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
《2011年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 “姓 ”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宗族的称号,而 “氏 ”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姓和氏的含义是不同的、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 “胙(赏赐封赠)土命氏 ”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由此可见与“氏 ”的产生这一最为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答案: C 陈旭麓先生说: “人们多注意 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 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 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这里的 “新陈代谢 ”是指 A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 B统治阶级内部觉醒
2、出现 “变局论 ” C西学东渐之风日益盛行 D中国经济逐渐沦为资本主义附庸 答案: B 著名学者田秉锷教授在大国无兵一书中认为: “较之清王朝的制度,洪秀全政权的制度建设没有历史进步的大势。 ”下列各项中,最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以 “拜上市教 ”为号召,发动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D颁布了真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答案: D 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要这么多赔款,中国砸锅卖铁也不够给 B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C日本人要在中国
3、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 D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 答案: D 19世纪末 2O 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以下变革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学习西方制度,变法一时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政治制度出现里程碑式的变化 A B C D 答案: D 1887年,黄遵宪花了 12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日本国志,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若干年后,总理衙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 “你的书如果早一点让大家看到,价值可以抵得二万万两银子。 ”他说这番话应该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 A中法战争
4、 B甲午中日战争 C维新变法 D日俄战争 答案: B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 20世纪中国 “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和 “奋起救亡,勇于变革 ”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天津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答案: D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
5、在一起,形成一场 “总运动 ”。这场 “总运动 ”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答案: B 晚清政府某官员上书称, “该两国带兵二万分踞京城, 倘有包藏祸心,势必据为己有,乃仅以增索五十万现银及续增各条为请,其为甘心愿和,不欲屡启衅端,实属可信。 ”从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材料中的两国指的是法国和美国 清朝统治者对西方列强侵略本质认识 不清 材料史实出现于 19世纪 60年代 清朝政府从此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A B C D 答案: C 辛亥革命 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 “辛亥
6、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答案: A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这段歌词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义和团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D中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 答案: B 爱因斯坦在 20世纪 20年代初途经上海,后 在日记中写道:
7、“在上海,欧洲人是一个统治阶级,而中国人则是他们的奴仆,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 ”,材料中 “革命事件 ”是指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C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A表明英国对中国存有明显的歧视 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现代化 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屈辱性 答案: C 下列关于 欧美政治发展特点的介绍,正确的是 英国是最早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 法国直
8、到第三共和国时期才确立共和制度 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后,各州都必须无条件地与中央保持一致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德国专制主义的基础依然存在 A B C D 答案: C 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 “有极关重要者四事 ”: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B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 ”, “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
9、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答案: C “ (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 “盗贼 ”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 ” 下列 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 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答案: A 黄仁宇在论及某封建王朝的统治政策时写道: “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 斑马式 的省级组织
10、。 ”这里 “斑马式 的省级组织 ”是指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答案: C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A品行 考试成绩 门第声望 B门第声望 品行 考试成绩 C品行 门第声望 考试成绩 D考试成绩 门第声望 品行 答案: C 黑格尔说,欧洲人只要一提到希腊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家乡之感。这是因为 A古希腊文化遗产保夺完好无损 B古希腊文化在文艺复兴中得到重生 C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D古希腊民主制度是西方代议制之母 答案: C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 “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
11、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 ” 。这条法令 A保护债务奴隶制 B协调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关系 C保护私有财产权 D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答案: C 吕氏春秋主张,君要 “处虚 ”,把权力下放给大臣。臣子是要 “忠 ”,但是要忠于自己的职事,而不是忠于某人。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实践是 A朱元璋废丞相制度 B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 C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D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 答案: B 西方国家的 “三权分立 ”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 中国儿童游戏中的 “锤子、剪刀、布 ”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你认为该说法 A正确,说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讲出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C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山东省 德州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