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化学名师知识点精编 专题2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高考化学名师知识点精编 专题2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化学名师知识点精编 专题2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高考化学名师知识点精编 专题 2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制备气体的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 选项 A B C D 药品 NH4Cl 与Ca(OH)2 石灰石和 稀盐酸 稀硝酸 和铜片 KMnO4 与浓盐酸 装置 答案: C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 ,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A 左边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 ,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金属活动性 :AlFeCu 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 ,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 :Cl2Br2I2 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 ,后变为黑色 溶解性 :AgClCSi 答案: A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
2、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 ,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 方案一 :铜铝混合物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二 :铜铝混合物 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 A溶液 A和溶液 B均可以是盐酸或 NaOH溶液 B若溶液 B选用浓硝酸 ,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大 C方案一可能产生氢气 ,方案二可能剩余铜 D实验室中方案二更便于实施 答案: B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甲装置电解精炼铝 B乙装置制备 Fe(OH)2 C丙装置可得到金属铁 D丁装置验证 NaHCO3和 Na2CO3的热稳定性 答案: A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的描述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将饱和氯水滴到淀粉碘
3、化钾试纸上 ,试纸先变蓝后变白 ,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 B将 SO2通入含 HClO 的溶液中 ,生成 H2SO4,说明 HClO 酸性比 H2SO4强 C FeCl3溶液可以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 Cu,说明 Fe的金属活动性大于 Cu D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说明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答案: D 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 ) 答案: B 图中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 (不考虑尾气处理 )气体。该装置可用 于 ( ) A锌和盐酸生成氢气 B亚硫酸钠和浓硫酸生成二氧化硫 C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 D浓氨水和烧碱制取氨气 答案: A 如图装置 ,将溶液 A
4、逐滴加入固体 B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 A为浓盐酸 ,B为 MnO2,C中盛品红溶液 ,则 C中溶液褪色 B若 A为醋酸 ,B为贝壳 ,C中盛 CaCl2溶液 ,则 C中溶液变浑浊 C若 A为浓硝酸 ,B为铜 ,C中盛 KI 淀粉溶液 ,则 C中溶液变蓝 D若 A为浓硫酸 ,B为 Na2SO3固体 ,C中盛石蕊试液 ,则 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 C 实验题 目前流行的关于生命起源假设的理论认为 ,生命起源于约 40亿年前的古洋底的热液环境。这种环境系统中普遍存在铁硫簇结构 ,如 Fe2S2、 Fe4S4、 Fe8S7等 ,这些铁硫簇结构参与了生命起源的相关反应。某化学兴趣小
5、组在研究某铁硫簇结构的组成时 ,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 】 硫的质量确定 : 按图连接装置 ,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后 ,在硬质玻璃管 A中放入 1.0 g铁硫簇结构(含有部分不反应的杂质 ),在试管 B中加入 50 mL 0.1 mol L-1的酸性 KMnO4溶液 ,在试管 C中加入品红溶液。通入空气并加热 ,发现固体逐渐转变为红棕色。待固体完全转化后将 B中溶液转移至 250 mL容量瓶 ,洗涤试管 B后定容。取25.00 mL该溶液用 0.01 mol L-1的草酸 (H2C2O4)进行测定剩余 KMnO4溶液浓度的滴定。记录数据如下 :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 体积 /mL 草酸溶液体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高考 化学 名师 知识点 精编 专题 23 实验 方案 设计 评价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