够明确,都只是涉及到一项; C、 D都反帝反封建,但 C是指五四运动时期, D是指大革命时期时 期,故选 C。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此题考查的五四运动的基本内容。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的群众运动,工人阶级在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保证了运动的胜利。五四运动爱国精神是贯穿运动的始终。此外,还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
22、主义革命的开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五四运动的背景等也需要掌握。 下图所示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最早成立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 1947年; B项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 年; C 项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 1958 年; D 项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于 1955年。 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在战争时期即以萌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自治制度,调动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积极性,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有五大民族自治区。 阅读下面的前三届全国人大
23、代表构成表,下列选项的表述正确的是( ) 届数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代表总人数 1226 1226 3040 中共党员 668 708 1667 约占54.5% 约占 57.7% 约占 54.8% 民主党派 274 284 565 约占22.3% 约占 23.2% 约占 18.6% 无党派 284 234 808 约占 约占 19.1% 约占 26.6% 23.2% A.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B.巩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C.全国人大的代表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土组成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好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河北 正定 中学 高一第 四次 月考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