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历史纪年的方法有很多,如公元纪年法、世纪纪年法、天干地支纪年法、民国纪年法等。若按世纪纪年,公元前 297年的正确表述是: A公元前三世纪初 B公元前三世纪末 C公元三世纪初 D公元三世纪末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历史常识,公元前 297年属于公元前三世纪,因为是公元前所以是从 2999年开始的,此时是三世纪的初期。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历史时间换算 点评:世纪与时间换算方法。一个世纪是 100年,用年除以 100得到的小数点前面的数加一就是,例 2006/100=20.06,用 20+1=
2、21,那就是 21世纪,实际上2000-2099都是 21世纪。 “民主 ”一词源于古希腊语 “demos”,意为人民。在我国先秦经典尚书中曾多次提到 “民主 ”,如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 ”,意即 “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 ”。这说明 A古代中国的民主政治早于西方 B古代中国的民主政治源于西方 C商朝政治具有民主特征 D古代东西方民主存在本质区别 答案: D 试题分析: “民主 ”一词源于古希腊语 “demos”,意为人民,人民是统治阶层;而中国 “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 ”这里的民主是指人民的主人,人民成了被统治者。所以古代东西方的民主含义是不
3、一样的。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 点评:此题为比较型选择题。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伯利克里说: “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 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 ”这段话表明古希腊 A保护希腊人合法权利 B尊重希腊公民个人意志 C遵循法律至上原则 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答案: C 试题分析: “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
4、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 ”材料中强调的是法律的重要性,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雅典的民主制 点评: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 ( 1)主权在民。由全体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即雅典的国家管理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 ( 2)轮番 而治。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轮番担任公职,轮番成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 3)法律至上。雅典民主运作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依据公民大会等机构制定的法律进行运作。雅典严格实行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其它,直接民主、抽签任官、多数原则、公民意识、权力制约等 下列法律文件中,规定内阁对君主负责的是 A英国 1689年权利法案 B 1787年
5、美国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国 1875年宪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可知,宰相主持内阁工作,是内阁首脑。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各部大臣对宰相的负责。宰相还兼任联邦议会主席,对联邦议会的一切事务有决定权。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 点评: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 1)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但皇权至高无上,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 2)行政权和立法权没有真正分离,而且行政权制约立法权,任何法案必须经过皇帝批准才能生效。联邦议会(上议院)权力大,帝国议会(下议院)权力小。 ( 3)名义上实行联邦制,实质上普鲁士具 有霸主地位 有史学
6、家认为:如果把这一事件看作是一次制度变迁,即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那就可以看出,制度变迁不一定要用革命的手段,非革命的手段一样可行。 “这一事件 ”是 A十月革命 B “光荣革命 ” C工业革命 D二月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 “光荣革命 ”这是遗产没有流血的革命。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点评: “光荣革命 ”的实质及意义。 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和新旧贵族所达成的政治妥协。它废除了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标志着英
7、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最早发出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号召的是 A和平法令 B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答案: C 试题分析: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明确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共产党宣言 点评: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
8、的诞生,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 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 勃地发展起来 全球通史中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 4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 “第二次革命 ”和 “战争 ”是分别是指 A二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B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C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 D二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十月革命的背景和十月革命的进程可知,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引起了民众的
9、不满 ,在这种背景之下,列宁领导俄国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十月革命 点评:十月革命的革命过程: ( 1)二月革命胜利: 1917年 3月爆发的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 2) “四月提纲 ”提出: 1917年 4月,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 3)七月流血事件: 1917年 7月,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的工人和士兵,两 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破灭。 (
10、 4)武装起义爆发: 1917年 11月 7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彼得格勒,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 在我国古代, “社稷 ”是国家的代称。其中, “社 ”指土地之神, “稷 ”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特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题干之中的解释, “社 ”指土地之神, “稷 ”指主管五谷之神,不论是土地还是五谷都与农业有关系且关系密切,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概括全面;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对材料概述不全; D小农经济的特点,从材料中看不出来。故此题应选
11、 B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农业 点评:中国古代的农业的总体认识。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铁犁牛耕的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 图 1到图 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 1 图 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图一中可以看出是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使用的犁为藕犁,而图二中的耕犁为曲辕犁,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所以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了我国古代耕犁技术的成熟。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农业 点评:此题为以文补图型
12、选择题。此类试题以图像为主题情境,另以文字来补充图像内容不能反映的信息。解答此种类型的试题,关键在于从图像中提炼信息,并以文字传递的信息为补充,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筛选,得出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兴起和占据主导地位分别是在 A春秋战国、明中期以后 B春秋战国、隋唐时期 C秦汉时期、明中期以后 D隋唐时期、清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受到鼓励,得到发展;明朝中叶,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中国古代手工业 点评: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发展历程:( 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受到鼓励,得到
13、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曾受到摧残;隋唐得以恢复和发展。( 2)唐朝时,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3)两宋时期,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 4)元朝时,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的比例。( 5)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那时使用花楼机。( 6)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即 “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时继续发展。 在今天的收藏领域,官窑瓷器比民窑瓷器更受青睐,拍卖价格也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官窑产品 A年 代久远 B存世量大
14、C造型别致 D工艺高超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分析,在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由官府垄断生产,进行集中的 大作坊 生产,生产规模大;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工艺技术水平最高;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点评:古代官营手工业领先的原因:国家权力的支撑。它凭借国家权力,在资金、人才、技术和经营规模上占有绝对强势 下列所体现的思想不同于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经济政策的是 A “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 ” B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皆莫如被服 ” C “乃令贾人不碍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D “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选项分析
15、, A “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 ”、 B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皆莫如被服 ”、 C “乃令贾人不碍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反映的都是重农抑商政策; D “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反应的是工商皆本。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重农抑商政策 点评: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 1)积极性:在封建社会前期,促进了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 ( 2)消极性: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有西方学者指出,传统中国是 “一具涂着香
16、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 ”。该学者认为 A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前的 B中国外表僵化内部充满活力 C中国传统社会与埃及相类似 D中华文明悠久灿烂并且连续不断 答案: A 试题分析: “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 ”这说明作者认为中国社会像冬眠一样说明中国社会变化缓慢,缺少活力。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选
17、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 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有学者认为, 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 “选择了海洋 ”,中国 “选择了陆地 ”。 “选择了陆地 ”是指中国 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 B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 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 “选择了海洋 ”,意思是说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掠夺与扩张;联系此时中国的情况可知此时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18、使中国开始落后与世界发展的潮流。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闭 关锁国政策 点评: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虽然在一定时期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但隔断了中西方正常的贸易往来,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隔绝中国与世界科技文化的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战 ”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 “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 ”, “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B “二战 ”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C随着实力增
19、强美国要求全世界采取美国的制度 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 ”, “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解读材料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美国要主宰世界,建立全球霸权。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冷战 点评:杜鲁门主义。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 “遏制共产主义 ”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把目标直接指向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政策和纲领后 来被称为 “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标志着 “冷战 ”全面
20、开始 “1980年中美达成协议:由美方提供设备、由中方技术人员操作,在中国新疆的奇台和库尔勒建立监测苏联核武器和导弹试验的监测站,所获情报中美共享。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中美已结成军事同盟 B中美已妥善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关系 D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初见成效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当时的国际关系可知, 1980年左右已经破裂的中苏关系还未得到改善,而中美两国此时已经建交,虽然中苏同为社会主义国家,而美国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美两国为了对付当时共同的敌人而走到了一起,这说明国家利益决定外交关系,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中美关系 点评: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的主
21、角综合国力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制定根本上取决于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 1950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 “废除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 驻兵权 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 ”这主要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 B “一边倒 ”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 C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废除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 驻兵权 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 ”这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这与三大外交政策中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的要求是一致的。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 点评:三大外交
22、政策的比较 内 容 含 义 意 义 “另起炉灶 ”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残余势力和取缔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2012年 4月 4日,这首唱了 600年的民谣再次在洪洞县寻根祭祖园祭祖堂前响起。与
23、这一活动关联最密切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反映的是子孙与祖先之间的一种血缘联系或者是血缘纽带,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宗法制度的特点。故此题应选 D项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的特点。 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宗法制在政治方面表现为分封制,进行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等级。 明洪武十三年春正月己亥,胡惟庸等既诛,上谕文武百官曰: “朕欲割去中书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省 惠州市 实验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