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模块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模块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模块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模块检测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史料记载: “所种之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称眼,点种包谷。 ”这种现象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千藕其耕 B石器锄耕 C刀耕火种 D铁犁牛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 以刀伐木,纵火焚烧 不难判断是刀耕火种。故选 C。 AB项是耕作方式; D项是春秋以后的生产方式。 考点: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 点评:生产工具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我国原始社会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工具比较原始;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铁制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得到普
2、及。与此同时,牛耕技术也发展起来。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我国古代的农业走向了精耕细作的类型。到了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最早开辟通往亚洲航线,到达印度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 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最早开辟了从欧洲通往印度新航线的航海家是达 伽马。哥伦布发现美洲,迪亚士到达好望角,麦哲伦作环球航行。故选 B。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新航路开辟只有三个大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经济方面、社会方面、宗教方面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其次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如本题的内容;第三个是新航路开辟的影
3、响,如对世界的影响、对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等不同的影响。 自由主义思想形成于 A新航路开辟后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C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自由主义思想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建立,工厂之间需要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主义思想兴起。故选 C。AB项时期是重商主义政策; D项后出现了垄断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由主义进行了纠正。 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此题考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而且也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厂制度代替了原来的工场手工业,自由主义指导思想确立,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
4、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大企业出现,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这些也需要掌握。 1851年 5月,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来自世界 25个国家的商界、政界代表人物汇集到伦敦水晶宫。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聚会,人们相聚目的是为了展示进步和繁荣。当时的中国人把它翻译为 “炫奇会 ”。在这次 “炫奇会 ”上人们能够看到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解题时应特别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 1851年。故 “炫奇会 ”展示的只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 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选 A。 项成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 考
5、点:工业革命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使用蒸汽机为动力,新式交通工具主要有火车和轮船等。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有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两次工业革命是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人类最终进入了电气时代。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不断地扩大。西方列强对世界的侵略进一步加剧。 下列关于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对应准确的是 瓦特 改良蒸汽机 法拉第 电磁感应 爱迪生 首先制成发电机 美国 第一艘汽船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项错误,爱迪生发明的是电灯,而不是发电机,发电机是法拉第在 19世纪上半期发明的。排除 ,故选 C。 都是正确的。 考点:工业革命的成果
6、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成果,最好是采用排除法进行做题。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蒸汽机、火车和轮船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发明主要是电器和内燃机为动力的交通运输运输工具。一个基本的辨别方法是凡是涉及到和电、汽油有关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凡是涉及到和煤炭、蒸汽机有关的成果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 推动欧洲首次普及使用机器、轮船 和铁路的重要因素是 A内燃机的创制 B蒸汽机的采用 C电动机的发明 D发电机的使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 “首次 ”。蒸汽机的改良,使之能够作为动力应用到机器、轮船和火车机车。故选 B。 ACD项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成果,是在蒸汽机被普遍采用之后。
7、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它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的逐步的积累而发展起来的。蒸汽机的使用是重要的标志,从此人类的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推动欧洲首次普及使用机器、轮船和铁路等交通 工具。常考的地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成果、特点等,此外和工业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主要是为了打击哪一国家的海上霸权 A法国 B葡萄牙 C荷兰 D西班牙 答案: C 试题分析: 17世纪中期,英国议会颁布了航海条例,其矛头指向荷兰,并由此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故选 C。 A 项是在 18 世纪英法战争中被英国
8、战败的。B项错误, 16世纪也已没落; D项错误, 16世纪英国即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考点:英荷战争 点评:英国大革命时期,随着自身的实力的增长,颁布了航海条例,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荷兰在十七世纪是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是当时的霸主,通过三次的英荷战争,荷兰一蹶不振,英国发展起来。 1931年 10月 18日夜,无数美国家庭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B爱迪生 C法拉第 D卡尔 本茨 答案: B 试题分析:和电灯有关的发明家是爱迪生,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故选 B。 A项改良了蒸汽机; C项发明了发电机; D项发明了汽车。 ACD项均与材料无关。
9、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 命 点评:此题实际上是考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电力的广泛使用是标志性成就。爱迪生为电力走进家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人类第一次实现飞天梦想是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答案: B 试题分析:飞机是在 1903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实现了人们的飞天的梦想。故选 B。 A项交通工具主要是铁路业; CD项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后进入到太空时代,已不是第一次进入太空。 考点:工业革命的成果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
10、在于准确把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使用蒸汽机为动力,新式交通工具主要有火车和轮船等。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有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两次工业革命是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西方史学家指出 “17 世纪和 18 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完全入迷了。 ”然而到了 “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 ”引起此兴趣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中国资源的丰富 B新航 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需求 D世界市场的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 18世纪 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迫切希望有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所以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
11、故选 C。 A项不是直接相关因素,因为这个条件和 17、 18世纪初是一样的; B项是在 16世纪,排除。 D项是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工厂纷纷建立,商品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对海外市场的需求空前强烈,中国的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丰富的资源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加紧了对中国的扩张步伐。鸦片战争就是在这样 的背景下发生的。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 ”和 “统一 ”实现的主要途径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 B东西文明的交汇 C工业革命的兴起 D世界人口的迁移 答案: A 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主义的扩
12、张,引发商业革命,使世界由分散走向联合,故选 A。 B项主要是通过扩张实现文明的交汇的; C项是在 18世纪以后; D项是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人口在世界额范围内大规模的流动。 考点:早期殖民扩张 点评:新航路开辟后,主导新航路开辟的国家就进行了殖民扩张活动,最早的为葡萄牙和西班牙, 17世纪为荷兰, 18世纪后英国掌握了殖民的霸主。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开始链接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构成材料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动力不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13、“蒸汽时代 ”依据是蒸汽机的推广,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为动力,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人类由此进 入 “电气时代 ”,故选 D。 AB项并无本质的差别,关键是看驱动力; C项是二者的不同,但是不是主要的依据。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的进步,标志着进入到工业社会。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居于中心的地位,以蒸汽为动力,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发展速度最快,标志是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
14、形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创造了前提条件。 考点:小农经济 点评:古代的农业经济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小农经济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存在的一中的生产形态。小农经济的相关情况如小农经济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一家一户生产成为了可能的情况下形成的。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答案: A 试题分析:汉代出现了犁壁,铁犁牛耕推广开来,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考点: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 点评:生产工具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我国春秋时期就出现了铁制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得到普及。与此同时,
15、牛耕技术也发展起来。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我国古代的农业走向了精耕细作的类型。到了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在其推动下,英国最终取得了世界殖民霸权,号称 “日不落帝国 ” 答案: B 试题分析:英国取得世界殖民霸权是在工业革命之前的 18世纪中期,而不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但是, “日不落帝国 ”的最终实现是在工业革命之后。 考点:英国的殖民扩张 点评:英国在新航路 开辟之后进行了殖民扩张, 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1756年到 1763年打败法国,成为了最终的殖民霸主。英国的工业革命是在 18世纪中期之后开始的。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16、问世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答案: B 试题分析: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以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的出现为开始的标志的,蒸汽机的使用是重要的成果,而不是开始的标志。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它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的逐步的积累而发展起来的。最先在英国产生,英国所取得的成就也最大,从而 使英国确立了世界工业中心的地位。蒸汽机的使用是重要的标志,使工厂的建立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发明都直接推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 答案: B 试题分析:二者的发明和交通工具的变革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并不是直接推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蒸汽机车是在
17、1815年出现,电车是在 20世纪初期产生, 考点:工业革命的成果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使用蒸汽机为动力,新式交通工具主要有火车和轮船等。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有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两次工业革命是工业文明崛起的标 志,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航路开辟前,利用商路的优势,获利最大的国家是 A英国 B葡萄牙 C西班牙 D意大利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前,商路的中心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附近的意大利获取了巨大的利益,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就在意大利产生。故选 D。 ABC项都是在大西洋沿岸,无法获利,均排除。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
18、:新航路开辟前意大利处于商业中心的地位,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等发展较快,但是新航路开辟后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传统的商业中心衰落,身处大西洋沿岸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发展起来,进行了殖民扩张,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黑奴贸易使 A使欧洲劳动力增加 B使美洲劳动力增加 C使非洲资本增加 D使美洲资本增加 答案: 下列各项中,促进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是 冶铁技术的进步 政府的重视和扶植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井田制的实施 A B C D 答案: B 试 题分析: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是一种土地的公有制形式,本身不是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故 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可以排除。故选 B。工具的进
19、步、政府的重视和生产技术的发展都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考点:小农经济 点评:代的农业经济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小农经济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存在的一中的生产形态。小农经济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提高,政府的重视也是小农经济产生发展的原因。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此外,还需了解农业经济的三个 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一工具,时人评价 “用力少而见功多,百姓便之 ”,在当时它是 A用水力作动力的冶炼工具 B用水力作动力的交通工具 C用人力作动力的运输
20、工具 D用畜力作动力的耕作工具 答案: A 试题分析: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排,是鼓风冶炼铁的工具,故选 A。 BCD项说的是交通工具和耕作工具说法明显错误。 考点:古代手工业:金属冶炼业 点评:中国古代的冶金业在春秋时期主要表现为青铜冶炼业,因此,春秋以前也被称为青铜时代。在春秋以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到了东汉时期杜诗发明了水排,金属冶炼的工具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此外,应该知道,我国古代手工业分为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每种手工业的特点需要把握。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段
21、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男耕女织 ”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自耕农经济的理解。自耕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表现形式,基本特点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这段唱词反映了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状况。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反映出自耕农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并不富裕,因此排除 。 故选 B。 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 点评: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小农经济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存在的一中的生产形态。小农经济的相关情
22、况如小农经济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此外,还需了解农业经济的三个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西周时 “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 战国时 “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 的确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查先秦农业的发展。材料反映战国时期农业比西周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其原因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角度来分析,根本原因要找生产力的发展, B属于生产力的飞跃, ACD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苏 涟水 中学 下期 第一次 模块 检测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