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能够打破常规的时间、空间界限,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传媒是 A报刊 B电视 C互联网 D电影 答案: C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理解最正确的是它 A强调人的价值至高无上 B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C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 D给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答案: A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 “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 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
2、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答案: B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 “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答案: C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转变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 B “心灵美比
3、形体美更珍贵 ” C “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 D “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 答案: C 假如你是十日谈作者的朋友,那么你在与他的交往中会了解到他的哪些思想 讴歌人性 讽刺基督教会的虚伪、腐败 揭露、批判封建等级观念 提出人类平等 认为人是最高级的动物,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歌颂人间的仁爱与友谊 A B C D 答案: C 恩格斯说: “这是一次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革命。 在它的光辉形象目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 ”这次革命指的是 A古希腊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 答案: B “共和 ”、 “民主 ”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
4、趋势。根据对这两个关键词在中国部分著作和报 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 19051913 年间 “共和 ”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 ”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D 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 “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 ”,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 “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 ”的学说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答案: B 有人质问某人: “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消你的主张吗? ”这人坚持: “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
5、,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 ”这段对话最有可能是 A伏尔泰与法国贵族 B伽利略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 C马丁 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 D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 答案: C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C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答案: B 苏格拉底哲学探索的指南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 B “认识你自己 ” C “美德即知识 ” D “与上帝直接对话 ” 答案: B 马丁 路德提出 “信仰得救 ”的学说,其实质意义
6、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绝对权威 B确立了 “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的新教义 C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D为德国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答案: A 下列叙述不是启蒙思想家共同主张的是 A反对封建教会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倡导人权平等、自由 D提倡三权分立 答案: D 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经典力学 量子理论 进化论 相对论 A B C D 答案: D 就经济全球化酝酿的漫长过程来看, “电气时代 ”所产生的作用是: A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度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B 使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C 电话、无线电报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D 帝国主义把世界瓜分殆尽
7、答案: B 有关中共的 “双百 ”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后提出 B “双百 ”是指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C它是我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 D促进了我国文艺和科研事业的繁 答案: A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意识形态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促进欧洲启蒙运动的到来 A B C D 答案: A 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个东西是人类不能够征服的,第一是我们头上的星空 。然而两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一切都不成为问题。请问,新中国历史上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的时间是 A 1960年 B 1970年 C 200
8、1年 D 2003年 答案: D 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1992年南方讲话 C十四大的主题报告 D “三个代表 ”的提出 答案: C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新三民主义 B旧三民主义 C民主革命纲领 D最高纲领 答案: A 下列古代绘画作品中,属于文人画的是 答案: A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后,指着一幅名画说: “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 ”据此判断,这幅画是 A送子天王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答案: C 该图为上海世博会的徽标,有关该徽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体现了中西合璧、多元文
9、化和谐融合的意境 用中国的书法隶书表达出世博会的精神 体现了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 表达了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 B C D 答案: D 2010年是农历的 “虎年 ”,右图是 “虎年 ”剪纸画。对该画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 它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 术的有机结合 它是风俗画的具体体现 体现出秦汉工笔重彩的风格 A B C D 答案: C 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答案: D 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
10、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 B C D 答案: D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了整理并把它们分别描述为: “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 “专制君主的参谋团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他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 法墨儒 答案: D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 6世纪 公元前 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 ”、“人类意识 ”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11、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答案: A “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和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全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诗人的诗 A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B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高峰 C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绪 D为唐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答案: A 培根指出: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 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
12、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答案: A 电影高考 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 “四人帮 ”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 “改革开放送春风 ”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 “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 “评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答案: A 该图为 1998年长江发大水,解放军官兵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奋力堵截九江大堤决口的情景。这一画面反映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哪个方面的内容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3、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答案: C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反映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它们之间具有相互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A B C D 答案: C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B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C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D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答案: B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河南省 商丘市 第二 高级中学 第一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