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惠州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惠州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惠州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惠州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速率 B速度变化量 C路程 D时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速率指的是速度的大小 ,为标量 ,A错 ;路程、时间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为标量,速度变化量为矢量, B对; 考点:考查对运动物理量的描述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为基本概念题型,要认识和了解表示运动学的基本物理量 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 5倍,甲从 H高处自由下落,乙从 2H高处同时自由下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度 H远大于 10 m)(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的大 B下落
2、 1 s末,它们的速度相等 C各自下落 1 m,它们的速度相等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答案: BC 试题分析:两物体都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由 v=gt可知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乙的速率相同, A错;同理 B对;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知下落同样的高度末速度相同, C对;下落过程中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都是重力加速度, D错; 考点:考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明确两物体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熟悉自由落体的运动公式,能够灵活处理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木块在质量为 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 F的作用向右滑行 ,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木块与木
3、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1m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 2( m+M) g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F D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 1mg 答案: AD 试题分析:因为长木板 保持静止状态,所以水平方向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跟 m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为 1mg, A对, B错。同理,木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mg,与拉力 F的大小没有关系, D对; 考点:考查摩擦力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判断摩擦力类型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摩擦力的类型,如果是静摩擦力
4、就按照受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如果是滑动摩擦力就按照公式求解 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 t 1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1.5 m/s2 B t 5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0.75 m/s2 C第 3 s内物体的位移为 1.5 m 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 答案: AB 试题分析:从图像中可看出,物体在 0-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所以 t 1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1.5m/s2, A正确,物体在 3-7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所以在 t=5s时的加速度为 -0.75 m/s2, B错误,物体在 2
5、-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第 3s内通过的位移为 s=vt=3m, C错; V-t图像中的图线与坐标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所以加速阶段的位 移,减速阶段的位移 ,所以 D错误 考点:考查运动图像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对于运动图像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运动图像的类型,知道运动图像的坐标、截距、交点、面积、斜率所表达的物理意义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 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 1 s内该物体的 (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 3 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 10 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 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10 m/s2 答案:
6、BD 试题分析:由于本题只告诉了末速度的大小,但没有告诉末速度方向,所以本题为多解问题 (1)若初、末速度同向时: , x 7m; a m/s2 6 m/s2. (2)若初、末速反向时: x 3m; a m/s2 14m/s2. 因此可得出 D正确 考点: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分析本题是要注意题干中只告诉了速度大小,没有说明速度的方向,所以要分情况讨论,要明确正方向 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静摩擦力 B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可能产生静摩擦力 C产生静摩擦力的两个物体间一定相对静止 D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
7、力产生 答案: BC 试题分析:只要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并且有相对运动趋势就有静摩擦力的作用,但物体相对地面不一定是静止的,错;同理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可能产生静摩擦力, BC 对;只有两个相对静止、并且有相对运动趋势的,才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考点:考查对静摩擦力的认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静摩擦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两个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才会 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下列关于合力与分力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 B 合力与分力的性质相同 C 合力与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D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答案: AD 试题分析:在力的合成与分解
8、中,合力与分力的效果之和是相同的, A对;合力与分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B 错;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C 错;合力与分力的运算关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D对; 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根据合力与分力等效性、矢量性求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如图, Sl和 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 kl和 k2的两根弹簧, k1 k2; a和 b表示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两个小物块, m1 m2将弹簧与物块按图示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 A S1在上, a在上 B S1在上, b在上 C S2在上, a在上 D S2在上, b在上 答案: B 试题分析:如
9、果以两个物体为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最上边弹簧的长度最长,应该让劲度系数小的在上面,要想使下面弹簧长度最大,应该使重的物体在最下面, B对; 考点:考查受力分析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明确采用整体法判断上面弹簧长度的变化,采用隔离法分析下面弹簧长度的变化 如图所示, A、 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止靠在墙边,然后释放,使它们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已知 mAmB,则物体 B( ) A只受一个重力 B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 C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一个 D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弹力两个 答案: A 试题分析:都不受墙面弹力作用,由于弹力为零,所以摩擦力为零,并且都处于完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 惠州 惠阳 一中 实验学校 高一上 第一次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