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吉林省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吉林省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吉林省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吉林省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九国公约的下列哪项规定最能反映这次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 ( ) A维护中国之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 C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D施用各种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答案: D 试题分析:九国公约规定 “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 ”, “中国之门户开放 ”的 “原则 ”。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从而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
2、同支配的局面。故选 D。 考点:九国公约 点评:九国公约,全称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1922年 2月 6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 9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公约的核心是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 “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的原则,并赋予它以国际协定的性质,使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遭到挫折。实质上是 在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对中国的联合统治,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 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买武器时,国联却以 23票反对, 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 ( ) 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其重要作用 反映了国联
3、的本质特点 表明了英法美的绥靖意图 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国联领导权操纵在英法手中,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后都退出了国联,所以排除含 的 A、 B、 C 三项。英法操纵国联,推行 “绥靖 ”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故选 D。 考点:国际联盟的成立 点评: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治性的国际组织,是英法操纵下的重新瓜分世界、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德、意、日的勾结是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这种需要主要是指 ( ) A反共反苏 B摆脱凡尔塞 -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C信仰法西斯主义 D挽回一战的损失 答案: B
4、试题分析: 1936年德、意、日三国建立了轴心国同盟。三国勾结是为了摆脱凡尔塞 -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共同对抗英法美,争夺世界霸权,抢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故选。 考点: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点评: 1936年 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德国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柏林 罗马轴心正式形成。 1936年 11月德日两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欧亚两个法西斯在反共旗号下勾结在一起。在德意共同干涉西班牙内战的过程中,意大利也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了 “柏林 罗马 东京 ”轴心。 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建议中,真正体现了美国外交战 略意图的是 ( ) 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 尽
5、快取消一切经济保障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 塞尔维亚应得到自由和安全的通往海洋之路 应保证现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有无可置疑的生命安全和自主发展的绝对机会 A B C D 答案: 试题分析:美国在一战中大发战争财财,经济实力已超过英、法等国,位居世界第一。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和平原则,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体现了这一意图,故选。 考点: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建议 点评: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其中明确提出建立一个国际组织。但由于美国国会因美国没有操纵国联而拒绝批准参加,国际联盟被英法操纵,美国争霸世界的威尔逊外交失败。 英美两国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权
6、利,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却转而支持中国的要求,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中国人民的斗争直接打击了英美在华的统治 B为了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势力 C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渐提高 D日本已没有再被继续利用的价值 答案: 试题分析:一战期间,日本趁机扩充了其在亚太地区的实力,对英美构成威胁;巴黎和会后,限制日本扩张,成为英美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故选。 考点:华盛顿会议 点评: 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公约宣称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中国保证各国在华 “机会均等 ”,对外“门户开放 ”。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2
7、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 ”导致这种 “过时 ”即后起列强要求重新分割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 ) 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B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 答案: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 “过时 ”一词的含义。它不是指不需要殖民体系而是说已形成的殖民体系不能适应帝国主义需要了。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列强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故选。 考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点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
8、对比,必然造成它们之间的新矛盾,而矛盾的激化往 往带来战争。世界大战的发生,其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下列关于一战中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 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 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 内部矛盾不断尖锐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德奥集团由于经济实力上的劣势,战略上的失误,内部各种矛盾的激化,国际力量对比的的不利,最终失败。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故排除 ,选 C。 考点: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点评:一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 (1)德奥集团在经济实力方面居于劣势:与同盟国相比,协
9、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 (2)同盟国集团的军事战略失误:德国速决战的破产,被拖入了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3)同盟国各国的经济政治危机: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的各种矛盾,这在同盟国集团各国表现得更为明显。奥匈帝国境内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导致了帝国的解体;德国 1918年 11月爆发了 “十一月革命 ”,推翻了帝制。 (4)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战争初期,日本参战,德国在亚洲太 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意大利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在交战双方处于僵持阶段,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 在华盛顿会议上英国以
10、体面的方式结束了英日同盟,参加了四国同盟,其主要原因是 ( ) A一战后推出了在亚洲争霸的角逐 B英国在东亚地区的争霸对手发生了改变 C一战结束后英的矛盾居次要地位 D英国势力减退外交上跟随美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英国与日本结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日本抗衡德国和俄国,从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一战后,日本的大肆扩张,影响了英国在亚太地区的权益,因此华盛顿会议以四国同盟的方式埋葬了英日同盟。故选 B。 考点:四国条约 点评: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四国条约规定:相互尊重各自在太平洋地区属地和领地的权利,英日同盟解散。拆散英日同盟,扫除了美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争霸的障碍。 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相同点包
11、括 ( )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厉制裁 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少数大国操纵,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和巴黎和会都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会议都由少数大国操纵,充满矛盾;会议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两次会议都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凡尔赛体系主要是惩治战败国和进行分赃,华盛顿体系主要是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故排除含 的选项,选 C。 考点: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 点评: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为什么不能持久? ( 1)体系的掠夺性,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 间的矛盾,如对德国的制裁
12、,为法西斯煽动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及发动二战留下了借口。( 2)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的矛盾,如在远东对日本的限制,使美日矛盾加剧,最终使日本成为二战的亚洲策源地。( 3) “委任统治 ”加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体系建立之初就爆发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4)维持这一体系的国际联盟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 5)依据实力划分的体系,随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因出现新的不平衡而瓦解。 希特勒说 :“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 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惟一办法。 ”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
13、一意图的是 ( ) 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 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 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希特勒希望打着反对共产主义的幌子,壮大经济军事实力,摆脱凡尔赛和约。 1936年 11月德日两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随后意大利也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三国建立了轴心国同盟。 考点: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点评: 1936年 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德国承认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柏林 罗马轴心正式形成。 1936年 11月德日两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欧亚两个法西斯在反共旗号下勾结在一起。在德意共同干涉西班牙内战
14、的过程中,意大利也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了 “柏林 罗马 东京 ”轴心。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 ) ( 1)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 2)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 3)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 15年 ( 4)以 “委任统治 ”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 1)( 2) B( 2)( 3) C( 3)( 4) D( 1)( 4)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巴黎和会性质的正确理解和透过条约内容分析其性质的能力。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从领土、军事、殖民地和经济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其中殖民地问题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
15、会议。故选( 1)( 4)。 考点:凡尔赛和约 点评: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协约国又相继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由于凡尔赛和约是其中的主要条约,因此由这些条约共同 构成的体系被冠之以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 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 “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与上述
16、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 A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D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缓和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的破坏, “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各国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得国家之间矛盾和摩擦尖锐化。故选 C。 考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点评: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很快席卷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整个 3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经济战。 1930年美国首先宣布提高关
17、税,引起 40个国家的报复行动,国际关税战愈演愈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美国拆散英日同盟的根本目的是 ( ) A削弱英日在亚太地区的势力,便于美国资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向英、日显示美国在经济上的雄厚实力 C反对日本利用战争时机独霸中国 D勾结英、日共同对付苏联 答案: A 试题分析: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四国条约规定:相互尊重各自在太平洋地区属地和领地的权利,英日同盟解散。拆散英日同盟,扫除了美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争霸的障碍。 B、 C、 D不符合史实,故选 A。 考点:四国条约 点评: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通过四国条约、限制海 军军备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吉林省 汪清 中高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