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广东执信中学高一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度广东执信中学高一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度广东执信中学高一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度广东执信中学高一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敛 裾 j栏 Jshn窈 窕之章 yo情不自 禁 jn B云 翳 y葳 蕤 ru靡 室劳矣 m不绝如 缕 l C修 葺 q笨 拙 zhu诸父异 爨 cun既往不 咎 ji D伶 俜 png溯 源 shu酾 sh酒临江鼎 铛 玉石 chng 答案: A。 下面有关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氓通过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B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描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同时运用比喻、
2、拟人、夸张、通感等手法,给读者展现了一幅月下荷塘美景图。 C与妻书是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信,表现出了为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的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殷殷深情。文章叙议抒情结合,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 D我的家在哪里?通过对梦中的 “家 ”的描写和与现实的对照,表达出作者对清淡、素雅、平和、亲切温馨的 “家 ”的渴望,及对现实中权利之争的厌憎。 答案: B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乐府 ”是两汉时期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演奏;二是采集民歌。后来,乐府就成了民歌的代名词。乐府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写现实生活,叙事性强。 B “诗经六义 ”是指风、雅、颂三种
3、表达手法,赋、比、兴三部分内容。它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 C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 与李商隐齐名,并称 “小李杜 ”。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等。 D “楚辞 ”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源头,它是在战国后期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楚辞 ”的奠基人和代表是屈原,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 答案: B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其 声呜呜然汝 其 善抚之,使之肖我 B相与枕藉 乎 舟中浩浩 乎 如冯虚御风 C不知东方 之 既白杳不知其所 之 也 D呱呱 而 泣余
4、扃牖 而 居 答案: D 填入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熏风阵阵,一望无际的麦田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 。 A像铁骑驰骋在无边的草原 B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C像正在草坪上穿梭的剪草机 D像列队正在扬帆出海的小船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的 “中国式过马路 ”现象近日引发热议,有专家认为,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红绿灯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 B 2月 19日,市教育局召开市直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 2012年市直学校德育工作,并仔细解读了市直班主任的职级 评定。 C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 22日在维也纳发表报告说,各
5、国应加强在网络反恐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新安全挑战。 D首次探月工程的圆满完成,我国跨入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国家的行列,必将进一步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为加快现代化进程而努力奋斗。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近日,被誉为 “神曲 ”的韩国歌曲江南 style备受追捧。主唱者朴载相更是以其 特立独行 的骑马舞步跳进了联合国总部。 B毕业离校那天,我与朝夕相处的室友在站台依依惜别,而后就 南辕北辙 ,各 奔天涯。 C莫言夺得本届诺贝尔文学奖以后,他的作品顿时 洛阳纸贵 ,各地书店纷纷告罄。 D小王真是 不可理喻 ,尽管这道题老师讲了多遍,但是小王还是
6、做错了。 答案: C。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幽僻赌搏根深蒂固眼花 乱 B苍桑嬉戏矢志不渝墨守陈规 C惦记班驳人才倍出摩肩继踵 D气概作揖另辟蹊径没精打采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是什么让德兰修女走上普渡众生这条路? 德兰修女 (Mother Teresa)于 1910年 8月 27日,出生在南斯拉夫一个叫史可比亚的城市。她的父母都是阿尔巴尼亚人,她的领洗姓名叫阿格蕾丝。阿格蕾丝的父亲是个勤快的农人,而她的母亲则是个谦顺而快乐的农家主妇,家里除了务农外,还经营一间小药店,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因为她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因此家里总是充满着欢笑和祥和之声。 阿格
7、蕾丝是三个孩子中的老大,还有一弟一妹。她虽然身材瘦弱,却一直帮助父母担负起照顾弟妹的责任。阿格蕾丝在念小学的时候,从不偷懒,并善于思考。她不但是个乖巧的孩子,而且非常活泼,常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惹人喜爱。一到星期天便会去教堂 礼拜。邻居和家人的朋友都认为她将来一定会嫁给有钱的人,是个有出息的姑娘,而阿格蕾丝也常常憧憬自己美好的未来。 她 12岁那年的春天,为了庆祝复活节,阿格蕾丝的母亲送给她一本书,书名是亚西西的圣方济各。这本书记叙述的是 12世纪时一位修士方济各的事迹。方济各是意大利亚西西城一个商人的儿子,在一场战争中他被俘虏,患了一场重病,一年后才康复,自此之后他便追随耶稣基督,作了一名
8、修士,为穷人及病人服务。方济各在所不惜,义不容辞地为这些被人抛弃的患者服务,甚至用嘴去清洗病人的伤口。 读完这本书, 12岁的阿格蕾丝感动万分 。有一天,她心里突然冒出一种莫可名状的感觉,似乎是要指引她走向一条新的道路,她不由自主地自问: “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中,并不是单单只为追求自身的幸福,而应做些特别的奉献。我是否能为主做些奉献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格蕾丝的这种想法不但没有淡化,反而愈来愈强烈。她 18岁时从高级女子中学毕业。有一天,一位神父来她家拜访她的父母,并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捐钱赞助罗特列修道院的修女们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工作,阿格蕾丝的父母立即慷慨地答应。在一旁听着神父和父母谈话的阿格
9、蕾丝听了这些话心里暗想: “我要和她们一起到印度去。 ” 1929年秋天,阿格蕾丝告别了家人和故乡,和其他修女一起,踏上了去印度南部的漫长旅程。经过近两个月的航行,轮船终于到达印度西部的卧亚城。在卧亚城停留数日后,阿格蕾丝她们继续乘船前进,沿着印度南部 “突出的尖角 ”绕行,历时两周,终于到达东海岸边上的加尔各答市。从此,阿格蕾丝便在加尔各答罗列特修道院开始了她修生的生活。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有一天,在祈祷中阿格蕾丝仿佛听到了主的声音,主对她说: “阿格蕾丝,你应该做一名修女,将福音传给世人。 ”一心一意要成为修女的阿格蕾丝惊喜万分,她把这件事告诉了院长,并提出首次誓愿的请求,所 谓首次誓愿就
10、是立志成为修女。她于 1997年去世。 【注】德兰修女是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 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 20世纪 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 4位人物之一。她创建的仁爱传教女会有 4亿多美金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他,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然而,当她去世时,她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诺贝尔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说: “尊重人,尊重他或她的尊严和生来就有的价值。最孤独的人、最可怜的人和快要死的人都得 到她的同情,而这种同情不是以恩赐的态度,而是以对人的尊重为基础的。 ” 【小题 1
11、】通读全文,请回答是什么让德兰修女走上普渡众生这条路的?( 4分) 【小题 2】第 2 自然段写到她帮助父母照顾弟妹、从不偷懒、善于思考、活泼、爱开玩笑、惹人喜爱、有出息、常憧憬美好未来、有人认为她将来一定会嫁给有钱的人,等等。作者这样写有哪些意图?试作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3】德兰修女是人道主义的伟大代表,请结合文本说说德兰修女身上反映了人道主义的哪些特点,并结合社会实际谈谈人道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6分) 答案: 【小题 1】主观原 因:( 2分)( 1)个性善良。 客观原因:( 2分)( 2)方济各的影响; ( 3)家庭影响; ( 4)其他宗教人士的影响。( 2)( 3)( 4
12、)答对任意一点得 1分。答对其中两点得 2分。 【小题 1】( 1)意在表明她走上普渡众生道路的性格基础(善良、富有同情心、责任感等) ( 2)意在突出其做出这种选择的巨大牺牲精神(活泼、有出息、她憧憬美好未来,能嫁给有钱人,却甘愿做一名修女,普渡众生) 【小题 1】(一)反映的人道主义的特点:( 1)善良,( 2)富有同情心,( 3)有牺牲精神,( 4)平等博爱。(答出两点或以上给 2分) (二)人 道主义的现实意义:( 1)社会现实:当今社会依然有些人利欲熏心,为个人利益而牺牲大众利益,不利社会和谐。社会依然存在贫富不均,老弱病残、灾难困苦依然存在;( 2)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道主义精神,弱
13、势群体需要人道主义关怀。 【小题 1】本题考查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从基本事实分析原因,可从客观、主观两个角度思考。主观原因:( 1)个性善良。客观原因:( 2)方济各的影响;( 3)家庭影响;( 4)其他宗教人士的影响。 【小题 1】本题属分析综合考查。分析作品的选材的目的。( 1)意在表明她走上普渡众生道路的性格基础(善良、富有 同情心、责任感等)( 2)意在突出其做出这种选择的巨大牺牲精神(活泼、有出息、她憧憬美好未来,能嫁给有钱人,却甘愿做一名修女,普渡众生)答对一点得 2分,两点得 5分 【小题 1】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
14、,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 该题实为一题两问,均为论述题。须有观点,有引据,有论述。是对考生的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述基本功的考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世上最好的地方 冯雪梅 母亲总说,这世上最好的地方就是家。我不这么想。 最早的时候,我的家在大院中,里外两间的平房里。那个城市对于我的父母而言曾经很陌生。他们一无所有,就那么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开始营
15、建一个家。我记得小院里的槐花香,记得在大树下跳皮筋时唱的儿歌,记得母亲在公用的自来水龙头下洗一大盆的衣服,父亲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刨木板做家具。那时候我对家的理解就是小院里 那间挂着竹帘的小屋 院子里的房子都是相同的结构,唯一不同的是各家挂在门口的竹帘。父亲把买来的竹帘细细打磨光滑,以免扎着人,母亲用旧的格子布将竹帘的边细细缝了,既好看又耐用。父亲是那种闲不住的人,就那两间小平房,也被他动着脑筋规划过 家具都是比着屋的尺寸做的。我实在不知道父亲如何有这样的手艺,只是觉得天底下没有他做不了的事儿。原先屋里的地上铺着砖,父亲弄了水泥来,将地重铺了一遍。那在全院是独一无二的。那个夏天里,我最得意的事就是
16、在地上铺了席子,摆上跳棋,然后请同伴来玩,并让他们参观我带着书架的小床。 我 一直认为我的家是最好的家,直到有一天,我去了同学住在高楼里的家。当我站在阳台上看着都市的车水马龙,看着远处暗红的云彩和一点点落下去的夕阳,突然觉得我的家和这里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我的愿望不再是躺在水泥地板上看小说,而是在高楼的阳台上支一张椅子,看风景。 这样怀想了许久,我的家就真的到了高楼上。楼房建造的那段日子,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跑去看,然后想象着阳台的位置和摆一把什么样的椅子在阳台上。家搬进高楼的那天,我几乎在阳台上站了一下午。我不仅有了可以看夕阳的阳台,还有了自己的一间小屋。家真的不一样了。当我坐在阳 台的藤椅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度 广东 中学 上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