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甘肃省秦安一中高三第一次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甘肃省秦安一中高三第一次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甘肃省秦安一中高三第一次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甘肃省秦安一中高三第一次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高华治史的特长不在其获取史料的能力,而在其对史料解读时所显露出来的悟性。他能 见微知著 ,通过细碎的史料洞彻历史的真相。 B针对每年节节攀高的茅台酒价格,贵州茅台公司高层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经销商保持冷静,不要将现存茅台酒 束之高阁 ,等待高价出售。 C领导干部学习应始终本着 学无常师 的态度,多方请教,不断学习,做到 “专 ”与 “博 ”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 D宋远方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翔实的事例和 鞭辟入里 的分析,对大会报告进行了全面
2、深刻的解读,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 答案: B 试题分析:不合语境。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 3分)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莫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如此定义作品的 “深刻 ”: _ , _, _。_, _。 _,分析造成苦难的原因,才可能 写出深刻的苦难,写出真正的悲剧和命运。 只有正视人心中的恶 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动物性的一面 才是真正深刻、真正触及灵魂的 只有正视人类自身个性方面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陷
3、有一些难以克制的个人欲望 正视它们所带来的命运的变迁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做这道连贯题有一个很明显的突破口,根据标点符号,可以看出最后一个空和后面句子是一个整体,后面有 “才可能 ”这样的词语,可判定最后一个空应该有 “只有 ”这样的词语,而所给的六句话中,只有 符合,所以就可断定应该选 D。( 3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 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目前,少数政府网站成为花架子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赶时髦,仓促间 “跟风上网 ”,而网络管理人员的建设没有跟上。 B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
4、不仅做到 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做到了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C我国多地出现蔬菜、水果销售缓慢,价格走低,有些农产品价格甚至跌破成本价,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联系流通渠道,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D随着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以休闲、娱乐为目的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前后矛盾, “少数 ”和 “普遍 ”矛盾; C项成分残缺,可在 “走低 ”后加 “的现象 ”; D项搭配不当,可在 “竞争 ”后加 “的激烈。( 3分)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5、。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 汪为胜 闪烁着中国文化光辉的传统哲学在相当程度上是与中国山水画结缘的。儒家孔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是首次用哲学审视山水,阐述 “动 ”与 “静 ”的辩证概念。道家老子性爱山水,崇尚自然,用山水寓意着道的法则和规律。在老子的眼里,人与自然山水都是道的化生,从自然本性上来说是一样的。这一思想对后来中国山水艺术创作模式与美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重要影响。庄子学说超逸现实,他宣称: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的观点是,天地造物,随其剪裁,任其分合,春夏秋冬,南北山水景物可自由组合。他的这一思想
6、观念构成了超 越事实的表象,从而达到物化为我的精神山水。 中国历代画论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以中国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述,也正是画论运用了哲学精神提出了山水画的要求,确立了诸多山水画大师能善于用哲学精神完成山水画创造。 五代荆浩是用老庄哲学来进行山水画创作的亲躬实践者,强调在绘画中思而取物之真,去伪存真,而致力于南方山水创作的董源,专注于江南丘陵溪流、重汀绝岸、林霏烟云的表达,不仅获得了 “平淡天真 ”,还增添了浓厚的高隐成分,这正是道家宣扬的出世隐居态度。道家之学滋养成长起来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 “三远法 ”(平远、高远、深远 )。在他看来, “远 ”是一种飞越与延伸,有着一片化
7、机苍苍茫茫,无边无际,只有这样才能渐入 “无 ”的境地, “虚 ”的境地, “淡 ”的境地,使自己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达到 “登高山则情满于山,临苍海则意溢于海 ”。这是哲学精神构成郭熙写意性山水的结果。宋米芾认为绘画的功用是 “自适其志 ”,不应是装点世俗的工具。他喜好南方轻墨淡岚的山水, “米氏云山 ”是他追寻道家 “平淡天真 ”理想的归宿。元四家之一的倪瓒,绘画就是为了“写胸中之逸气。 “气 ”是古典哲学概念,黄帝内经称: “诸血者皆源于心,诸气者皆源于肺。 ”古代先贤很 智慧的地方就是,认为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所发出之处并不是脑,而是心得思维。老子以气入手探讨万物起源,庄子讲人之生为
8、气,人之存为气,达到最高境界亦为气。故而,宋代苏轼提出 “士人画 ”, “取其意气所到 ”,倪瓒的 “逸气说 ”,与苏轼皆受道学的影响,表现出文人画家精神净化之美的审美心理建构。明董其昌受儒、道、禅影响很重,他的论文常用古典哲学相喻。自己所画的山水构图抓住 “远 ”作思考,总是近处坡岸丛林,中景山峦草屋,远景高峰危岩。以披麻用笔,轻松、柔和,毫无觚棱钩角刻露之痕,这是道家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思想作 用的结果。他用墨虚淡、柔和、软秀,也是道、禅提倡的 “柔、弱、虚、淡、不争、处下 ”影响下的结果。 中国山水画的核心思想是哲学精神。尽管山水画能够兼容着各种形态,包括写实与写意、虚拟与
9、表象、直观与寓意,能够观赏自然美景,抒发国土情怀,表现生态环境。尽管随着当下文化的变革,产生新思想、新内容和新的表现方法,但山水画哲学精神的传统不可缺失,那是前人用智慧为我们留下的一笔需要认真研究的宝贵财富,倘若我们弃之遗失殆尽,未来中国画的发展将会失去 “中国精神 ”,是一个没有核的泡沫气体,我们将为之付出代价。 (选自 2013年 2月 28日美术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关于影响中国山水画的 “哲学精神 ”的理解, 正确 的一项是 A孔子首次用哲学眼光来审视山水,提出了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的创作主张。 B老子认为人与自然山水都是道的化生,自然本性相同,这成为后世
10、山水艺术创作模式与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C中国历代画论中都大量的渗透着把中国哲学精神作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释。 D庄子认为春夏秋冬、南北山水的景物都可以自由组合,这是一种把事实表象内化为 “精神山水 ”的思想观念。 【小题 2】对相关画家创作特点的认识 ,下列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荆浩是用老庄哲学来进行山水画创作的开创者,他的创作以山水寓意道的法则和规律,强调在绘画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B董源深受道家出世的思想影响,他笔下的江南山水,丘陵溪流、重汀绝岸、林霏烟云,风格平淡天真,有深厚的高隐成分。 C郭熙认为 “远 ”是一种飞越与延伸, “远 ”才能渐入 “无 ”“虚 ”“淡 ”的境地,
11、精神世界方可升华,这是道家思想的体现。 D董其昌的山水画构图强调 “远 ”,近处坡岸丛林,中景山峦草屋,远景高峰危岩,用笔轻松、柔和,这是道家思想作用的结果。 【小题 3】下列理 解和分析, 符合 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老子、庄子都对 “气 ”极为推崇,这些古代先贤理智地认为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产生了心得思维。 B宋代文人画家苏轼、董其昌都受到道家思想影响,表现出文人画家精神净化之美的审美心理建构。 C中国古代山水画用笔轻松、柔和,用墨虚淡、软秀,这是道、禅提倡的“柔、弱、虚、淡、不争、处下 ”对创造者影响的结果。 D哲学精神是笔宝贵财富,是山水画 “中国精神 ”的灵魂,今天的创作如果抛弃这
12、一传统,一味求新求变,后果难以想象。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 A这是孔子的哲学思想而非有关中国山水画的 “创作主张 ”。 B“重要内容 ”无中生有,原文是指 “构成了直接的重要影响 ”而非组成部分。 C是 “或多或少 ”而非 “大量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荆浩是用老庄哲学精神创作山水画的开创者 ”表述不当,荆浩是践行者但未必是开创者,原文未提及。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A应是 “心得思维产生人的情感、智理、知觉
13、记忆 ”而非 “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产生心得思维 ”。 B董其昌是明代人而非宋代人。 C以偏概全,这是董其昌的绘画特点而非全部古代山水画)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 2012年底,望百之年的饶宗颐先生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先生本人常说一句话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就是做学问要求真、求正,才能立足于大潮之中不失独立之精神。 张大千先生曾评价饶先生说: “他的白描,当世可称独步。其山水画,更是推陈出新,自成一派。 ”季羡林先生认为饶先生 “涉及范围广,使人往往有汪洋无涯 逯 校 庠诘笔姥 酥胁
14、 薜诙 恕保 毖浴敖 昀矗 诔鱿指魇礁餮 拇笫 壹鞠哿中哪恐械拇笫 褪撬 ! br 1917年仲夏,饶宗颐先生出生在广东潮安的一个儒商之家,父亲饶锷是名贯岭南的知名学者,并曾大力支持当时的进步文艺团体 “南社 ”,饶家天啸楼的十万卷藏书更是名极一时,这样的家庭氛围深深地烙印在饶先生的儿时记忆里。对饶宗颐来说, 16岁那一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潮州旧志考,发表在禹贡杂志上,这为他日后气象非凡的学术生涯埋下了伏笔。到了 18岁,他便子继父业,完成了父母的遗作潮 州艺文志,这部著作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各地方志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23岁,饶先生应顾颉刚先生之约,开始
15、编纂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这意味着刚刚弱冠之年的他就已经得到了 “五四 ”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遗憾的是,他的相关书稿尚未出版便毁于战火,然而战火并没有阻扰饶宗颐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他最终在 29岁斩获了楚辞地理考,沿着顾颉刚等先生们的足迹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为战火硝烟中的华夏文明保留了一股热力、一份希望。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沉淀, 1982 年, 65 岁的饶宗颐先生提 出了田野考古、文献记载和甲骨文考据相结合的研究夏文化的 “三重证据法 ”,强调出土古文字材料的重要性,继承并补充了王国维先生的 “二重证据法 ”。到了 2003年,饶先生进一步指出,要尽量运用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
16、,作为第三重证据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其他地区新出土的文物,详细考察其历史背景,最终将 “三重证据法 ”扩展为 “五重证据法 ”。 “五重证据法 ”,从文明传承发展的高度审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 进入新世纪,年逾 90岁高龄的饶宗颐先生并没有停止他探索的脚步。 2006年,饶先生发表了中国西北宗山水画说,独到地提出了中国山水画 “西北宗 ”论。他以比较的视野,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汇融合出发,通过探讨古代的 “地中 ”观念,确定了 “西北宗 ”论的艺术地理区域。饶宗颐先生从汉唐以来的文化脉络,梳理了传统诗歌和书画领域中大西北风景的
17、绰约风姿,犀利地指出:明清以来书画理论中的视野局限,即董其昌所创的山水画 “南北宗 ”论,并不能涵盖包括大西北在内的中国山水的风景世界。饶先生通过旷远、 远 注 、荒远 “新三远 ”的艺术理论,指出传统 “三远 ”的平远、高远、深远已不足以描摹西北峰峦、丘壑的壮 美。他还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饶先生不仅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山水画 “西北宗 ”论,更是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了中国山水画 “西北宗 ”论的艺术实践中,创作了以西岳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传世佳作。 2011 年,饶宗颐被授予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华艺文奖 “终身成就奖 ”。饶先生在获奖致辞中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18、息。 一向以来,不论在学术还是艺术的追求上,我都坚持着三点,这就是 求真 求是 及 求正 。这三点,对于一个做学问或是做艺术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基本的态度。 ”正是这样的学问、人格、胸襟 、气魄,共同铸就了饶先生的学术、艺术成就以及横贯这些成就背后的中国视野。 (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 【注】 远: (距离 )遥远。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文章以时间与相关事件为线,记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饶宗颐在战火中挣扎、在文学中磨砺、在绘画中提高的生命历程。 B文章首尾两处引用饶宗颐先生自已的话,既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同时也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传主的内心
19、世界。 C饶宗颐在青年时期得到了 “五四 ”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使他为华 夏文明做出了贡献。 D饶宗颐认为,研究夏文化要尽量以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为主要依据,还要深入考察,详细研究这些记录的历史背景。 E对中国传统文化,饶宗颐虽不能身体力行参与创作,却能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这充分表现出他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 【小题 2】阅读第 段,概括饶宗颐先生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6分 ) 【小题 3】第 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 【小题 4】饶宗颐能 “独步中华,独树一帜 ”,与他 “推陈出新 ”和 “涉猎广泛 ”两方面有关,请结合第 段内容,就对其
20、中一方面的理解,谈谈你得到的 启示。 (8分 ) 答案: 【小题 1】( 5分) B( 3分)、 C( 2分)、 A (1分) 【小题 2】( 6分) 18岁完成了父亲的遗作潮州艺文志,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的各地方志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29岁写下楚辞地理考,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 提出 “三重证据法 ”,最终扩充为 “五重证据法 ”,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 【小题 3】( 6 分) 从绘画等学术角度评价饶宗颐在当代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 为下文对饶宗颐取得成就的叙述作了铺垫。 照应题目,表达了对饶宗颐的高度赞 扬之情。(答对一点给 2分,意思对即可
21、) 【小题 4】( 8分) 观点一: “推陈出新 ”与他能够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关系密切。 饶宗颐针对明清以来书画理论中的视野局限,提出了中国山水画 “西北宗 ”论;指出传统 “三远 ”的不足,并提出了新 “三远 ”的艺术理论;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 只有推陈出新,保持独立精神,才能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取得成功。 观点二: “涉猎广泛 ”与他能够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关系密切。 饶宗颐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汇融合出发,确定了 “西北宗 ”论的艺术地理区域;从汉唐以来的文化脉 络,梳理了传统诗歌和书画领域中的相关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山水画 “西北宗 ”论。 只有涉猎广泛,视
22、野广阔,才能在此基础上取得成功。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 “在战火中挣扎、在文学中磨砺、在绘画中提高 ”程度重; D项“详细研究这些记录的历史背景 ”说法不完全正确; E项 “虽不能身体力行参与创作 ”错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从原文找到题干涉及的信息区域,然后分析概括出传主的相关事迹。每点 2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从行文结构与文段作用两方面入手。内容上,这段文字写到了传主的地位和影响。结构上则照应题目,和后文介绍传主的成就形成呼应。 考点:分
23、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观点明确 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 6分。这是个开放性的题目,需要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见识来评价。注意评价时要观点鲜明、表达连贯、层次清晰,切不可模棱两可,观点模糊。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不能强词夺理,故作惊人之语。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 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一朵一朵的阳光 周海亮 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头颅,男人如同穿在铁扦子上的垂死的蚂蚱。他穿过一条狭窄的土路,土路的尽头,趴着一栋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男人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甘肃省 秦安 中高 第一次 检测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