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南院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南院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南院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河南省偃师市高级中学南院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请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A 相同, 相同 B 不同, 相同 C 相同, 不同 D 不同, 不同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3 分)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秋天漠漠向昏黑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小题 3】下列不全是偏义复词的一组是( 3分) A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B我有亲父兄谨庠序之教,申
2、之以孝悌之义 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逼迫兼弟兄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其同语境是否相符。题中, D项解释有误, “除 ”在第 句中作 “台阶 ”讲;在第 句中是 “任命,授职 ”之意。 “殆 ”在第 句中作 “几乎 ”讲;在第 句中是 “大概 ”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的 “东道主 ”,古义为 “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为 “招待客人的主人 ”,意思相近
3、。 B项的 “秋天 ”,古义为秋季的天空,今义为秋季。C项的 “行李 ”,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代的包裹、衣物等。 D项的 “形容 ”,古义为形体和容貌,今义为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B项的 “父兄 ”片在 “兄 ”上,刘兰芝父亲已无; “庠序 ”是周代和商代对学校的不同称呼。 A项的 “公姥 ”偏在 “姥 ”上,刘兰芝只有婆婆; “作息 ”偏在 “作 ”上。 C项的 “异同 ”偏在 “异 ”上; “出入 ”偏在 “入 ”上。 D项的 “园圃 ”( “园 ”指种树的地方, “圃 ”指种菜的地方)偏
4、在 “园 ”上。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或许是经历了中国足球之前的数次打击假球的虎头蛇尾,人们对于这次有史以来第一次司法主动介入的足坛 抓赌风暴还心存 疑惑 。 B NBA全明星赛于 2月 16日拉开战幕,人们为了一睹奥尼尔、科比等明星的风采,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想必当天的凤凰城菲尼克斯会因这一赛事而 十室九空 。 C 退休干部王锡柱先生 ,通过几年 晨钟暮鼓 地勤劳耕作 ,终于在古稀之年了却了商隐故里 人的夙愿由他主编的李商隐诗选浅释日前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D中国互联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只不
5、过是目前在没有法律监控的情况下的一种 权宜之计 ,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靠所有网民。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的 “疑惑 ”意思是 “心里不明白,困惑 ”;这里应该用 “疑虑 ”,意思是 “因怀疑而有所顾虑 ”。 B项的 “十室九空 ”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符合该句语境。 C项的 “晨钟暮鼓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符合该句语境。 D项的 “权宜之计 ”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符合该句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 量入
6、为出 ,以步行为宜, 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B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 叹为观止 。 C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时贤的成果 另起炉灶 ,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 D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 焕然冰释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的 “量入为出 ”意思是根据收入情况确定支出额度。不符此句语境。 B项的 “叹为观止 ”意思是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不符此句语境。 C项的 “另起炉灶 ”比喻重新做起
7、或另立门户,另搞一套。符合此句语境。 D项的“涣然冰释 ”形容误会、嫌疑的消除。不能用于烦恼解除,不符此句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钱钟书先生学识渊博,学贯中西,所以才能 见仁见智 ,写出学术价值极高的谈艺录。 B龙川岛像一张舒展的荷叶漂浮在 浩如烟海 的千岛湖上,岛上又有三十多个小湖,湖水明净,映着日光,犹如闪烁在荷叶上的水珠。 C当下建筑超标之风盛行,一幢幢豪华办公楼拔 地而起,其中 首屈一指 的当属央视大楼。 D近年来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逐步提高,我们并没有危害他国之心,但所谓的 ”中国威胁
8、论 ”却 甚嚣尘上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的 “见仁见智 ”意思是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符此句语境。 B项的 “浩如烟海 ”指文献资料丰富。不能指具体的海,不符此句语境。 C 项的 “首屈一指 ”指最好的,含褒义,不符合此句 “超标之风 ”的语境。D项的 “甚嚣尘上 ”指错误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符合此句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 , 。 。 , 。 。 对中华
9、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 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 这是国学热兴起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日本人的惟一标志 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文段主要是分析国学热兴起的深层原因。文段开头强调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填空部分就得先分析为什么重要,而 三句就属于这个内容。根据这三句的逻辑关系及句间标点,可确定其顺序为 。第 句是整个文段总括,应放在最后;根据
10、标点及 两句逻辑关系,第 句应排在第 句之前。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子中,没 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一位著名体育评论员说: “中国男篮不是谁带的问题,而是谁带都不行的问题。 ”这话的后半句,我不敢随便苟同。 B写文章最重要的是把意思表达清楚,有些人盲目追求 “漂亮 ”,费尽心思去造些长句子,反而会把读者弄糊涂了。 C来到地震灾区,我们才发现受灾群众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帐篷、饮用水、粮食和生活用品,他们还需要精神的抚慰。 D虽然枸杞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但并非适合所有人服用,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感冒发烧的人最好别吃。 答案:
11、B 试题分析:解答病句辨析题,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题中,A项成分赘余: “苟同 ”的意思是 “轻率地表示同意 ”,应删去 “随便 ”。 C项不合逻辑:句中的 “生活用品 ”包含了帐篷,二者不能并列。 D项语序不当: “虽然 ”应放在 “枸杞子 ”之后。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和善于质疑的能力,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专业作家在作品中展现出的才华也许令青年学生觉得 鞭长莫及 ,然而阅读活动应当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 因此无须对作者 顶礼膜拜 ,而不妨运用自己的思
12、维大胆地去质疑,去挑战。在思想的 碰撞 中才能真正对作品的深刻意蕴 心领神会 。 A鞭长莫及 B顶礼膜拜 C碰撞 D心领神会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的 “鞭长莫及 ”比喻力量达不到。这里指才华及不上,不符此句语境,应用 “望尘莫及 ”。 B项的 “顶礼膜拜 ”比喻对人特别崇敬,多用于贬义,符合语境。 C项的 “碰撞 ”一词可用于形容不同思想的撞击。 D项的 “心领神会 ”指深刻地领会,符合语境。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杜慧度,交趾人也。本属京兆。曾祖元,为宁浦太守,遂居交趾。父瑗,字道言,仕州府为日南、九德
13、、交趾太守。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腾遁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除龙骧将军。遁之在州十余年,与林邑累相攻伐。遁之将北还,林邑王范胡达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围州城。时遁之去已远,瑗与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连捷,故胡达走还林邑。乃以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卢循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义熙六年,年八十四,卒。慧度,瑗第五子也。初为州主簿,流民督护,迁九真太守。瑗卒,府州纲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辞不就。七年,除使持节、督交州诸军事、交州刺史。诏书未至,其年春,卢循袭破合浦,径向交州。慧度乃率文武六千
14、人距循,禽循长史孙建之。循虽败,余党犹有三千人,皆习练兵事。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慧度悉出宗族私财,以充劝赏。慧度自登高舰,合战,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 循众舰俱然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斩循及父嘏并循二子传首京邑 。封慧度龙编县侯,食邑千户。 高祖践阼,进号辅国将军。其年,率文武万人 南讨林邑,所杀过半,前后被抄略,悉得还本。林邑乞降,输生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乃释之。慧度布衣蔬食,俭约质素,能弹琴,颇好庄、老。禁断淫祀,崇修学校。岁荒民饥,则以私禄赈给。为政纤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少帝景平元年,卒,时年五十。 【小题 1】对下
15、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宁浦太守, 遂 居交趾遂:于是 B分遣二子断 遏 水陆津要遏:禁绝 C与林邑 累 相攻伐累:屡次 D以交土接寇,不宜 旷 职旷:空缺 【小题 2】下列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循众舰俱然 /一时散溃 /循中箭赴水死 /斩循及父嘏 /并循二子 /传首京邑。 B循众舰 /俱然一时 /散溃 /循中箭赴水死 /斩循及父嘏 /并循二子传 /首京邑。 C循众舰俱然一时 /散溃 /循中箭赴水死 /斩循 /及父嘏 /并循二子 /传首京邑。 D循众舰俱然一时 /散溃 /循中箭赴水死 /斩循及父嘏 /并循二子 /传首京邑。
16、【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杜瑗处事果决而有计谋。他担任太守时两次平顶骚乱,先是斩杀作乱的九真太守李 逊,境内得到安宁;继而与玄之击退来犯的胡达,使之退回林邑。 B杜惠度为人谦逊而顾大局。杜瑗死,府州官吏推举慧度主持州府事,他未接受;而当卢循来犯,虽然任命他的诏书未到达,他还是率众抗敌。 C杜慧度一心向公而有谙熟战略。与卢循决战前,为激励将士他拿出家族全部财产作为奖励;交战时他又巧用火攻烧毁敌方一应战舰,大获全胜。 D杜慧度生活俭朴,治事有方。平日里他布衣蔬食,只管弹弹琴,读读庄老。而为政却细致绵密,有如治理家庭;遇上饥荒,常以私人薪俸赈济灾民。 答
17、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其同语境是否相符。题中, B项的 “遏 ”在这里应释为 “阻止、阻拦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文言断句题,应先粗读一遍文段,以略知其大意,然后可依据文中动词和特殊词语分析。此题中, “循 ”是人名,即卢循; “众舰 ”是主语,其谓语是 “俱然 ”和 “一时散溃 ”; “中箭 ”和 “赴水死 ”两个动作的主语都还是卢循;动词 “斩 ”的主语是杜慧度,宾语是 “循及父嘏 ”和 “并循二子 ”;动词
18、 “传 ”的 宾语是“首 ”,补语是 “京邑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题中, D 项错在 “只管弹弹琴 ”的表述。根据文意,原文只是说杜慧度 “能弹琴 ”,备选项显然故意曲解。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参考译文】杜慧度,交 人。原籍本属京兆。曾祖父杜元,担任宁浦太守,于是移居交 。父亲杜瑗,字道言,官居州府,任日南、九德、交 太守。起先,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武威严,有权力,威震交 地区,听说刺史 滕逊之要来,分别派遣两个儿子截断水陆要道,不让他
19、上任。杜瑗聚集兵众,杀了李逊,交境内获得了安宁。授龙骧将军。滕逊之在交 十多年,与林邑多次相互攻伐。滕逊之即将北还京都,林邑王范胡达攻破日南、九真、九真三郡,于是包围州城。这时滕避之离去已经很远,杜瑗与第三个儿子杜玄之尽力固守城池,多设权谋计策,数次交战,大败敌军。范胡达逃回林邑。于是朝廷任杜瑗为龙骧将军、交 刺史。卢循占据广州,派遣使者来修好,杜瑗将使者杀了。义熙六年,杜瑗八十四岁逝世。 杜慧度是杜瑗的第五个儿子。起初任州主簿,流民督护,迁任九真太守。杜瑗逝世,州府的主管和辅佐官员认为交 与敌境相邻,不宜旷废职务,共同推举杜慧度执掌州府事务,他推辞不去任职。义熙七年,授使持节、督交州诸军事、
20、广武将军、交州刺史。任职诏书还未送到,就在这年春天,卢循攻占了合浦,直向交州进军。杜慧度于是率领文武官员与军队六千人抵抗卢循,交战时生擒卢循的长史孙建之。卢循虽然失败,但还有余党三千多人,都习兵练武,熟习军事。 六月庚子,卢循清晨出兵到南津,命令三军攻进城才能吃饭。杜慧度全数拿出宗族的私人财物,用来充当奖励犒赏的费用。杜慧度亲自登上大型战船指挥。当两军相遇时,他施放火箭和 雉尾火炬,步军在两岸夹射,卢循各船都燃烧起来,一下子就溃散了,卢遁本人也中箭投水而死。杜慧度斩了卢遁和他的父亲卢嘏,并且斩杀了他的两个儿子,传送首级到京都。朝廷封杜慧度为龙编县侯,食邑一千户。 高祖登基,杜慧度进号为辅国将军
21、。这一年,他率领文武官兵一万人南下讨伐林邑,被消灭的敌人超过半数,前后被抢掠的财物,都夺了回来。林邑乞求投降,送上牲畜、大象、金银、古贝等,于是被释放。 杜慧度穿布衣,吃素菜,生活节俭,简单朴素,会弹琴,很喜爱庄子老子。禁止不合礼制的祭祀,修建学校,每当灾荒年岁百姓饥饿。就用自己的俸禄来救济。处理政事细致周密,就好像管理家庭一样,因此他恩威皆重,奸盗的事不再发生,甚至于城门在夜间不必关闭,路不拾遣。少帝景平元年逝世,时年五十岁。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 15 17题。 魏大中,字孔时,嘉善人。自为诸生,读书砥行,从高攀龙受业。家酷贫,意豁如也。举于乡,家人易新衣冠,怒而毁之。第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22、官行人。数奉使,秋毫无所扰。 迁礼科左给事中。是时恤典滥,每 大臣卒,其子弟夤缘 要路以请,无不如志。大中素疾之,一切裁以典制。迁吏科都给事中。大中居官不以家钉随,二苍头给爨而已。入朝则键其户,寂无一人。有外吏以苞苴 至,举发之,自是无敢及大中门者。吏部尚书赵南星知其贤,事多咨访。朝士不能得南星意,率怨大中。给事中章允儒,嗾其同官傅椹假汪文言发难。 会给事中阮大铖与光斗、大中有隙,遂与允儒定计,嘱棍劾文言,并劾大中貌陋心险,色取行违,与光斗等交通文言,肆为奸利。疏入,忠贤 大喜,立下文言诏狱。大中时方迁吏科,上疏力辩,诏许履任。狱方急,御史黄尊素语镇抚刘侨日: “文言无 足惜,不可使措绅祸由此
23、起。 ”侨颔之,狱辞无所连。牵及者获免。大中乃遵旨履任。明日,鸿胪 报名面恩,忠贤忽矫旨责大中互讦未竣,不得赴新任。故事,鸿胪 报名状无批谕旨者,举朝骇愕。氍亦言中旨不宜旁出,大中乃复视事。 未几,杨涟疏劾忠贤,大中亦率同官上言。忠贤得疏大怒,矫旨切让,尚未有以罪也。大学士魏广微结纳忠贤,表里为奸,大中每欲纠之。广微愠,益与忠贤合。忠贤势益张,以廷臣交攻,阳示敛戢,且曲从诸所奏请,而阴伺其隙。迨吏部推谢应祥巡抚山西,广微遂嗾所亲陈九畴劾大中出应祥门,推举不公。尽逐诸正人吏部尚书赵南星等, 天下大权一归于忠贤。 明年,逆党梁梦环复劾文言。大中坐三千,矫旨俱逮下诏狱。 乡人闻大中逮去号泣送者数千人
24、比入镇抚司酷刑拷讯血肉狼籍 。其年七月,狱卒受指,与涟、光斗同夕毙之。庄烈帝嗣位,赠太常卿,谥忠节。 (选自明史 魏大中传,有删改) 注 夤 (yin)缘:攀附上升,比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 苞苴 (j):馈赠的礼。 忠贤:魏忠贤。 鸿胪:官署名。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士不能得南星意,率怨大中率:全都 B狱方急,御史黄尊素语镇抚刘侨狱:案件 C故 事,鸿胪报名状无批谕旨者故事;旧例 D与光斗等交通文言交通:沟通 【小题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人闻大中逮去号泣 /送者数千人 /比入镇抚司 /酷刑拷讯 /血肉狼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河南省 偃师市 高级中学 南院高三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