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能力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能力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能力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能力测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B 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C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 D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减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分子动理论的知识知,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所以 A选项错误;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当体积不变时,气体的压强和热力学温度成正比,所以 B选项正确;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气体的热量增加,但是不知道气体的做功情况,所以气体的内能的变化不
2、能判断,所以 C选项错,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可能是先增大,后减小,也可能减小,原因是题中没有清楚的说明分子间的距离从什么位置开始增大,所以 D选项错误。 考点:物体的内能 玻意耳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分子间的距离和分子力的关系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一质量为 m的木 板 B,木板表面光滑,左端固定一轻质弹簧。质量为 2m的木块 A以速度 v0从板的右端水平向左滑上木板 B。在木块 A与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压缩量最大时, B板运动速率最大 B.B板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C.弹簧给木块 A的冲量大小为 2mv0/3 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3、mv02/3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 A向左压缩弹簧时 A物块减速, B板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 A、 B共速,之后弹簧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 B板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 A物块继续减速,当弹簧恢复原长时 B板达最大速度,所以AB选项均错;当弹簧恢复原长时,设 A、 B的速度分别为 和 ,由动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有 , 联立解得:,弹簧给木块 A的冲量 I=2mv1-2mv0=-4mv0/3,所以弹簧给木块 A的冲量大小为 4mv0/3, C选项错误;弹簧最大的弹性势能发生在 AB共速时,设共速的速度为 ,由动量守恒知 , 再由,所以 D选项正确。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
4、 能量守恒定律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 E,内 电 阻为 r。两电压表可看作是理想电表 ,当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左端向右端滑动时(设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灯泡 L2变暗, V1表的示数变小, V2表的示数变大 B小灯泡 L2变亮, V1表的示数变大, V2表的示数变小 C小灯泡 L1变亮, V1表的示数变大, V2表的示数变小 D小灯泡 L1变暗, V1表的示数变小, V2表的示数变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电阻定律 可知影响电阻的因素是 与导线的长度成正比, 与导线的横截面积成反比,所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左端向右端滑动时,L变长, R变大,故外电路总电阻增大,
5、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总电流减小,所以小灯泡 L2变暗,由 ,路端电压增大,所以 V1表的示数变大,由 , 减小, V2表的示数变小,而 ,所以灯 L1的电压增大,小灯泡 L1变亮,所以 C选项正确, ABD均错。 考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串并联电路的动态分析 根弹性绳沿 x轴放置,左端位于坐标原点,用手握住绳的左端,当 t = 0时使其开始沿 y轴做简谐运动,在 t=0.25s时,绳上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关于此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列波为横波 ,0点开始时向上运动 B.此列波的波长为 2m,波速为 8m/S C.在 t = 1.25s后, A、 B两点的振动情况总相同 D
6、.当 t=10s时 ,质点 B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 t=0.25s时,绳上形成如图 4所示的波形,可以分 析出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为竖直方向。而波的传播方向为 x轴正方向,所以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所以此列波为横波, x=1m处的质点的振动方向是向下,所以振源开始时振动方向向下, A选项错误;由 OA间的波形可知 ,所以,波速 ,所以 B选项错误;此列波的周期 T=0.5s,在 t= 1.25s后, B质点开始振动,但 A、 B两点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 3m= , A、 B两点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反,所以 C选项错误,波从 O点传到 B点所需时间s,此时 B质点开始
7、向下振动 ,在由 ,知 B质点回到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所以 D选项正确。 考点:机 械波的传播 横波 周期 波速 波长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 。副线圈接入电阻的阻值 R=100。则 A通过电阻的电流是 22A B交流电的频率是 100Hz C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 100V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 484W 答案: C 试题分析:变压器的有效值 ,再由变压器的电压关系 ,解得 ,所以通过电阻的电流是 ,所以 A选项错误, C选项正确;由交流电的瞬时值表达式 ,得出交流电的频率为f=50HZ,所以选项 B错误;变压器的输
8、出功率 对于理想变压器有 ,所以选项 D错误。 考点:变压器的瞬时值表达式的意义 最大值有效值的关系 变压器的变压比 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的关系 甲、乙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 T1:T2= 1: 8,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A R1: R2 = 1: 4,v1: v2 =2 : 1 B R1: R2 =4 : 1, v1: v2=2: 1 C R1: R2 = 1 : 4,v1: v2=1: 2 D R1: R2 = 4 : 1, v1: v2= 1: 2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为人造卫星均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由 ,解得,所以 = 1: 4,由 ,得 ,所
9、以,所以只有 A选项正确, B、 C、 D选项均错误。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 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所示,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初动能增大,应该 A改用红光照射 B改用紫光照射 C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 D增大绿光的强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同种物质的溢出功相同,所以当 增大时,最大初动能增大,而紫光的频率大于红光的频率,所以 A选项错误 B选项正确;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可知与增大光电管上的电压或增大绿光的强度无关,所以 C、 D选项错误。 考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 n=2轨道跃迁到 n=1轨道 A
10、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B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 C原子要放出一系列频率不同的光子 D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 n=2轨道跃迁到 n=1轨道时,是氢原子由高能级状态向低能级状态跃迁,同时要向外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所以原子的能量减少,由于引力做正 功,所以电子的动能增大,所以 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由 可知原子要放出一种频率的光子,所以 C、 D选项错误。 考点:波尔理论 原子跃迁 实验题 (14分)为了较准确地测量一只微安表的内阻,采用图所示实验电路图进行测量,实验室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待测微安表(量程 500 ,内阻约
11、 300) B电阻箱(最大阻值 999.9) C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为 10) D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为 1K) E.电源(电动势为 2V,内 阻不 计) F.保护电阻 R0(阻值为 120)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_(填 “C”或 “D”); 按照实验电路在图所示的方框中完成实物图连接。 实验步骤: 第一,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零; 第 二 ,闭合开关 S,将滑片缓慢左移,使微安表满偏; 第三 ,保持滑片不动,调节 R的电阻值使微安表的示数正好是满刻度的 2/3时,此时接入电路的电阻箱的 示数如图所示 ,阻值 R为 _。 第四,根据以上实验可知微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北京市 海淀区 下学 期期 能力 测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