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广东佛山高明纪念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广东佛山高明纪念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广东佛山高明纪念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广东佛山高明纪念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二战结束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下列各项中,对上述言论分析正确的是 ( ) 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二战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随着实力的增强,美国的扩张野心膨胀 美国要求按照实力确定自己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二战已经结束,反法西斯战争已经结束,因此 错误;经过二战,美国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美国的野心也逐渐
2、的膨胀,要求按照实力确定自己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企图称霸世界,故 都正确,答案:为 B 考点:战后美苏冷战的背景 点评:战后,美国成了实力最强的国家,企图称霸世界。与此相关的苏联战后的实力的增强以及美苏冷战等需要掌握。 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生产方式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主要动力不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主要说的是依据什么样的动力来进行生产,这是决定时代面貌的根本性因素。故选 D。有什么样的动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等,因此 ABC
3、不是主要的依据。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依据主要动力的不同,称之为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与此相关的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需要掌握。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 A首先发生在英国 B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 C科学成为技术进 步的动力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主要来源于熟练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还未实现真正的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则主要来源于实验室,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动力。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故选 C。 ABD都不是最主要的区别。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点
4、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熟记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包括( ) 石油化学工业 棉纺织业 汽车工业 煤矿工业 钢铁工业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纺织业领域和煤炭蒸汽为动力的交通业领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主要在电力、内燃机、石油化学工业、电器业等领域。由此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包括 。故选 C。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此相关的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
5、家出现垄断组织,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帝国主义加紧对外扩张 C政府大力扶持私人企业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答案: A 试题分析:垄断组织是生产和资本集中的结果,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此选 A。 BC 并非根本原因; D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考点:垄断组织 点评: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等需要掌握。 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这里的 “长技 ”指的是( ) A汽车制造技术 B蒸汽机车制造技术 C电话制造技术 D内燃机制造技术 答案:
6、B 试题分析: 1842年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主张学习的是蒸汽机制造技术。故选 B。 ACD三项都 19世纪 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 考点: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此相关的支持点如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的思潮等需要掌握。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B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C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答案: A 试题分析: 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冲击了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经济结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7、 B 项说的是政治方面,与题意不符; CD项都是在 19世纪 60到 70年代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A。 考点: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 点评: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逐渐成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发展等都需要掌握。 鸦片战争后, “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这意味着 ( ) 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中国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分析可知,此时民间很多都买洋布而放弃了手工业的生产,中国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
8、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因此 正确。 “其质既美,其价复廉 ”,反映了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正确。 项材料未体现。故选C。 考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点评: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民族工业的产生等是考试的重点。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 “荫 ”是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因素 C抵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答案: B 试题分析:这里的 “荫 ”指的是洋务运动客观上所起的作用。 ACD三项都是洋务运动主观上追求的效果或者做法,因此与题干要求不符。在洋务派兴
9、办民用企业的过程中,刺激了一些地主和商人投资到近代企业中去,用机器生产,产生了早期的民族工业。这是洋务运动客观造成的结果。故选 B。 考点:洋务运动的影响 点评:学生应分清洋务运动在 主观上和客观上所造成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成果、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等需要掌握。 洋务派举办的民用工业和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相同点是( ) A都是私人投资兴办的 B都是适应军事工业需要而兴办的 C管理上封建性极强 D都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答案: D 试题分析:洋务派举办的民用工业是官办的企业;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适应市场需要而兴办的;管理上封建性极强的是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则不是这
10、样。因此 ABC 均错。洋务派举办的民用工业和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都属于近代企业,采用机器生产,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故选 D。 考点:洋务企业与民族工业 点评:洋务企业与民族工业的出现体现了我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的巨大地变化。此为考试的重点。此外,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和每个阶段的发展的原因需要掌握。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新出现的经济形态有( ) 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 19世纪 40年代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19世纪 60到 70年代出现了民
11、族工业。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是在 20世纪 30年代抗战时期出现的。因此。在 19世纪 60到 70年代中国经济舞台上存在着 3中经济成分。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近代中国经济领域的变化。与此相关的重要知识点是在 19世纪 60到 70年代中国的阶级成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等。 “一战 ”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一战 ”后不久很快陷入低谷,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呈波浪形态 C战争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D官僚资本的形成严重制约了民族资本发展
12、 答案: A 试题分析:一般历史问题的解答需要找内因,但是此问题特殊。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经济的状况。“一战 ”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一战 ”后不久很快陷入低谷,列强侵略暂时放松时,经济发展较快,列强重新加强了侵略,经济发展就衰退下来,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帝国主 义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故选 A。 B说的是现象; C说法明显错误; D项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是在 20世纪 30年代抗战时期出现的。 考点:民族资本主义 点评:民族资本主义是考试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民族工业的产生、初步发展、繁荣时期、衰落时期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
13、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等几个方面。需要把握。 “一战 ”期间,长江流域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 ) 造船 食品 纺织 矿冶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一战 ”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发展比较好的还是轻工业。故选 B。由于近代中国工业基础薄弱, C中所涉两项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考点: “一战 ”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点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即使是在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以轻工业发展为主。民族资本主义是考试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民族工业的产生、初步发展、繁荣时期、衰落时期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等几个方面。需要把握。 下列关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
14、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变了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失调的工业格局 B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C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D增强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实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 “一战 ”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发展比较好的还是轻工业,并没有改变中国改变了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失调的工业格局,因此 A项说法错误。虽然民族工业依然是很薄弱,但是它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增强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实力,因此BCD正确。故选 A。 考点: “一战 ”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点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即使是在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以轻工业发展为主。民族资本主 义是考试
15、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民族工业的产生、初步发展、繁荣时期、衰落时期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等几个方面。需要把握。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 “近代 ”的含义( ) A由商人和资本家出资兴办 B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 C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D大机器生产 答案: D 试题分析: “近代 ”是从生产方式的角度说的。古代是以手工劳动为主,近代则是采用机器生产。故选 D。 A项是从投资主体上说的; B项是从生产目的上说的; C项是从分布地区上说的,均错。 考点:近代民族工业 点评:民族资本主义是考试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民族工业的产生、初步发展、繁荣时期、衰落时期这四个阶段
16、,每个阶段的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等几个方面。需要把握。 周杰伦的歌曲上海 1943唱到: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得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 。 ”下列情况最有可能在 1943年发生的是( ) A上海是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心,荣氏家族由过去的 “面粉大王 ”,变为 “棉纱大王 ” B上海沦陷,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C美货成为 “美 祸 ” D国民政府在上海实行 “战时体制 ”,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错误, 1943年民族工业早已内迁; B项与事实相符; C项是在解放战争时期; D项错
17、误,此时上海已沦陷。 考点: 1943年的民族工业 点评: 1943年,抗战还处于相持阶段。上海的民族工业在沦陷前大部分内迁,保护了工业的基础。抗战时期是民族工业发展困难时期,受到日军和官僚资本的压迫。 如图,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自己绘制了以下一组图片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某专题的辅助材料,那么对图中 “树苗 ”的隐喻最恰当的理解是 ( ) A思想解放 B民族工业 C列强侵略 D大众传媒 答案: B 试题分析:民族工业在 19世纪 60年代开始产生,像在春天萌芽;在甲午战后和一战期间得到快速发展,像夏天成长;抗战时期遭到日军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剥削压制,像秋天一样摧残;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到官
18、僚资本的更大的压制,像冬天那样衰败凋落;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使之迎来新的春天。故选 B。其他项均不符合图片题意。 考点:民族工业 点评:民族资本主义是考试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民族工业的产生、初步发展、繁荣时期、衰落时期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等几个方面。需要把握。 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C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 答案: D 试题分析:世界市场在新航路开辟后雏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初步
19、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最终形成。因此 A正确。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因此 BC 正确。新航路的开辟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故选 D 考点:世界市场的影响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与此相关的 知识点世界市场形成过程、推动因素等掌握。 1819年,瓦特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功率计算单位定为 “瓦特 ”(Watt)。下列有关瓦特蒸汽机问世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 ) 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 动力问题 为交通运输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20、 使人类社会进入 “蒸汽时代 ”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瓦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改进的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为交通运输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因此 正确;解开工业革命序幕的是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此后出现了使用机器的热潮,工业革命展开。故选 B。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但是并不是工业革命的序幕。学生应该分清。此外,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二战后,美国确立的战略目标是 ( ) A控制欧洲 B争霸亚洲 C称霸世界 D遏制苏联 答案: C 试题分析:战后,美国成为实力最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广东 佛山 高明 纪念 中学 一下 学期 第一 考试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