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三第十三次月考文综历史卷.doc
《2011届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三第十三次月考文综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三第十三次月考文综历史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三第十三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选择题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答案: B 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下列现象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是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开始多余农村人口 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美国、德国超过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强国 信息技术产业的产生,使人们不断地从网络中获取资料信息 A B C
2、 D 答案: A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材料中的 “转折点 ”是: A中日邦交正常化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答案: C 结合下图信息和相关知识,下列关于 “三巨头 ”及其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都讨论了处置德国的办法 都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都加快了世界大战的结束 都作出了建立国际联合组织的决定 A B C D 答案: D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 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自 A英国权利法案 B
3、法国 1791年宪法 C拿破仑法典 D美国 1787年宪法 答案: B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 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作者评论的是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答案: A 李大钊在国民之薪胆中指出: “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 甲寅之役,日德构衅,以吾国山东为战场,竟欲演亡韩之惨剧于吾中国。 ”通过 “甲寅之役 ”,日本帝国主义 A割 占台湾、澎湖列岛等岛屿 B
4、迫使俄国出让旅顺、大连租借地 C侵占山东,取代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D把中国东北三省变其独占的殖民地 答案: C 近代中国社会的开化,具体表现在人们衣食住行生活方式、行为观念等方面。在 19世纪 90年代的中国,可能出现的是 由武汉坐轮船到上海 在街头食店吃上机制面条 到邮政局给亲人寄信 人们都剪短发、穿西装 A B C D 答案: A 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受到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浪潮的激烈席卷,至今市里还耸立着保路运动纪念碑;同时,这座城市也受惠于新中国的建设成果,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批铁路就打破了这座城市的宁静。这座城市是 A长沙 B厦门 C武汉 D成都 答案: D “何谓三民主义呢 简单地说,便
5、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 ”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B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C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答案: B 齐民要术说: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下列人物中,提出与此针锋相对观点的是 A范缜 B王充 C黄宗羲 D王夫之 答案: C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 世异则事异 。 ”这反映了 A老子的 “无
6、为 ”主张 B墨子的 “兼爱 ”思想 C孟子的 “仁政 ”学说 D韩非的 “变法 ”主张 答案: D 综合题 ( 32分) 2010年 11月 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启动。 2011年 4月 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 1339724852人。历史上,人口的迁移、流动和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的压力在清代即已显现。下表是清朝前期人口的粗略统计情况 材料二 人口的压力使得许多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 马尔萨斯( 1766-1834)在人口论中认为,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
7、人类生活资料力更为强大,并断言人口在无妨碍时,以 1、 2、 4、 8、 16 的几何级数率增长,而生活资料则以 1、 2、 3、 4、 5 的算术级数率增长。他认为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二者出现不平衡时,自然规律(如衰老、事故)能使二者一定程度恢复平衡。他认为还有强制恢复平衡的手段,一种是战争、灾荒、瘟疫等;另一种是道德限制和罪恶(马尔萨斯所指包括堕胎、节育、谋杀和同性恋)。他还认为那些无力赡养子女的人不要结婚,并且建议对劳动群众和贫困阶级采取道德限制(包括晚婚和禁欲)手段来控制人口增长。马尔萨斯根据上述基本观点引申出几点结论: 贫困和罪恶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社 会经济和政治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四川省 南充 中高 第十 三次 月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