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北省洪湖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湖北省洪湖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湖北省洪湖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湖北省洪湖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子口必须加水密封,其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 B阻止尘埃、细菌入坛,防止污染 C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发酵 D阻止气体对流,利于醋酸无氧呼吸 答案: C 试题分析: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乳酸菌
2、是厌氧菌,在无氧时才能产生乳酸。 被蜜蜂蛰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 失去雏鸟的红雀,饲喂张口求食的金鱼; 母鸡孵卵; 老鼠走迷宫而取到食物。其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 “学习 ”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被蜜蜂蛰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
3、 老鼠走迷宫而取到食物,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 失去雏鸟的红雀,饲喂张口求食的金鱼, 母鸡孵卵,是 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别。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在一群猴组成的等级社会中,存在着优势个体,如果出现猴 A优于猴 B,猴 C优于猴 A,猴 B优于猴 D,则优先获得食物和配偶的应该是( ) A.猴 A; B.猴 B; C.猴 C; D.猴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营社会行为的动物,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
4、,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 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对它表示顺从,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并且和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由题意猴 A优于猴 B,说明猴 A比猴 B强,猴 C优于猴 A,说明猴 C比猴 A强,猴 B优于猴 D,表明猴 C的实力最强,猴 D的实力最弱,所以猴 C为这群动物中的首领,优先获得食物和配偶。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社会行为的动物中存在等级制度。 点评:此题比较新颖,解答的关键是知道营社群行为的动物中存在等级制度,实力最强的为首领。 人们养蜂取蜜,是利用了蜜蜂的( ) 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贮食行为 D繁殖 行为 答案: C
5、 试题分析: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贮食行为:食物丰富时,有些动物会贮存一些食物等饥饿时再取来食用的行为,如松树埋藏松籽,贮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蜜蜂在食物丰富时有贮存食物(蜜)的特性,因此人们养蜂取蜜,是利用了蜜蜂的贮食行 为。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蜜蜂的贮食行为。 点评:此题比较新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贮食行为的目的。
6、 科学家研究的 “乳房生物反应器 ”,从根本上改造的是 A动物的乳房 B动物的食物 C动物的基因 D动物的身体结构 答案: C 试题分析: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动物做 “生产车间 ”,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利用它的优点是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乳房生物反应器:将所需目的基因构建入载体(遗传基因),加上适当的调控序列,转入动物胚胎细胞,使转基因动物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所需要药用蛋白,因此 “乳房生物反应器 ”,从根本上改造的是动物的基因。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反应器。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反应器的原理是基因改造。 下列发明创
7、造与仿生学无关的是( ) A雷达 B薄壳建筑 C显微镜 D日光灯 答案: C 试题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仿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如模仿乌龟的背甲制造了薄壳建筑,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造了冷光灯,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了雷达,而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光学原理制作的,因此不是仿生。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仿生。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仿生是模仿生物的结构、功能而制作的各种仪器设备。 吹打发霉物体时,常有粉尘飞扬,这粉尘的主要成分是( ) A物体上的灰尘 B霉菌的孢子 C霉菌的种子 D细菌的芽孢 答案: B 试题分析:霉菌属于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
8、的真菌,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成熟的孢子很轻,能随风飘散,所以当吹打发霉物体时,常有孢子飞扬。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真菌的生殖方式, 点评:真菌的生殖方式可与病毒、细菌的生殖方式对比掌握。 食品放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的时间不腐败,主要是因为在冰箱中( ) A没有细菌 B细菌被冻死了 C细菌繁殖的速度很慢 D细菌很少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食物腐败变质是 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将食物放在冰箱中就是利用冰箱内的低温环境
9、,低温不能杀所有死细菌,只是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达到较长时间保存的目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点评:做这题要明确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再通过分析可知冰箱中温度不适宜,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10X、物镜为 10X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 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 2个 B 4个 C 16个 D 32个 答案: A 试题分析: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1O、物镜为 1O时,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10100倍;当目镜不变,物镜变成 4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
10、野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的个体就越大,细胞的数目就越少,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 100倍变为 400倍时,放大倍数变为原来的 4倍,视野的范围应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细胞的数目也应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所以细胞的数目为 842个。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 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点评:这类题目比较简单,但却容易做错,所以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题。 下列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 ) A青蛙捕食蝗虫 B兔子啃吃松蘑 C山羊吃树叶 D人类吃黑木耳。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A
11、、青蛙和蝗虫都是动物为消费者, B、兔子是动物,为消费者,蘑菇是真菌,为分解者, C、山羊是动物,为消费者,树叶是植物,为生产者, D、人类是动物,为消费者,黑木耳是真菌,为分解者。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点评:正确区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为解题的关键。 大量使用农药,反而使害虫增多,原因是( ) A益虫被大量消灭 B食虫鸟大量减少 C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D环境污染严重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
12、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大量使用农药, 会将农田中的益虫杀死,害虫会因为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数量增多。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稳定。 点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相互影响的。 下列菌类中,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真菌是 A乳酸菌 B醋酸杆菌 C酵母菌 D青霉 答案: C 试题分析:各种真菌的细胞结构基本相似,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 A、乳酸菌虽然是单细胞个体,但它是细菌, B、醋酸杆菌虽然是单细胞个体,但它是细菌, C、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的真菌, D、青霉属于多细胞的真菌。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真菌的
13、结构特点, 点评:真菌的结构特点可与病毒、细菌的形态对比掌握。 在探究硬币上是否有细菌的小实验中,将硬币在细菌培养基表面轻轻一按,这一做法叫做( ) A种植 B接种 C培养 D接合 答案: B 试题分析: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实验步骤:选择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就制成了培养基,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先进行高温灭菌,就可以直接使用了,然后再将少量的细菌和真菌放在培养基上这就是接种,接种后就可以在 培养皿中培养了,由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在培养细菌时应将培养皿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在上述实验中,将硬币在细菌培养基表面轻轻一按,硬币上的细菌就附着在培养基上了,
14、这就是接种。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培养菌落的实验步骤。 点评: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探究实验的形式出现。 假设你手上此刻有 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 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 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个。 A 12800 B 25600 C 51200 D无法计算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细菌的分裂生殖的计算方法为: 2n( n代表繁殖次数),假设手上有 100个细菌,每30分钟繁殖一次, 4小时就繁殖 8次,即计算结果为: 1002825600。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菌的繁
15、殖, 点评:对于细菌的繁殖的计算,可根据公式 2n( n代表繁殖次数)进行计算。 有很多成语与动物的行为有关,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 A蜻蜓点水 B狡兔三窟 C井底之蛙 D舐犊情深 答案: C 试题分析:动物的行为是动物进行的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包括身体的运动、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气味的释放、各种叫声等, A、蜻蜓点水是繁殖行为,属于先天性的动物行为, B、 “狡兔三窟 ”之说,说的就是兔的灵敏和机智属于动物的行为, C、井底之蛙说明了蛙的生活环境,不是动物的行为, D、舐犊情深老牛爱小牛,比喻人之爱子,属于动物的行为。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行为, 点评:解答此
16、题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概念。 下列各项,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母鸡带领一群小鸡在觅食 B池塘中的一群小鱼 C蜂王由工蜂喂养 D草原上生活着大批食草动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蜂王由工蜂喂养,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母鸡带领一群小鸡觅食、池塘中的一群小鱼,动物个体间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因此没有社会行为,草原上生活着大批食草动物,不是同一个物种如马、牛、羊,因此它们不属于社会行为。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社会行为。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社会行为的特点。 下列
17、水中生活的动物中,都是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海龟、鱿鱼; B海蜇、青蛙; C蜘蛛蟹、章 D鲤鱼、河蚌。 鱼;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A、海龟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鱿鱼的身体柔软,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B、海蜇体内无脊柱,属无脊椎动物,青蛙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C、蜘蛛蟹和章鱼的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D、鲤鱼属于脊椎动物,河蚌属于无脊椎动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分类,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
18、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下列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的是 ( ) A鲸鱼 B章鱼 C鳄鱼 D鳙鱼 答案: D 试题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为: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鲸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为哺乳动物,章鱼身体柔软,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鳄鱼用肺呼吸,有坚硬的甲,为爬行动物,鳙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为鱼类。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鱼类的主要特征, 点评:此题是道基础题,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与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同学家养了五条漂亮的金鱼。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从鳃孔排水的意义是( ) A进行呼吸; B排出废物; C交换体内外的水分; D摄取食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
19、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点评:此题是道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鱼不停地用口吞水的意义是进行气体交换。 当剪掉鱼的胸鳍、腹鳍的时候,鱼会出现以下什么情况( ) A只能下沉,不能上浮 B只能上浮,不能下沉 C游动时身体常常侧翻 D不能保持游泳方向,游泳速度减慢 答案: C 试题分析: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
20、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所以当鱼损失了胸鳍、腹鳍的时候,鱼体将不能保持身体平衡。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点评:对于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多结合生活的观察。 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同学们发现蚯蚓的体表是有黏液的,这有利于蚯蚓( ) A吸收营养; B排出废物; C进行呼吸; D减少摩擦便于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同学们发现蚯蚓的体表是有黏液的,这有利于蚯蚓进行呼吸,故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沾
21、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 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蚯蚓的呼吸。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与防止体内水分散失无关的是( ) A蛇的体表有鳞 B龟的体表有坚硬的甲 C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 D狮子的体表具有致密的体毛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陆地环境相对比较干燥,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具有角质的鳞、外骨骼或甲,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而狮子的体表有毛具有保温作用,维持恒定的体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陆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点评: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适于陆生的结构特点。 动物界中,
22、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 ) A鱼类 B昆虫 C环节动物 D哺乳动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 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 2/3,而鱼类共有 24600多种,世界现存鸟类 9000多种,哺乳动物有5000多种,爬行动物有 6300多种。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种类最多的动物, 点评:知道各种动物的种类数量,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已知的昆虫在 100万种以上。 鸟类排便频繁原因是( ) A直肠短,不贮存粪便 B小肠短,不贮存粪便 C消化不完全 D小肠、直肠都很发达,消化快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湖北省 洪湖市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