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 O点,下端拴一个钢球 P,球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球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右的外力 F,使球缓慢偏移,在移动中的每一个时刻,都可以认为钢球处于平衡状态,若外力 F的方向始终水平,移动中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m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静止 B小球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最后做匀速运动 C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为 D恒力 F0的最大功率为 答案: BCD 试题分析:小球在 作用下向右做加速运动,随
2、着速度的增加,向上的力 F越来越大,导致杆对小球的弹力越来越小,摩擦力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当 时,弹力减小到零,摩擦力减小到零,此时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最大加速度 , C正确,接下来, 杆对小球的弹簧力向下,随速度的增加, F越来越大,杆对小球的弹力 越来越大,摩擦力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当摩擦力增大到与拉力 相等时,小球匀速运动,因此小球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匀速运动, B正确, A错误;最大速度时, ,而可求得最大速度 ,因此最大功率 , D正确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奥
3、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实验时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答案: ABD 试题分析:奥斯特在一根导线下方摆放一个小磁针,导线通电时,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这个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A正确;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极其相似,为了将条形磁铁的磁场和通电导
4、线周围的磁场统一到一起,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B正确;法拉第观察到,在通有变化电流的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线圈会出现感应电流,而当导线中电流恒定不变时,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C错误;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了楞次定律,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D正确。 考点:物理学史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1=2kg, m2=3kg的二个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秤连接。水平力 F1=30N和 F2=20N分别作用在 m1和 m2上。当两物体以相同速度一起运动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弹簧秤的示数是 10N。 B弹簧秤的示数是 50N。 C在同时撤出水平力 F1
5、、 F2的瞬时, m1加速度的大小 13m/s2。 D在只撤去水平力 F1的瞬间, m2加速度的大小为 4m/s2。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弹簧的拉力为 T,则 , ,整理得 T=26N,加速度 ,即弹簧称的示数为 26N, AB错误;同时撤出水平力 F1、 F2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m1加速度的大小13m/s2, C正确;在只撤去水平力 F1的瞬间,弹簧的弹力还没发生变化,此时 m2加速度的大小仍为 2m/s2, D错误。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电感 L的电阻不计,电阻 R的阻值大于灯泡 D的阻值,在 t=0
6、时刻闭合开关 S,经过一段时间后,在t=t1时刻断开 S,下列表示 A、 B两点间电压 UAB随时间 t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闭合电键的瞬间,流过 L的电流从零开始逐渐增加,这样流过灯泡的电流逐渐减少, A、 B错误,断开瞬间,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电流仍从 L中流,这时 L当于电源,且电流大小逐渐减少,这时流过灯的电流反向且越来越小,因此 B正确, D错误。 考点:自感 由消防水龙带的喷嘴喷出水的流量是 0.28m3/min,水离开喷口时的速度大小为 16 m/s,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 60度,在最高处正好到达着火位置,忽略空气阻力,则空中水柱的高度和水量分别是(重力加速
7、度 g取 10m/s2) A 28.8m, 1.1210-2m3 B 28.8m, 0.672m3 C 38.4m, 1.2910-2m3 D 38.4m, 0.776m3 答案: A 试题分析:水在空中做斜抛运动,将水的速度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初速度 ,因此水柱的高度 ,这样 C、 D错误,水从喷出到最高点的时间 ,这样空中的水量,因此 A正确, B错误。 考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竖直上抛运动 宇宙飞船以周期 T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 “日全食 ”过程(宇航员看不见太阳),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 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 G,地球自转周期为
8、 T0,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飞船上的宇航员在 A点测出对地球的张角为 ,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 B一天内飞船经历 “日全食 ”的次数为 T0/T C飞船每次 “日全食 ”过程的时间为 D飞船周期为 T=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可知,飞船的轨道半径 ,因此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 , A正确;一天时间就是 ,因此飞船一天绕地球的圈数为 T0/T,每绕地球一圈,就会经历一次 “日全食 ”,因此一天内飞船经历 “日全食 ”的次数为 T0/T, B正确;由于太阳光为平行光,因此飞船经历 “日全食 ”过程时,运动圆弧所对圆心角小于 (如图所示),因此飞船每次
9、 “日全食 ”过程的时间也小于 , C错误; 由于飞船的轨道半径 ,根据 可得出飞船周期为 T=, D正确,而本题选不正确的,因此选 C 考点: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物体静止在地面上,在竖直方向的拉力作用下开始向上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以地面为参考平面,物体的机械能 E与上升高度 h的关系图象如图 7所示,其中 0-h1过程的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 h1h2过程的图线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则 A在 0h2上升过程中,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B在 0h1上升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C在 0hl上升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保持不变 D在 h1h2上升过程中,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答
10、案: D 试题分析:由于机械能的变化取决于除重力以处的力做的功,而在 Oh1过程中,图象是一条过圆点的直线,可知拉力大小不变,而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AB错误,在上升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因此拉力的功率越来越大, C错误,在 h1h2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不变,此时拉力为零,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此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正确。 考点:功能关系,超重和失重 如图所示, MPQO为有界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边界上有电场),电场强度为 E=mg/q, ACB为光滑固定的半圆形轨道,轨道半径为 R, A、 B为圆水平直径的两个端点, AC为 圆弧。一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
11、-q的带电小球,从 A点正上方高为 H=R处由静止释放,并从 A点沿切线进入半圆轨道,不计空气阻力及一切能量损失,关于带电小球的受力及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到达 C点时对轨道压力为 3 mg B.小球在 AC部分运动时,加速度不变 C.适当增大 E,小球到达 C点的速度可能为零 D.若 E=2mg/q,要使小球沿轨道运动到 C,则应将 H至少调整为 3R/2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 O到 A过程中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 A点时的速度,由于 E q =mg,因此从 A到 C过程中,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C 点时支持力 , A错误;从 A到 C 的过程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山西省 山大附 中高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