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图 1到图 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材料一中使用的是藕犁进行耕作,材料二中使用的是曲辕犁,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从藕犁到曲辕犁反映出的是耕作技术的进步,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小农经济 点评:中国古代耕作农具: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 牛耕 并将其逐渐推广。西汉赵过推广 耦犁 ,后来出现犁壁;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 以后,铁犁牛耕成
2、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 曲辕犁 ,还安装了犁评。 曲辕犁 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 “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 ”该情景应出现在( )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 答案: D 试题分析:乾隆年间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不许片板下海,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正常的海外贸易陷于停顿。 “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 ”可知,此处必为与外国通商之处。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闭关锁国政策 点评: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担心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
3、自己的统治; 受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张,侵扰我国东南沿海; 根本原因是由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所决定的。 “洪武四年十二月, 诏吴王左相 靖海侯吴桢 ,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 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 ”下述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 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答案: D 试题分析: “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这说明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练习课本海禁政策的影响可知,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
4、主义萌芽的滋长 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 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以上都符合史实;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这一说法是错 误的,这一政策阻碍了社会转型。故此题应选项。 考点:闭关锁国政策 点评:此题为逆向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 “不是 ”、 “无 ”、 “没有 ”、“不正确 ”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2009年 10月,中国货轮 “德新海 ”号在印度洋塞舌尔群岛遭遇索马里海盗袭
5、击有人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在 15世纪末也曾出现过一个著名的 “海盗 ”,他是() A迪亚士 B达 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答案: B 试题分析:练习材料中的限制条件,地点 “印度洋塞舌尔群岛 ”,时间是 “15世纪末 ”,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可知,此人为达 伽马,他开辟了由欧洲绕道非洲海岸到达印度的新航线,时间为 1497-1498年,条件符合。故此题应选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新航路的开辟 过程: 航海家(国籍) 时间 支持国 新航路 迪亚士(葡) 1487-1488年 葡萄牙王室 开辟了焉非洲西海岸到 “好望角 ”的新航线 哥伦布(意) 1492年 西班牙王室 开辟了从欧洲横渡大西
6、洋到达美洲的新航路 达 伽马(葡) 1497-1498年 葡萄牙王室 开辟了由欧洲绕道非洲海岸到达印度的新航线 麦哲伦(葡) 1519-1522年 西班牙王室 绕道美洲南端,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美洲不少国家把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的日子设为哥伦布日。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哥伦布日被称为 “原住民日 ”,而委内瑞拉从 2002年开始把这个节日称作“原住民抵抗日 ”。这些说明哥伦布对美洲的主要影响是( ) 促使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 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 难 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 促进了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哥伦布对美洲的主要影响
7、是 促使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 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 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以上说法都符合史实; 促进了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新航路开辟后从美洲掠夺大量金银给美洲带来灭顶之灾,为促进美洲资本主义发展。故此题应选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 1)对世界影响: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新航路开辟的最重大影响。正是由于世界走向会合,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贸
8、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 2)对欧洲的影响:引发欧洲 “商业革命 ”和 “价格革命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3)对亚非拉地区的影响:西欧国家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沉重的民族灾难,导致东方国家的贫困和落后。 ( 4)新航路开辟还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证明了 “地圆说 ”的正确性; 直接冲击了教会神学理论,激发了人们科学探索的热忱,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
9、了( ) A商业资本的发展 B航运中心的改变 C海外市场的扩大 D货币地租兴盛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美洲的 白银流向欧洲,使欧洲物价上涨,货币迅速贬值,传统的经济关系受到冲击,按传统方式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因货币贬值而使实际收入减少,日益衰落,制造商品和销售商品的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故此题应选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 “价格革命 ”: 美洲的白银流向欧洲,使欧洲物价上涨,货币迅速贬值,传统的经济关系受到冲击,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 “价格革命 ”。 受价格革命的影响,各阶级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制造商品和销售商品的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一方面
10、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另一方面高价售出商品,获得暴利; 按传统方式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因货币贬值而使实际收入减少,日益衰落; 靠土地收入的农民和固定工资收入的雇佣工人,因通货膨胀日益贫困化。 “价格革命 ”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种人在古代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原因是 ( ) A欧洲的殖民扩张 B土著居民的减少 C种族之间通婚 D大量战争移民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欧国家纷纷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欧洲人开始走向世界各地寻找财富,所以才出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为当地的主
11、要居民的现象,故此题应选项 考点:殖民掠夺与扩张 点评:殖民扩张的影响: ( 1)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 2)对殖民国:殖民扩张和掠夺,为西欧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广阔的海外市场,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3)对殖民地: 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 夺、奴役,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长期落后; 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 下列关于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 ) 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平等贸易 实行海盗式掠夺 在 18世纪上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黑奴贸易给
12、其带来了巨额财富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进行分析可知,与英国崛起史实相符的 是 实行海盗式掠夺 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富,以上是正确的; 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平等贸易,说法错误, 在 18世纪上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说法错误时间应是世纪后期。故此题应选项 考点:殖民掠夺与扩张 点评:英国成为殖民帝国的条件: ( 1)地理:位于大西洋商道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 2)政治: 17世纪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3)经济: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为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 4)军事: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
13、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 ( 5)政策:政府一贯重视海外事业,采用 “重商主义 ”政策,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如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其目的是发展本国的海上运输业,维护英国资产阶级利益(根本),打击荷兰海上贸易(直接)。 19世纪初的一则名人讣告是这样评价该名人所研制的成果的: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这里的 “它 ”是指该名人研制的( )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计算机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提供的关键性信息, “19世纪初 ”“使虚弱
14、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 ”,联系史 实可知, B发电机 C电动机 D计算机,都是在世纪初期之后发明的,故不符合题意。故此题应选项。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引起生产领域的变化:(经济) ( 1)生产力: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2)生产组织形式: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 3)经济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 4) 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形成了许
15、多工业城市,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但也造成贫富差距,交通拥挤。 1851年,英国举办世界博览会,在展览会的入口处,摆放了一块重达 24吨的大煤块,其主要目的是 ( ) A宣布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 B展示新能源的发明与利用 C体现工业革命的辉煌成就 D表明英国煤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应该联系这一史实进行思考, 1851年,英国举办世界博览会,在展览会的入口处,摆放了一块重达 24吨的大煤块,主要是用来体现工业革命的辉煌成就。故此题应选项。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与创造。 时间 人物 重要发明 影响 1
16、733年 凯伊 飞梭 提高织布速度,加速工业革命的到来。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1785年 瓦特 改良蒸汽机 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 1807年 富尔顿(美) 汽船 推动了交通工具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的到来。 1814年 史蒂芬孙 火车 世博会被称为 “经济奥林匹克盛会 ”,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集中展示地。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编年史。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A 火车机车、留声机; 电话、汽车; 蒸汽引擎、飞机模型 B 火车机车、蒸汽引擎; 电话、留声机; 汽车、飞机模型 C 蒸汽引擎、汽车; 留声机、电话; 火车机车、飞机模型 D
17、蒸汽引擎、飞机模型; 火车机车、电话; 留声机、汽车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 处应该填写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 处应该填写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结合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创造可知 火车机车、蒸汽引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 电话、留声机; 汽车、飞机模型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故此题应选项。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此题为排列式选择题(先后顺序式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把一些历史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顺序,特别是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其形式有序号式和非序号式两种。解答此类选择题可采取首尾两端法(从头或从尾判断),即先确定排除不符合 题干要求的选项,如能确定
18、最早或最后一个,即使其中个别时间未掌握,也有可能选出正确答案:,或大大提高命中率。能否准确、牢固掌握时间概念是答好此种题型的关键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断紧密,下面四幅图中与资本主义市场形成无关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C贝尔试电话 D瓦特及其发明的蒸汽机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此题应选项 考点:世界市场的形成 点评:图像选项型历史选择题是以文字材料为主题情
19、境,以图像代替文字作选项的历史选择题,主要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解读图像的能力。此类试题虽然在目前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尚未出现过,但是历史学习离不开图像,解读图像也是历史学习中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所以在未来几年中出现此类试题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解答此类试题,第一是要明确题干的设问要求;第二是从设问角度出发解读图像,并从中提取信息;第三是要结合设问要求对信息进行判断,正确作答。 对以下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理解正确的是( ) 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是煤 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 主义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的运用 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
20、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图中 a处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 1)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工场,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市场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 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
21、,分工也更具体,联系更加密切。 ( 3)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它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 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殖民体系的初步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证。 某同学在搜集有关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 “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提供
22、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有, 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三项都是影响,比较三个选项项说的最全面; 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一说法是错误的,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灾难 。故此题应选项。 考点:世界市场的形成 点评: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的影响(评价): ( 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国际化,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
23、立、闭塞的陈旧经济体系,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 2)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开始向现代文明转化。 ( 3)从道德角度看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西方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宰割、奴役的产物,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 雍正皇帝曾显示: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这一政策( ) 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省 陆丰市 碣石 中学 一下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