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果你用心看书,就会发现机械波和电磁波有许多可比之处,小王同学对此作了一番比较后,得到如下结论,你认为是错误的是 ( ) A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机械波可能是纵波,也可能是横波,而电磁波一定是横波 C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D当机械波和电磁波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频率都不变,波长和波速都变小 答案: D 如图所示,离地 H高处有一个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的物体处于电场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为 ( 、 均为大于零的常数,电场水平向左为正方向)的电场中,
2、物体与竖直绝缘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已知 。时,物体从墙上静止释放,若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物体下滑 后脱离墙面,此时速度大小为 ,最终落在地面上。则下列关于物体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B物体与墙壁脱离的时刻为 C当物体沿墙壁下滑时,物体先加速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从脱离墙壁到落地之前的运动轨迹是一段直线 答案: AB 如图,一列沿 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振幅为 2cm,波速为 2m/s。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质点 a、 b的平衡位置相距 0.3m(小于一个波长),当质点 a在波峰位置时,质点 b在 x轴下方与 x轴相距 cm的位置。则正确的
3、是 ( ) A此波的周期可能为 0.4s B此波的周期可能为 0.12s C从此时刻起经过 0.75s, b点可能在波谷位置 D从此时刻起经过 0.75s, b点可能在波峰位置 答案: AC 某校高三同学春游参观新安江水电站时,听导游介绍水电站共有 9台相同的发电机组,每台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为 7.35万千瓦,工作时 每台发电机组均以每分钟 150转的转速稳定运行,每台发电机组输出电压为 10.5千伏,并用高压输电线路并入华东电网。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下面看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新安江水电站发出的交流电频率应为 2.5赫兹 B新安江水电站发出的交流电频率应为 50赫兹 C每台发电机输出
4、的最大瞬时电流约为 7千安培 D每台发电机输出的最大瞬时电流约为 1万安培 答案: BD 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组成如图甲所示的闭合回路,在线圈的正下方放置一封闭的金属环。线圈的右侧区域分布着变化的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按图乙所示的哪种变化,才能使金属环受到向上的吸引力 ( )答案: C 如图所示,一个很薄(厚度不计)的玻璃三棱镜内封有空气,把三棱镜放在水中。现有一束很细的含有两种不同单色光的复合光 P从三棱镜的 AB边射入,复合光 P光线的延长线与 AC恰好垂直,经过若干次折射后,先后有 a、 b两束光从三棱镜的 AC边上 R、 Q点射出。根据上述现象,可以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光的频率比
5、 a光的频率 高 B在三棱镜中 a光传播时间比 b光的短 C当 a、 b两光由水中射向空气产生全反射时, a光的临界角比 b光的临界角大 D用 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 b光慢 答案: D 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 嫦娥一号于 2007年 10月 24日成功发射。如图所示,嫦娥一号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段后,关闭发动机,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嫦娥一号通过 P点时的运动速度最小。嫦娥一号到达月球附近后进入环月轨道段。若地球质量为 M,月球质量为 m,地心与月球中心距离为 R,绕月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r, G为万有引力常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P点距离地心的距离为 B P点距离地心的距离为 C嫦娥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浙江省 名校 新高 研究 联盟 第二次 联考 理科 综合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