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B运载火箭升空的动力主要来自化学能 C “玉兔 ”月球车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D玻璃纤维是玻璃钢的增强体,其组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为完全燃烧产生的 C单质的颗粒及 CO、CO2、 NO、 NO2 等物质。 C 单质颗粒的排放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B运载火箭升空的动力主要来自联氨等可燃物燃烧产生的化学能。正确。C “玉兔 ”月球车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硅,不是二氧化硅。错误
2、。 D玻璃纤维、玻璃钢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故选项为 C。 考点:考查化学在生产、生活即科研等方面的应用的知识。 用下图装置模拟人工肾脏的工作原理,电解生成的 Cl2将尿素 CO(NH2)2氧化成 N2排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源的正极为 b B尿素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CO(NH2)2 3Cl2 H2O N2 CO2 6HCl C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与电解前相比 pH增大 D阳极收集到气体 4.48 L(标准状况)时,被氧化的尿素为 6.0 g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在 b电极电解产生 Cl2, 说明在 b电极发生了反应: 2Cl2e -= Cl2.所以 b电极区为阳极区,
3、b为正极,在 b区尿素 CO(NH2)2氧化成 N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NH2)2 3Cl2 H2O N2 CO2 6HCl。由方程式可看出每转移电子 6mol,产生气体 2mol,被氧化的尿素 60g.现在在阳极收集到气体4.48 L(标准状况)时,即 0.2mol,所以被氧化的尿素为 6.0 g。 a电极区为阴极区, a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 2H2O+2e-=H2+2OH-。每转移 6mol的电子,就会产生 3mol的氢气和 6mol的 OH-,这时就有 6mol的 H+通过离子交换膜从阳极区到阴极区,因此溶液的 PH不会发生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C。 考点:考查电解的化学反应原理的
4、知识。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M(g) N(g) Y(g) 2Z( ),产物 Y在平衡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Y%)不同温度、压强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Z是气体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Z是固体或液 体 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Z是气体 D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Z是固体或液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 T1T2, P2P1。升高温度,产物 Y在平衡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 D错误,排除。增大压强,产物 Y在
5、平衡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减小。说明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 应,所以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只有 Z为气态才满足这一条件。所以选项为 A。 考点:考查温度、压强对化学反应平衡及平衡时反应混合物含量的影响的知识。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 Z的原子半径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元素一定为金属元素 B X元素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Z元素的大 C若 Y元素存在最高价含氧酸,其酸性比 X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弱 D Z元素与氢元素一定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11的共
6、价化合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若 Z是 F,则 Y是 O, X是 P, M是 Si, Si是非金属元素。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氢化物稳定性就越强。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非金属性 ZX,所以 Z的氢化物稳定性比 X的强。错误。 C.同理非金属性 YX,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 Y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 X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强。错误。 D.由于 Z的非金属性最强,为 F,所以它与 H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11的化合物 HF为共价化合物。最强。
7、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及元素 与化合物的性质的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盐酸和醋酸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溶液中 c(Na ) c(Cl-) B 1 mol CH4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等于 1 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 C 80 的纯水的 pH大于 25 的纯水的 pH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溶液中离子总数大于 NaClO溶液中离子总数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c(Na )+C(H+) c(Cl-)+C(CH3COO-)+C(OH-),若混合溶液显中性, C(H+) +C(OH-)。两式相减 可得 c(Na c(Cl-)+C(CH3COO-
8、)。错误。 B. 1 mol CH4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4NA, 1 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 2 NA,二者不等。错误。 C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是水的离子积常数变大。所以 80 的纯水的 pH小于 25 的纯水的 pH。错误。 D. 在 NaCl的溶液中 Na+H+=Cl-+OH- 离子总数是阳离子的两倍;在 NaClO溶液中 Na+H+=ClO-+OH- 离子总数是阳离子两倍与此同时 HClO是弱酸 其酸根离 子在水中水解 所以 NaClO溶液呈现微弱的碱性 所以 NaClO中的 H+比NaCl的小 所以 其水溶液中的离子总数小综上所述 等物质量浓度,等体积的两种溶液
9、中 NaCl的离子总数更多。正确。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及溶液的酸碱性的知识。 已知可逆反应 CO(g) H2O(g) CO2(g) H2(g) H 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欲提高 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增大 CO的浓度 D分离出 CO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 CO的转化率不变。错误。 B.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对该反应来说,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这时 CO的转化率降低。错误。 C. 增大 CO的浓度 ,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移动只能减弱这种改变,改变
10、不了这种趋势,换句话说就是增大 CO的浓度,增加的浓度远远大于平衡移动减小的浓度。 CO的转化率反而降低。错误。 D CO2是生成物,分离出CO2也就是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使更多的 CO发生反应,所以 CO的 转化率提高。正确。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及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措施。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 Fe除去 FeCl2溶液中的少量的 FeCl3杂质: Fe Fe3 2Fe2 B实验室制取 NO2: Cu 4H 2 Cu2 2NO2 2H2O C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H Ba2 OH- BaSO4 H2O D向氯化铝溶液通足量
11、氨气: Al3 4NH3 4H2O 4 Al(OH)4-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电荷不守恒,正确是应该是 Fe 2Fe3 3Fe2 .错误。 B.反应原理正确,拆写符合要求。正确。 C.不符合客观实际。应该为: 2H SO42- Ba2 2OH- BaSO4 2H2O。错误。 D.一水合氨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应该为Al3 3NH3 3H2O 3 NH4+ Al(OH)3.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 NaCl固体 5.85 g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C滴瓶中的滴管使用
12、时,加完药品后应将滴管洗净后放回原瓶 D测量醋酸溶液的 pH时用蒸馏水润湿 pH试纸,测得的 pH偏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 0.1g,故不能称取 NaCl固体 5.85 g固体。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错误。C滴瓶中的滴管使用时,加完药品后应将滴管直接放回原瓶。错误。 D测量醋酸溶液的 pH时用蒸馏水润湿 pH试纸,对溶液起到了稀释作用,所以测得的pH偏大。正确。 考点:考查仪器的准确度、浓硫酸的稀释、 PH试纸、胶头滴管的使用等知识。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可得到干燥的氢 气 B图乙所示,可以验证氯气的漂白
13、性 C图丙所示,可以验证 SO2的漂白性 D图丁所示,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CO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干燥氢气应该是长进短出。即入气管长,出气管短。错误。 B.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错误。 C. SO2有漂白性,能使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褪色,故利用该装置可以验证 SO2的漂白性。正确。 D.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 CO2也可能是 SO2。故利用该装置不能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CO2。错误。 考点:考查气体性质的检验、干燥、及鉴定的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但 SO2气体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B常温下实验室可以用稀硝酸与铁反应制取 NO气体 C
14、从海水中提取溴的过程中常鼓入热空气,其目的是氧化 Br- D SiO2不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与氢氟酸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但由于浓硫酸与 SO2气体不能发生反应所以可以用浓硫酸来干燥。正确。 B在常温下稀硝酸能与铁反应,在 Fe过量时发生: 3Fe 8HNO3(稀 )=2Fe(NO3)2 2NO 4H2O或在硝酸过量是发生:Fe+4HNO3(稀 )=Fe(NO3)3+NO+2H2O ,因此可以制取 NO气体。正确。 C从海水中提取溴的过程中常鼓入热空气,其目的是将 Br2从海水中吹出。错误。 D. SiO2 2NaOH=Na2SiO3 H2O ;SiO2
15、4HF=SiF4 2H2O .正确。 考点:考查浓硫酸、 SiO2的性质、应用 NO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及工业上制取 Br2的方法的知识。 下列与有机物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 C-C单键 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医疗上常用无水酒精作消毒剂 C地沟油可用作汽车燃料,其组成与汽油、煤油、柴油相同 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但纤维素不能水解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正丁烷结构简式为 CH3-CH2-CH2-CH3,含有 3个 C-C键,异丁烷的结构简式为 CH3(CH3)CH-CH3. 含有 3个 C-C键 . 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 C-C单键 .正确。
16、 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病毒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如果用无水酒精作消毒剂,杀毒能力强,但渗透性太差,仅仅使病毒的外壳变质,病毒蜕皮后仍然会对人等构成威胁。如果选用比较稀的酒精溶液,渗透性强,但杀菌消毒能力也太差, 为此在医疗上常用 75%酒精作消毒剂。错误。 C地沟油可用作汽车燃料,其组成为动物、植物的油,在化学上属于油脂,而汽油、煤油、柴油是石油分馏的产物,其组成为各类烃的混合物。组成并不相同。错误。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二者都能水解,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组成及应用的知识。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中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 NaNaOHNa2C
17、O3NaCl B MgMgCl2MgCO3Mg(OH)2 C AlAl2O3Al(OH)3AlCl3 D FeFeCl3Fe(OH)3Fe2O3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2Na+2H2O=2NaOH+H2; CO2 2NaOH=Na2CO3 H2O; Na2CO3+2HCl=2NaCl+ CO2 + H2O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 .错误。 B.Mg+ Cl2MgCl2; MgCl2+ Na2CO3= MgCO3+2NaCl; MgCO3+2NaOH = MgCO3 Na2CO3. 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 .错误。 C.4Al+3 O2 2Al2O3.但是 Al2O3不能溶解于水,所以不能
18、直接反应产生 Al(OH)3。正确。 D.2Fe+3Cl2 2FeCl3; 2FeCl3+3NaOH= Fe(OH)3+3 NaCl; 2Fe(OH)3 Fe2O3 + 3H2O.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 .错误。 考点:考查 Na、 Mg、 Al、 Fe等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转化的知识。 下列物质的分类依据正确的是 物质类别 分类依据 A 酸 电离时能否产生氢离子 B 碱性氧化物 是否属于金属氧化物 C 胶体 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 D 强电解质 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错误。 B. 碱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但是金属氧化物可
19、能是碱性氧化物也可能是两性氧化物,还可能是酸性氧化物。故分类标准错误。 C.胶体是根据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100nm 之间的分散系。分类标准错误。 D.根据电解质在水中是否完全电离把电解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类。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的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剂得电子数越多其氧化能力越强 B发生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C常温下所有的吸热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D两种难溶物溶解度小的物质其 Ksp一定也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氧化剂氧化能力的大小是看其得到电子的难易,而并非是得到电子的多少。错误。 B金属或离子化合物在熔化时发生化学键断裂,但是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所
20、以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发生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正确。 C. 因常温下自发进行的反应虽多为放热反应,但也有不少吸热反应也可自发进行,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既可能与反应焓变有关,又可能与熵变有关。还有些反应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但高温下却可以自发进行。 N2O5( g) = 4NO2( g) + O2( g) H = 56.7KJ/mol就是一个例子。错误。 D难溶物的 Ksp是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各离子的浓度的乘积。这不仅与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有关,还与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个数有关。难溶物溶解度越小,过程该物质的基本微粒的个数越少,其 Ksp一越小。错误。 考点:考查氧
21、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反应的自发性与反应放热、吸热的关系、 KSP与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关系等知识。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 2H和 18O组成的水 11 g,所含的 中子数为 4NA B标准状况下 11.2 L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 C原子数为 NA C在 0.1 mol L-1的醋酸溶液中,所含 H 的个数小于 0.1NA D室温下 H2O2分解得到 16 g O2,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由 2H和 18O组成的水 2H218O 相对分子质量为 22.所以 11 g该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山东省 烟台市 上学 期期 统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