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doc
《2011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建国 60周年特别报道 ”:变迁:从 “一五 ”到 “十一五 ”的部分主题词摘要,其中 “八五 ”处应该填写 A走向改革开放 B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C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D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答案: B 造成下图漫画中所反映的历史运动的最主要因素 A新中国经济基础薄弱 B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C三大改造过急过粗 D指导思想的 “左 ”倾错误 答案: D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
2、矛盾。这实际上就是 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答案: C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 ”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答案: A 从下表可以看出 1952-1957年间我国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其最重要的原因是 A国民经济恢复的完成 B “一五计划 ”的实施 C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 D “大跃进 ”运动的推动 答案: B 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
3、其中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具有进步意义的经济形态是 A B C D 答案: C 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本片的主题歌写道: “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 ”造成剧中主人公 “荣华富贵好心酸 ”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C他从创业起就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夹缝中 D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 答案: C 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经历了十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A社会性质 B中外关系 C政局和政策 D群众觉悟 答案: A 某同学进行研
4、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 1月至 8月, 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 17.8万元上升至 1108.8万元。据此可推断 A该现象发生在国民政府开展的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时期 B该现象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 D材料反映的现象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答案: B 下面表格为 “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比较表 ”,它反映出的实质是 A东北煤、铁等资源丰富 B因日本掠夺性开发,东北殖民地经济的特点日渐显露 C东北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D在国民政府大力扶持下 ,东北工业生产呈现良好态势 答案: B
5、在影视片三毛流浪记中,以主人公三毛的生活以及工作中所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为主线,直接反映一个普通打工者在都市中艰苦奋斗历程,20世纪四十年代,三毛流浪到上海 ,看到到处是美国商品,充实了名家店铺,他非常困惑 他困惑的原因是 A三毛的观察不全面,英法日等国的商品也充实着中国市场 B 蒋介石为了打内战的需要,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大量出卖国家主权 C美国比其他国家经营水平高,中国人只喜欢美国货 D四大家族的经济严重受损,不得不依赖美国商品 答案: B 郑观应主张: “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 ” 。在郑观应看来 ,上
6、海首办“赛会 ”(世博会 )的有利条件是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 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 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 答案: B “我们的方向应该是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们社会的基层单位。 ”这段话反映出当时 A忽视客观规律、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B急于求成,片面强调全面公有制形式 C加快改造步伐,适应社会主义制度 D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而调整生产关系 答案: B 下列可以以 “综合平衡 ”作为横批的一副对联是 A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 B放开肚皮吃包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C贫农得地开心,地主劳动回心 D
7、十一农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 答案: A 1973年和 1975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比上一年 分别增长 9.2%和 11.9%。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A 20世纪 70年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 B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促使经济状况好转 C “文革 ”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 “文革 ”期间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案: B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A停止 “以阶级斗争为纲 ” B在经济建设中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C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 D认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答案: C 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A社会主义改造
8、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读对外开放示意图 (局部 )(见下图 ),最早设置经济特区的有 A B C D 答案: C 到 21世纪初,我国已有 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 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 99%。这主要表明我国 A商品供求矛盾突出 B政府放弃了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 C商品价格完全市场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答案: D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 30年,分成 3个阶段。第一阶段: 1978年 198 8年的黄金十年, 第二阶段:
9、1988年 2002 年的曲折十五年 第三阶段: 2003年 2007 年的历史跨越五年, 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 A “乡镇企业 ”、 “民工潮 ”、 “新农村建设 ” B “新农村建设 ”、 “乡镇企业 ”、 “民工潮 ” C “民工潮 ”、 “新农村建设 ”、 “乡镇企业 ” D “乡镇企业 ”、 “新农村建设 ”、 “民工潮 ” 答案: A 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 30年的光辉历程, 30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 6元;如今增加到 4140元, 30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 2 5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减至 2500万 导致中国
10、农村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对三农政策的倾斜 A B C D 答案: C 中国社科院提出 “台州模式 ”.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以本土的民营经济为主,创造并充分应用了股份合作制 , 这一形式适应台州生产力的发 展和生产要素组合社会化 的趋势,使得民营经济形成了全市国民经济 “十分天下有其九 ”的经济格局 . 台州模式的成功,说明 符合 “三个有利于 ”标准的所有制形式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服务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经济有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 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中居
11、于主导地位 A B C D 答案: A 1984年 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 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 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增强企业活力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B 美国人哈默被称为 “红色资本家 ”,他 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 的特许权。他 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此时中国 A中国处于向社会 主
12、义过渡时期 B中 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C中国处于 “大跃进 ”时期 D中国处于 “文革 ”时期 答案: B 下图中的现象说明 A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 ,改革开放的决策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 B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国家大事日益关心 C国家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报纸不是出售而是散发 D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答案: A 1962年和 1973年,我国的国民经济都呈现恢复性发展的状态,其相同原因在于 A中共八大提出正确方针 B国内动乱局面基本结束 C党内反革命集团被 粉碎 D党采取了纠正 “左 ”倾的错误的措施 答案: D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但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却把这一
13、发展称之为 “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社会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B中国民族工业结构不合理 C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的混战状态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答案: A 1912年、 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状况 行 业 1912年 1920年 平均年增长率() 棉纺织业 华商纱厂纱锭数(枚) 509564 1598074( 1922年) 12 1 机器面粉业 华商厂产量(万包) 1966( 1913年) 8316( 1921年) 19 8 电力业 华商厂发电容量(千瓦) 12013 29602 11 9 机械采煤业 华商矿产量(吨) 416558 3279757
14、29 4 表中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 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重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民族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A B C D 答案: B 韩非子认为 ,商人乃 “邦之蠹也 ”(蠹,蛀虫)。下列各项所反映的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不同的是 A “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 B “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 教学资源网 C “重租税以困辱之 ” D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 答案: D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 997年) 2408.1 1567.3 60: 40 天禧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河北省 正定 中学 一下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