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北省藁城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
《2011年河北省藁城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河北省藁城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河北省藁城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 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 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 答案: B 1961年 5、 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答案: D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 “过去 15年中有些
2、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 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 ”针对 20世纪 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 “缺点和错误 ”,中国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答案: D 1956年 1月 2日下午,上海 50万人冒雨集会,一位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 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 ”他之所以如此激动,主要是因为上海顺利完成了 A土地改革 B农业改造 C “一五 ”计划 D工商业改造 答案: D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
3、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 ”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答案: A 关于国民政府 “币制改革 ”的表述,正确的是 在中国货币史上有重要地位 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 促进了物价回升 刺激了生产的复苏 A B C D 答案: D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 “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近代工业主要
4、分布在东南沿海 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 B C D 答案: B 19、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一书记载: “1912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 9000多万两白银, 1919年增至 2、 4亿两;美国从 1913年的 3500多万两,增至 1919年的 1、 1亿两。日本由原来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中占第六位上升到与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美国也大大超过了法国,在华的地位举足轻重。 ”以下对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理解错误的是 ( ) A日本、美国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 B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的经济侵略 C欧洲列强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 D列强在华的侵
5、略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答案: B 1935年以后,中国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其原因是( ) 国民政府开展的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的促进 中国人民开展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创造的机遇 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币制改革 ”对生产的刺激 A B C D 答案: C 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状况的曲线图,请判断一下由 G 到 I一段曲线反映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哪一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 ) A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辛亥革命后及一战期间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C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D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困境 答案: B 2007年 6月,
6、广东 “开平碉楼与村落 ”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平碉楼主要由近代旅美、旅加华侨兴建。据统计, 1921年至 1931年开平共建碉楼 940座,占总数的 51、 2,而 1932至 1942年,开平只建碉楼 114座,占总数的 6。 1932至 1942年碉楼兴建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日本对华侵略的不断加深 欧美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 西方国家经济萧条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衰退 A B C D 答案: B 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 “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 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
7、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 ”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中中共八大会议精神 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总结了 “一五计划 ”的经验 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 答案: D 20世纪 50年代 “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和七八十年代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的相同之处是 A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 C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中共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 D 1959年 10月 1日,中国举行建国 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
8、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 “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赶上英国而奋斗 ”、 “人民公社万岁 ”等口号。产生这种 “狂热 ”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 “抗美援朝 ”胜利 C “左 ”倾错误影响 D三大改造完成 答案: C 假如你生活在 1900年的上海,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A骑自行车上班 B乘坐有轨电车 C坐轮船出远洋 D发送有线电报 答案: B 1877 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设立电报局,并建立了自旗后(即今高雄)至府城(即今台南)全线长 95华里的电报线。它的影响是 ( ) A近代中国的第一个电话局,第一部市内电话开通 B这是中国人自己主持架设、修建、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 C启动了中
9、国近代化的进程的第一步 D很快,民间老百姓也用上了电报、电话 答案: B 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的事件是 ( ) A轮船招商局成立 B福州船政局成立 C江南造船厂成立 D安庆内军事总局 答案: A 近代以来,在买办、商人等群体中逐渐形成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表为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 18601910 年)一书中收录的一些示例。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适应了中外贸易交往的需要 B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D西学东渐已涉及文化生活领域 答案: B 中国社科院提出 “台州模式 ”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以本土的民营经济为主,创造并充分应用
10、了股份合作制 , 这一形式适应台州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要素组合社会化的趋势,使得民营经济形成了全市国民经济 “十分天下有其九 ”的经济格局 . 台州模式的成功,说明 符合 “三个有利于 ”标准的所有制形式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服务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经济有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 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A B C D 答案: A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是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一个特大型企业,该企业建立了公司体制,发展了一大批子公司和参股公司,从单一的钢铁生产企业转变为以钢铁生产为主,金融、贸易、机械、运输、服务业等产业并举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该企业的这一
11、重大发展变化与城市国有企业改 革的内容相关的是 A管理体制改革,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分配方面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答案: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十四大的相同点有( ) 都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都贯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都影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都体现了思想解放的成果 A B C D 答案: C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
12、现代农业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C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 D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 答案: A 1983年 12月 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 9月 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 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政府逐渐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解决土地所有权的问题 B都只是解决农民生产经营和分配自主权问题 C前者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者使
13、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D前者经济生产经营方式问题,后者解决分配方式问题 答案: C 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促使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其最重要的影响是 -( ) A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舞台 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出现 D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答案: B 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 “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他总结的 “张裕 ”创业史中写道: “备历艰阻 ”、 “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乃能不负初志。 ”张弼士的 “初志 ”应是( ) A推翻满清政府 B支持革命事业 C打造中华第一品牌 D实业救国 答案: D 中国
14、古代贾思勰所编著农书齐民要术中说: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这说明贾思勰编著这本农书的目的是( ) A反驳 “贤者 ”的错误理论 B发展手工业 C鼓励商人的经营活动 D发展农业 答案: D 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 “市 ”“坊 ”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 )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 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重农抑商的政策 答案: A 宋徽宗时期,宋朝政府下令征收 “侵街房廊钱 ”,表明宋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 断地扩大商业用地、
15、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的现实无可奈何。据材料可以看出 ( ) 宋政府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 宋代的城市规划已经出现失控的苗头 唐代以前的 “市坊 ”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侵街 ”的现象在宋代就已大量存在 A B C D 答案: C 张籍的贾客乐: “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 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姚合庄居野行: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向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唐人的这些诗句,主要反映了( ) 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 答案: B 中国的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技术推广到闽粤江南地区是在( ) A汉代 B唐代
16、 C宋代 D明清 答案: C 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 丝织品 景德年间瓷罐 唐三彩 哥窑瓷瓶 珐琅彩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清朝 答案: D 史书记载:明万历年间,福建泉洲府 “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 ”。上述材料反映了( ) 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了关系 农副产品投入市场 佃农的生产自主权扩大 A B C D 答案: C 吕氏春秋载: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文中的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 A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B私田的数量日益增多 C封建生产方式具有优越性 D周天子承
17、认了土地私有 答案: C 中国古代农民创造了一种 “井渠 ”,这种水渠至今仍流行于( ) A江南水乡 B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C东北黑土地 D新疆吐鲁番一带 答案: D 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下图中扶犁的应是( ) A齐桓公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唐玄宗 答案: D 2009中国己丑 (牛 )年金银纪念币牛年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这套纪念共13枚,包括金币七枚、银币六枚,均为我国法定货币。背面图案分别为民间传统装饰造型衬以吉祥花卉图案、水牛嬉戏造型配以牛头装饰背景。其中,牛成为我国十二生肖之一,这源于( ) 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C中国原始的图腾
18、D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答案: D 下列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部门自汉武帝时被政府垄断的有 煮盐 冶铁 铸钱 陶瓷 丝织业 A B C D 答案: D 下图为被誉为 “山西紫禁城 ”和 “华夏第一宅 ”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 123座,房屋 1118间,面积共 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 “以商贾兴,以官宦显 ”,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答案: B 电视剧大染坊叙述了周村人陈寿亭从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到一个资产雄厚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河北省 藁城 中高 一下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