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省安福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西省安福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西省安福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西省安福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为 2008年上海高考试题。正确解读材料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中的话大体意思是 “父亲走前面,儿子就要跟在屁股后面。路上碰到长辈,要双脚并拢,作揖以示尊敬。尊长面前,不可以吐痰。 ”反映了注重儒家的伦理道德,讲孝道,尊敬长辈等。说明此时的教育比较注重启蒙孩子的长幼等级观念,而中国古代
2、的儒家伦理道德比较注重等级观念。材料完全没有体现儿童的只有表现,而且材料并不仅仅讲父子,因此和 AC 基本没有关系,敦煌发现的材料并不能说明仅限于敦煌, B项错误,因此 D项为正确答案:。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这是利用史料设置场景的方式,创设一个与课本内 容不同的历史情景,在这个创设的情景下提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不能死记硬背,对考核的内容要充分理解、灵活运用。儒家思想的考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重点,需要掌握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仁、礼、德治等。 如图,读下图所示的经济结构图,指出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图一这种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B图二这种经济结构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产
3、物 C图三这种经济结构当今世界正在形成 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原答案:为 A,明显错误。本题考察经济部门的变化。根据图中传统农业所占比重日益减少,工业、知识产业不断增加,说明科学技术在生产部门中的作用越老越大。图一应是在工业革命前的结构图。图二中出现了工业,说明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变革。图三中出现了知识产业、服务业这些属于第三产业,是当今时代的产物。总之形成以上变化的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 考点:三次科技革命 点评:关于三次科技革命是考查的重点,尤其对于其影响考得最多,大多通过各种材料创设情境考查。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4、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 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是指 A明末清初的 “工商皆本 ”意识 B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 C洋务运动的 “中体西用 ”主张 D新文化运动的 “民主与科学 ”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作者认为,由于民族危机而激发了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 A项明显与民族危机无关,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出现于鸦片战争时期,洋务运动的 “中体西用 ”主张出现于 19世纪 6090 年代,新文化运动的 “民主与科学 ”思想出现在 1915年。明显可排除 A、 C两项,而题干 中强调 “最初觉醒 ”
5、,故选B。 考点: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点评:西学东渐也是一个考查重点,其实换个材料也可以考查其他几个知识点。关键要注意其区别和联系,往往用材料创设情境来考查。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 体以马为用者也 ”。 (严复 )这一言论 A是开展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 B是对守旧派冥顽不化的抨击 C是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正面交锋 D动摇 “中体西用 ”的理论根据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材料中 “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说明严复反对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 ”的理论, D项正确。严复生活在 19世纪中期,此时洋务运
6、动已经开始, A排除,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观点,不是守旧派,故 B项错误。材料明显和 C项无关。故选 D。 考点:洋务派 “中体西用 ” 点评:对于洋务派的思想我们要把它结合洋务运动来认识,同时主要要结合当时的时代,主题是给与肯定,因为即使这个观点有很多不足,但在当时能够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并用实际行动来学习西方,是中国开始了近代化,本身就是先进的中国人对中国道路的探 索。当然我们也要全面的认识这一运动。 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 “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逐成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 ”以上材料说明了 A孙中山推崇
7、马克思主义理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 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 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 答案: B 试题分析:首先要注意孙中山始终属于资产阶级的革命党人,他的政治主张虽然有较大改变,但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也没有主张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因此AC 错误。材料本身也只能反映孙中山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有系统的,社会主义者的必读书,这个材料并不能说明和国共合作有什么关系,可排除 D 项,孙中山对马克思有一定了解,并发表见解,只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故选 B。 考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点评:此题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误选 C项,因为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旧三
8、民主义有很大不同。但要注意的是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来说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何谓三民主义呢 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 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 ”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 “民有、民治、民享 ”“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 ”可以看出三民主义强调人民,也就体现了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其核心应
9、该是政权,因此核心是民权,但并不吻合材料。故 A项错误。从孙中山的讲话中看不出理论的来源,因 此 B错误,三民主义的民族就是要取得民族独立,不是前提,故选 C。 考点:三民主义 点评:三民主义是考查的重中之重,此题比较典型的一种考查方式,那就是选项本身并没有错,但和材料没有关联,或者材料反映不全,尤其要注意这种考查方式,很容易出错。 胡锦涛曾高度赞扬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这是因为它 A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正式提出非公有制经
10、 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C 试题分析:系统阐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 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四 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1997年中共十五大。邓小平南巡讲话强调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故选 C。 考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邓小平理论) 点评:关于邓小平理论是一个考查重点,重点要掌握形成过程和内容。此题实际就是考查形成过程,换个材料可以考查另一个方向。 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说: “毛泽
11、东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 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 ”这句话说明毛泽东 A第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彻底改变了 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理解能力。 A项是指俄国十月革命,明显无关。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 正确道路是指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改变的是中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取得了民族独立,也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没有彻底改变世界政治格局,故选 B。 考点:毛泽东思想 点评:毛泽东思想主要是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但也有很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12、改变中国的是领导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对于这个考点,考查的最多的是关于领导中国革命胜利,但也有不少考查关于新中国建设的探索。 英国广播公司 (BBC)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 “大国雄心 ”的展示,因为 “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 ”。这说明 A.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B.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超级大国 C.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 答案: A 试题分析: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表现在六个方面:政治地位、市场经济、军事国防、国民
13、教育、社会民生、现代科技,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体现的正是我国当代科技的发展。 BC 两项明显错误。中国的航天科技是世界领先,但并不代表中国的整体科技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事实上也不具有世界领先地位。 D项错误,故选 A。 考点: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点评:关于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主要考查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考查时间是一个重要考查方向,注意主要科技成就的时间及所属社会阶段。 如图,有关下列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 1反映了中国古代在地震观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B图 2反映出中国为和平利用核能源作出了卓越贡献 C图 3反映出 “文化大革命 ”促进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D
14、图 4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答案: D 试题分析:浑仪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用来测量天体坐标和两天体间角距离的主要仪器,不是地震观测仪器,地动仪才是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原子弹属于核武器,不是和平利用核能源。东方红一号是 1970年发射成功的,虽然属于文革时期,但不是文化大革命的促进作用,而是广大干部群众排除文革干扰,抵制左倾错误的结果。图 4我国属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因此已达到领先地位。故选 D。 考点:中国古代科技和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点评:此题容易误选 C,因为看起来好像是考查各个时期的 科技成就的时间,而且东方红一号确实是在文革时期。另外还要注意领先地位和世
15、界第一的区别。 “他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史第一流的作品。 ”这是对下列哪位人物的高度评价 A巴尔扎克 B雪莱 C列夫 托尔斯泰 D雨果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 “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 ”可知是指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家列夫 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故选 C。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国家信息,这也就是要求我们要准确掌握各个文学家的国家和派别以及主要代表作。 如图是塞尚的名作樱桃和桃子,在强
16、烈的黑与白、冷与暖的色彩反差中,画家表现出所画物品的冷漠、凝重与僵硬。下列作品中与此作品艺术风格相似的是 A米勒的播种者 B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C毕加索格尔尼卡 D凡高的向日葵 答案: D 试题分析:米勒是 19 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是法国浪漫主义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塞尚是法国后印象派的画家,后印象派是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西方油画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塞尚、高更、凡 高等。毕加索是现代派艺术家,因此 ABC 错误,故选 D。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绘画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艺术家的派别信息,这也就是要求我们要准确掌握各个文学家的国家和
17、派别以及主要代表作。 1882年 4月 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这主要是因为 A达尔文和牛顿都有着惊人的洞察力 B达尔文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C达尔文是 “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 D达尔文进 化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牛顿经典力学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促进近代科技发展的科学家的评价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达尔文的主要贡献是在生物领域提出了著名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冲击了中世纪神创论理论,牛顿是运用数学方法否定了神创论,因此达尔文被誉为 “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由于研究领域不同,因此不能说达尔文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比牛顿大,两者无所谓谁
18、发展谁, B、 D错误。作为惊人的洞察力的科学家有很多,但并不是以此作为葬在一起的依据,因此 A项明显不对,故选 C。 考点:近代科技 点评:近代科学革命的内容,考查的最多的是牛顿和达尔文以及蒸汽机和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古语云: “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 ”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理论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上可以轻易看出这一自然现象是潮汐,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科学解释了地球引力导致潮汐现象。明显材料和 ABD单向无关,故选 C。 考点:近代世界自然科学之牛顿经典力学 点评:此题比较简单,
19、属于基础考查,但用的是中国古代的材料,其实关键 就在于明确材料所属现象即可。对于牛顿经典力学也是考查重点,经常以比较考查的形式出现。 郭沫若先生为山东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一历史名人是 A苏东坡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限定为山东名人,苏东坡是四川人,李清照是山东人,辛弃疾是山东人,陆游是浙江人。再则从材料 “继东坡 ”上看,也肯定不是苏东坡。材料反映的南宋豪放词人( “继东坡 ”),该词人豪放激愤,始终怀有恢复中原的宏愿。由这些信息判断出这一名人为辛弃疾。故选 C。 考点:中国古代文学
20、点评: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考查方式主要是通过文学材料创设情境,考查风格或者背景,比较考查的形式多见。 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矛盾和谐、君民和谐以及身心和谐。其中体现 “人我和谐 ”思想的是 A天人合一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贵君轻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答案: B 试 题分析:天人合一反映了天和人的和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人人平等,互相尊重的理念,正是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C、 D两项不能反映和谐的观念, A项明显不符合人我和谐的范畴。故选 B。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关于和谐思想,其实不仅儒家思想有,道家也有。因此不能
21、简单地认为完全是儒家的思想。其实也可以考查中国古代那些学派或者思想家有和谐思想。对于儒家思想的考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重点,需要全面掌握儒家思想,同时也要注意和其他学派比较。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原答案:为 D,个人认为答案:错误,从题干来看,能体现儒家思想的是 “不知春秋,不能涉世 ”,春秋是儒家经典, “不知春秋,不能涉世 ”说明了儒家思想关注社会现实, A项在材料中看不出, C项是道家研究的范畴, D项
22、属佛家思想。故选 B。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这段话是明代德清禅师所说 ,同样用这个材料,可以考查德清禅师的观点,也可以考查道家和佛教观点,做一个试题就要做到举一反三,此题实际暗含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的。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这句话应该出自 A朱熹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阳明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份试卷有两道第 3题。正确解读材料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中反映的观点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是知的表现形式,是知的补充,即知行合一,这是王阳明的观点,反对朱熹的格物致知。朱熹强调格物致知,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黄宗羲最主要是强烈抨击君主专制,因此 ABC排除,故选 D
23、。 考点:陆王心学 点评:此题实际考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关键点在于把握相同点都承认理,但得到理的办法不一样,朱熹强调格物致知,王阳明强调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这也是一个考查重点。 明神宗年间,礼科教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劾一人,声称其: “壮岁为官,晚年削发,近又刻卓吾大德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 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司马光论桑弘羊欺武帝为可笑,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未易枚举,大都刺谬不经,不可不毁。 ”被劾之人应是 A李贽 B王阳明 C黄宗 羲 D顾炎武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原答案:为 B。注意材料中的信息: “卓吾 ”、 “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西省 安福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