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东北(ZDB)三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doc
《2010年浙东北(ZDB)三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浙东北(ZDB)三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浙东北( ZDB)三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选择题 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各大国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B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C俄国、奥地利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加深了双方的矛盾 D 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答案: C 欧洲曾经受过启蒙思想的洗礼,但在 20世纪又发生了在一些学者看来 “是不可想象的事:人们居然又会贬低自己的身份,去迫害有不同信仰的人,去严刑逼供或甚至否认人权 ”。材料中的 “人们 ”主要是指( ) A德国人 B法国人 C犹太人 D波兰人 答案: A 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
2、表述,正确的是( ) 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941年 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 “中立 ”态度 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 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A B C D 答案: C 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反映主题是 A控诉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罪恶 B控诉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C控诉法西斯的罪恶 D控诉西班牙内战的罪恶 答案: A 1940年德国在西线占领的国家有 A捷克奥地利丹麦挪威卢森堡 B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 C波兰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 D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苏联 答案: B 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
3、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 1939 年 9月 1日,德军突袭苏联, 9月 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年 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 1943年 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 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 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 1处错误 B 2处错误 C 3处错误 D 4处错误 答案: D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4、。下列观点,最有可能为我国现在史学界所接受的是朝鲜战争( ) A是金日成主谋并发动的 B是斯大林指使金日成发动的 C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李承晚发动的内战 D是当时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 D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指挥官克拉克说 “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 ”这句话说明 ( ) A美国承认在战争中失败 B中国取得胜利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D中朝力量增强 答案: C 1907年,欧洲各国在海牙召开了第二次和平大会,其主要任务是制定 “尽可能人道 ”的战争行为准则。从以后十年的历史看,这样的 “准则 ”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阻止战争的
5、爆发 B承认了战争的合法性 C阻止了不人道的武器的研发 D有力地宣传了人道主义 答案: B “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 ”上述材料出自 A波茨坦公告 B联合国家宣言 C罗索 爱因斯坦宣言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答案: C 右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多国部队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B多国部队的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 C伊拉克军队在溃败过程中自相残杀 D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
6、斗力 答案: B 人类渴望和平。 “二战 ”后,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包括 ( ) 建立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 开展反战和平运动 促进本国及世界经济发展 放弃战争自卫手段 A B C D 答案: A 2003年,针对法德极力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不屑地说: “那是老欧洲。 ”可是后来拉姆斯菲尔德访问欧洲期间,却不无自嘲地说: “那是老拉姆斯菲尔德说的。 ”这充分反映出他的心态是 ( ) A美国要放弃自己的霸权政策 B美国要和欧洲大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共同分享伊战成果 C美国在经济上受制于欧盟 D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背道而驰的战争不会有胜利 答案:
7、 D 这张摄于 1993年的照片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状况 .自 20世纪 60年代以来 ,第三世界一直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 ,这种努力是( )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倡导和平共处 C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答案: A 1951 年,美、英等国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中国、朝鲜、越南被排除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等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该和约的签订违反了( ) A开罗宣言 B联合国家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 答案: B 一位英国学者回忆道: “从德国电台中我起先只听到欢呼胜利的大喊大叫和恶毒
8、的咒骂。希特勒相信宣传的力量,战争头两年里的成功超出了最大胆的期望 ”。德国在战争头两年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主要是因为( ) A希特勒的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B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尚未联合起来 C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D德国狂热的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力量 答案: B 当以调查、访问和回忆等口述记录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和依据的口述史学悄然兴起的今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历史的当事人或亲历者以及事件内幕的解密程度等因素。下列主题 最适合今天按口述史的方法研究的是( ) A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的发生 B “国家干预经济危机 ”的措施 C “美苏之间冷战 ”的五十年 D德国法西斯制造 “奥斯维辛
9、集中营 ”屠杀惨案 答案: D 下列战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马恩河战役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下列各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 ) 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C维护世界和平和民主 D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答案: A 一战后期促使同盟国集团迅速崩溃的主要因素是( ) 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了对手的实力 美国的参战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德军放松警惕 协约国军队的总反攻 A B C D 答案: C 一本史学著作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 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 ”对此理解
10、正确的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A B C D 答案: D 在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说: “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 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这段材料说明 ( ) 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 劳合 乔治预 感到德国复仇主
11、义者的威胁 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 A B C D 答案: D 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 1919年,假如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陆征祥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 ) A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B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C斯大林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答案: C 下列关于一战后中国山东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山东问题成为巴黎和会上各国争论的焦点 B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被迫同意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C九国公约的签订使山东问题得到了解决 D华盛顿会议期间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浙东 ZDB 三校高二 下学 期期 联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