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doc
《2012届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 其他 古诗文默写。( 5分,每空 1分) ( 1) ,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氓) ( 2)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答案:( 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 2)为变徵之声 ( 3)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阅读下面一则论语,回答问题。( 9分)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 1)此则文字记录的是孔子对学生提出的修养要求,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要求的具体内容。(不超过 10字)( 3分) ( 2)
2、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什么样的教育主张?( 2分)请简要分析。( 100字左右)( 4分) 答案:( 1)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写对 2个得 1分,写出 5个得 3分) ( 2)观点:孔子的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而学习书本知识则在第二位。( 2分) 分析一:孔子的这种主张,带有明显的阶级倾向性,为的就是要培养出适应本阶级需要的人才,因而特别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这种教育观与当今社 会的教育理念有着本质的不同,现代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 4分) 分析二:这种主张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仍有现实意义。只有不断求真、崇善、爱美,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正直
3、、谦逊、纯净、与人为善的人,才能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才能保持自身的操守。我们呼唤社会多一些这样的真善美。( 4分)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泥淖绰约羸弱输赢量体裁衣量入为出 B应届应用载重载体闪烁其词众口铄金 C狩猎 / 绶带创伤重创殚精竭虑肆无忌惮 D储存贮 藏传奇经传差强人意强词夺理 答案: D 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 “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 “平面 ”。如果他的 “文笔 ”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
4、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 “文白相济 ”,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 _” 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 2010年 12月,美国宇航局专家通过对比时隔数年拍摄的火星上同一区域的照片后认为,火星上现在就可能存在液态水。 B一般说来,公司的组织机构包括三个部分组成,即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在公司的组织机构中,要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离的原则。 C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
5、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 D李玉刚的男女声同歌演唱的独特技巧和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扮相,不仅在澳洲悉尼歌剧院引起轰动,蜚声海外,还引起央视 “艺术人生 ”栏目的关注,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A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肇事方面对原油泄漏前的种种征兆,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结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再次证明 曲突徙薪 远胜于亡羊补牢。 B有关部门整顿房地产市场,那些 八字还没一撇 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酒。 C最近伦敦奥委会负责人在回应媒体对奥运比赛场馆进度的质疑时表示,多
6、项工程已经开工,场馆建设正在 紧锣密鼓 地进行,预计 2012年 4月可以全面完成并接受检验。 D工程已接近尾声,指挥部要求大家牢记 “行百里者半九十 ”的古训,再接再厉,为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 12 分。其中,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在文艺低俗化现象背后,既有社会大潮的裹挟,更有文艺自身的原因,其中包括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亟需我们反思。 反映生活不等 于放弃精神坚守。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被曲解演绎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问题在于,文艺毕竟不能照搬生活,这里有文艺家
7、的主体性以及价值立场和审美态度问题,他的价值选择和审美判断问题,还有他的艺术良心和责任感问题。艺术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和选择反映对象,在创作中要表现自己的情感评价和审美理想,即便是反映生活中那些庸俗、低俗、丑陋现象,也不能没有审美批判和价值导向,以往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已经给了我们足够多的启示。然而有些人故意回避这些问题,要么不承认低俗,要么将这种低俗归为社会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责任 。将文艺审美简化为娱乐,再偷换为游戏,沦为搞笑。这样一来,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为了逗你玩、逗你乐,将娱乐变成“愚乐 ”和 “傻乐 ”,如此 “审美 ”,文艺岂能不
8、滑向庸俗和低俗的泥潭! 文艺大众化是 “五四 ”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问题是, “通俗化 ”很容易变成庸俗化、低俗化。正如鲁迅在文艺的大众化一文中所说: “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 ”满足群众需要,并不意味着就要 “俯就、迎合 、媚悦 ”。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既需要满足也需要引导。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人的健康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必然诱发人的低级趣味。真正的文艺大众化,大众本来应拥有主体性和自主性,是能够主动参与的,然而在当下的文化市场里,大众并没有获得这样的自主权,他们只是被动的消费者。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今
9、社会文化发展趋势,这意味着要更多面向消费市场和大众需求,更多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文化产业化是否意味着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不顾社会效益?按某些人的逻辑,似乎 “文化事业 ”才有承担社会责任和考虑社会效益的义务, 而 “文化产业 ”则只需追求经济效益,所谓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可以完全撇开。这也许正是当今一些文艺不断走向低俗化的重要原因。精神文化市场不能一刀切地全盘 “消费主导 ”,它既要考虑大众的消费需求,也要考虑文艺产品的健康有益,力求以此引导和培育健康有益的文艺消费。马克思说过: “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 ”消费主体及其趣味是可以而且能够由产品来
10、培育和创造的,既然如此,文艺生产就不能以 “产业化 ”为理由推卸责任,更不能以此作为低俗化的借口,这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能含糊的。 文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无疑 会影响文艺实践,导致文艺低俗化现象滋生蔓延。因此,对这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对于扭转文艺低俗化之风十分必要。 (选自 2010年 10月 28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小题 1】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 “文艺大众化 ”的一项是 A文艺大众化是 “五四 ”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在文艺的发展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B文艺大众化并不是要求文艺设法俯就大众,因为这样就容易
11、流为迎合、媚悦大众的文艺,对大众无益。 C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满足与引导,因为健 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则不然。 D真正的文艺大众化,大众不应是没有自主权的被动的消费者,而应是拥有主体性和自主性的主动参与者。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理解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因为在反映生活时,艺术家有着自己的精神坚守。 B文艺审美在简化与偷换概念中,沦为搞笑,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而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 C要扭转当今社会中文艺低俗化之风,就要对那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
12、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 D马克思说的 “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 ”,阐明了艺术作品对 “艺术对象 ”,即文艺大众这一消费主体的影响力。 【小题 3】文章结尾说, “文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会导致文艺低俗化现象滋生蔓延 ”, 那么文章列举了哪些误区?请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是放弃精神坚守。 将文艺审美简化为娱乐,再偷换为游戏,沦为搞笑; “通俗 化 ”变成庸俗化、低俗化。 认为 “文化事业 ”才有承担社会责任和考虑社会效益的义务,而 “文化产业 ”则只需追求经济效益。 【小题 1】(此项是对 “
13、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的理解,不是谈 “文艺大众化 ”的。) 【小题 1】(概念理解错误, “艺术对象 ”就是艺术作品。) 【小题 1】略 现代文(文学类)阅读( 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 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 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
14、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 红柳呢 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 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 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
15、看清了,是苇。 在我的感觉 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 “芸芸众生 ”。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想望。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 。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
16、体现。 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 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 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
17、,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了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 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
18、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想起金克木生命一诗中有一句 “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 ”,暗自笑了。这不知写于何时何背景的诗句,有些明了又有些不明,我这时倒是想改一句: “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 ” 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 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 ( 2011年第 3期散文选刊) 【小题 1】本文主体是写 “苇 ”,而开篇却用较多的笔墨写了 “荒漠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分 ) 【小题 2】水乡里的苇与荒漠中的苇各有什么不同?请概括相关信息。( 4分) 【小题 3】句子理解( 8分)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第
19、 段划线句子。( 4分) 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 ( 2)在第 段中,作者把金克木的诗句 “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 ”改为“生命是伴着啜 泣与哈欠的芦苇 ”。请理解作者改动的意图。( 4分) 【小题 4】作者写苇,显然又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探究一下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6分) 答案: 【小题 1】突出了 “苇 ”生长环境的 恶劣 ( 1分),为下文写荒漠中的 “苇 ”给人带来的惊喜(或写苇的坚韧和生命力强) ( 1分)作铺垫( 1分),表达了作者的赞颂之情( 1分)。 【小题 1】水乡里的苇:
20、美丽、群居(或繁茂)、生存条件好(或生存于一大片水域)、存活时间长(答出 2点给 1分)。荒漠中的苇:瘦削、缺少气势(或少伴,或稀稀落落)、生存环境恶劣(或生存于一小 片水中)、存活时间短(答出 2点给 1分)。 【小题 1】 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 2分)以 “小女的头发 ”和 “老者的胡须 ”来描写芦苇的稀疏、不成气势( 1分)但顽强地生长的特点。( 1分) ( 2)金克木把生命比喻为 “啜泣与哈欠 ”( 1分),态度消极,而柔弱的芦苇更衬托出这种消极态度(或用柔弱的芦苇来衬托出消极的人生态度)( 1分);改动后的诗句把生命比作芦苇,表现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分),表达对坚韧的、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湖南省 衡阳市 中高 第一次 月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