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12学年安徽省马鞍山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2011-212学年安徽省马鞍山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12学年安徽省马鞍山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12学年安徽省马鞍山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解体后两极世界变成了单极世界 B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D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答案: B 巴黎公社最基本的经验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领导 B依靠工农联盟 C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答案: C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有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
2、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历史 答案: D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 “转折 ”从根本上讲是指 A从王明统治到毛泽东的领导 B从共产国际的领导到中共独立领导 C使中国革命从失败转向胜利 D从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答案: D 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充分体现这一原则的是下面哪项措施? A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B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C根据地经济建设 D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3、 答案: A 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答案: A 日本右翼教科书篡改甲午中日战争起因: “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 ”这段历史的真实情况是 朝鲜农民起义威胁到日本的安全 清军协助镇压朝鲜农民起义威胁日本的安全 日本军事实力的上升,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清国征讨方略 日本蓄意挑起战争,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 A B C D 答案: C 马关条约 与南京条约 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割
4、占领土更大 B开辟口岸更多 C赔款数额更大 D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答案: D 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而导致失败, “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的原因是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林则徐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受到压制 C新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出现 D中国无产阶级没有登上政治舞台 答案: C 太平天国运动在下列哪个方面体现了近代民主革命的特点 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斗争对象 D奋斗目标 答案: C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有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胜利 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 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A B C D 答案: A 世界上第
5、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采取的哪项措施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的迫切愿望? 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 B颁布八小时工作日法令 C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D退出世界大战 答案: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是在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B中央人民政府一次全体会议 C开国大典上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答案: B 苏联解体说明了 A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B “苏联模式 ”的失败 C列宁主义的失败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 答案: B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部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 “天有不测风云 ”一夜之间,这个曾经
6、伟岸的巨人倒下了,请问:材料中的一夜发生在下面的哪一个时间之中? A 1989年 B 1991年 C 1922年 D 1936年 答案: B 下列有关欧洲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旨在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B是美苏 “冷战 ”的直接产物 C带动了欧洲的政治一体化进程 D进一步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答案: B 二战后,战时的同盟宣告瓦解,世界进入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格局,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 “铁幕 ”演说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答案: C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直接原
7、因是 A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答案: A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与苏联的建交 B 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C 1953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1955年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 答案: C 香港、澳门与深圳等特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A经济政策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外交政策不同 D主权归属不同 答案: B 1984年 6月,邓小平说: “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 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 三民主义 吞掉大陆 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
8、利的。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一国两制 ”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途径 B不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C倾向于社会主义吞掉台湾 D倾向于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答案: A “文革 ”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的重大破坏,主要表现在 人民代表大会多年不能召开 公检法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各种违宪违法行为不断 社会极度混乱 A B C D 答案: D 新中国主要是 “新 ”在 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 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 确立了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A B C D 答案: D 马克思说: “
9、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里俄国得到的 “好处 ”有 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割占中国东北大片领土 俄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经商 取得清政府赔款 200万两白银 A B C D 答案: D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 “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 ”。 1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 “商业关系的推广 ”,并说 “这是一个关系到至高无尚权益的问题。 ”以上材料表明 A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侵略权益 B英法希望加强与中国贸易往来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在策划发动
10、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 C 陶片放逐法的创立者为( ) A梭伦 B庇西特拉图 C克利斯提尼 D伯利克里 答案: C 关于古希腊 “城邦 ”的表述正确的是 公元前 8前 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 城邦是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 城邦之间以和平共处、友好往来为主 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 A B C D 答案: A 明初因胡惟庸案所引起的政治体制上的重大变革是 A以中书省总政务 B罢中书省,政事分隶六部 C废行省,分设三司 D设殿阁大学士备顾问 答案: B 为了改变宰相 “事无不统 ”的局面,分割宰相的权力,以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北宋设 参知政事 三司使 通判 枢密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12 学年 安徽省 马鞍山 中高 一下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