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省郑州市第47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
《2011年河南省郑州市第47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河南省郑州市第47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河南省郑州市第 47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 黑色的土地 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此处主要指梭伦实行的哪项改革措施 A就任执政官 B颁布 “解负令 ” C发展工商业 D改革政权 机构 答案: B “庆历新政 ”与王安石变法均以失败告终,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触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遭到强烈的反对 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 C支持变法的皇帝过世,他们失去了支持 D保守派当政,坚决反对新法 答案: A 据史料记载:拓跋贵 族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 ”。反映北魏当时 A阶级矛盾尖锐 B统治阶级
2、内部矛盾尖锐 C民族矛盾尖锐 D汉族内部矛盾尖锐 答案: C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 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A均田制 B三长制 C新租调制 D汉化政策 答案: D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 “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答案: D 从如下对 比表中,得 出的信息是 A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 B养
3、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C “三冗 ”“两积 ”引起社会危机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答案: A 王安石变法中 “市易法 ”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 市易务 ,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对 “市易法 ”的看法正确的有 这是利用封建权力干预经济 它限制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 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A B C D 答案: D 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 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主要是解 决财政问题 B选拔人
4、才更注重实用性 C否定科举制度 D根除了 “恩荫 ”选官的弊端 答案: B 王安石说: “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 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 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答案: A 公元 997年,宋廷岁收 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 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 1500多万缗, “民贫乏食 ”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A统治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答案: D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 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
5、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 税法 答案: B 有史学家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在我们之前 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 ,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里所说的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指的是 A李悝变法 B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答案: D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包括 A平城地处偏僻,自然环境差 B少数民族柔然威胁北魏政权 C创造征伐南齐的有利条件 D洛阳地区农业文明发达 答案: C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 “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
6、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答案: B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 “肃明纲纪 ,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 ”。这是因为 A推行均田制 B实行三长制 C实行奉禄制度,整顿吏治 D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答案: C “商 虽死,秦法未亡 ”主要是因为 A变法彻底 B赢得民心 C与时俱进 D仁义致远 答案: C “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 ”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均田制 三长制 整顿吏治 改穿汉服 A B C D 答案: A 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图 2-1图片不能体现其影响的是 A陶片放逐法 B雅
7、典人用石子投票表决 C雅典的商业 D雅典人的舞蹈教育 答案: D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频繁,但为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准备了条件。其条件有: 实现了区域性统一 促进了民族融合 变法中秦国强大 人民渴望统一 A B C D 答案: D 吴起在楚国变法 ,最后被乱箭射死 ;商鞅在秦国变法 ,在秦孝公死后被杀 ,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答案: C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河南省 郑州市 47 中学 高二下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