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倩 影 qin袅 娜 nu惬 意 qi蓊 蓊郁郁 wng B平 仄 z落 蕊 ru瞥 见 pi情不自 禁 jn C 溘 死 k芰 荷 ju傺 zh夙 兴夜寐 s D伶 俜 png呦 呦 yu吐 哺 b否 极泰来 p 答案: c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斑驳嬉戏混沌无精打彩 B颓费缈茫幽僻恍然大悟 C矫情风致乍看穿流不息 D落寞意境猗郁以蠡测海 答案: B 下列各选项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
2、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 从善如流 ,这些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B有关部门整顿房地产市场,那些 八字还没一撇 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酒。 C文化领袖的形成,不只需要本人的天赋和努力,还需要一个让公众认同的过程。 任凭 一两件事,不足以积累起文化领袖所需的声望。 D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 丰姿绰约 的民族歌舞增 添了人文情趣。 答案: B 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冰雪皑皑之际,唯独梅花昂然绽放于枝头,对生命充满希望和自信,教人精神为之一振。 B那跳跃着鸣禽的绿林,树上缠绕着藤蔓的绿叶
3、,以及时隐时现的山岚雾霭,把我整个心灵都吸引了过去。 C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D 1984年 12月 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 12月 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答案: A 下列句中的划线词,从词类活用的角度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雨 雪霏霏 B 槌 床便大怒 C榆柳 荫 后檐 D謇 朝 谇而夕替 答案: D 从文言句式的角度,选出与例句用法相同类的一项( ) 例:不吾知其亦已乎 A誓天不相负 B步余马于兰皋兮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D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答案: A 给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句子排序,
4、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北京奥运会奖牌创意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由象征尊贵和美德的 “金 ”“玉 ”材质组合而成。 。在为期 16天的北京奥运会上, “金镶玉 ”奖牌成为了一大亮点。 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工程中的又一次 “中西合璧 ” 奖牌丝带由机织而成,工艺精美,朱地云纹,喜庆祥瑞 奖牌背面镶嵌着龙纹造型的玉璧,玉璧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即展翅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形象 A B C D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
5、的文字,完成小题。( 20分) 人在胡同第几槐 刘心武 ( 1)五十八年前跟随父母来到北京,从此定居此地再无迁挪。 ( 2)北京于我,缘分之中,有槐。童年在东四牌楼隆福寺附近一条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那大院后身,有巨槐。那株巨槐,仰起头,脖子酸了,还不能望全它那顶冠。巨槐叶茂如伞,网住好大一片阴凉。最喜欢它开花的时候,满树挂满一嘟噜一嘟噜白中带点嫩黄的槐花,于是,就有院里还缠着小脚的老奶奶,指挥她家孙儿,用好长好长的竹竿,去采下一笸箩新鲜的槐花,而我们一群小伙伴,就会无形中集合到他们家厨房附近,先是闻见香气,然后,就会从老奶奶让孙儿捧出的圆形盖帘上,分食到用鸡 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饼
6、 ( 3)后来我搬出那四舍院了,但依然会在梦里来到巨槐之下,梦境是现实的变形。我会觉得自己在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举起 不是采槐花,而是采槐花谢后结出的槐豆 如果槐花意味着甜蜜,那么槐豆就意味着苦涩,过去北京胡同杂院里生活困难的人家,每到槐豆成熟,就会去采集,将它晾干后卖给药房做药材 在梦里,我费尽力气也揪不下槐豆来,而巨槐顶冠仿佛乌云,又化为火烫的铁板,朝我砸了下来,我想喊,喊不出声,想哭,哭不出调 噩梦醒来是清晨,但迷瞪中,也还懂得喟叹:生存自有艰难面,世道 难免多诡谲 ( 4)除了院子里的槐树,还有更可爱的胡同路边的路槐。槐树有多种,国槐虽气派,若论妩媚,则似乎略输洋槐几分。洋槐开花在
7、春天,一株大洋槐,开出的花能香满整条胡同。 ( 5)北京胡同四合院树木种类繁多,而最让我有家园之思的,是槐树。 ( 6)东四牌楼附近,现在仍保留着若干条齐整的胡同。胡同里,依然还有寿数很高的槐树,有时还会是连续很多株,甚至一大排。不要只对胡同的院墙门楼木门石墩感兴趣,树也很要紧,槐树尤其值得珍视。青年时代,就一直想画这样一幅画,胡同里的大槐树下,一架骡马大车,静静地停在那里,骡马站 着打盹,车把式则铺一张凉席,睡在树阴下,车上露出些卖剩的西瓜 这画始终没画出来,现在倘若要画,大槐树依然,画面上却不该有早已禁止入城的牲口大车,而应该画上艳红的私家小轿车 ( 7)过去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上有 “
8、半城宫殿半城树 ”一说,倘若单俯瞰东四牌楼或者西四牌楼一带,则青瓦灰墙仿佛起伏的波浪,而其中团团簇簇的树冠,则仿佛绿色的风帆。这是我定居五十八年的古城,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的歌哭悲欢,都融进了胡同院落,融进了槐枝槐叶槐花槐豆之中。 ( 8)不过,别指望我会在这篇文章里,附和某些高人的高论 北 京的胡同四合院一点都不能拆不能动 城市的改变当然包括着拆旧与建新,拆建毕竟是一种活力的体现,而一个民族在经济起飞期的亢奋、激进乃至幼稚、鲁莽,反映到城市规划与改造中,总会留下一些短期内难以抹平的疤痕。我主张在北京旧城中多划分一些保护区,一旦纳入了保护区就要切实细致地实施保护。在此前提下,对非保护区的
9、拆与建都采取个案分析,该容忍的容忍,该反对的反对。发展中的北京确实有混乱与失误的一面,但北京依然是一只不沉的航空母舰,我对她的挚爱,丝毫没有动摇。 ( 9)最近我用了半天时间,徜徉在北京安定门内的旧城保护区,走过 许多条胡同,亲近了许多株槐树,发小打来手机,问我在哪儿。我说,你该问:岁移小鬼成翁叟,人在胡同第几槐? 【小题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2分) A作者心中前后两幅画的画面虽有变化,但大槐树不变,表明作者对北京的传统生活始终热爱。 B作者一直想画一幅画,表达他对北京的热爱,但因生活经历的变化,一直没有画成这幅画。 C作者在文中一再指出五十八年定居在北京,是为
10、了强调北京与自己一生相伴,密不可分。 D虽然作者对胡同四合院很有感情,但他认为将胡同四合院全部拆掉是北京发展必需的过程。 E、去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上有 “半城宫殿半城树 ”之说,这显示老北京与古槐相依相存。 【小题 2】在不同时期, “那株巨槐 ”给 “我 ”的感受不同。请分别概括 “我 ”童年时和搬出四合院后对巨槐的感受。( 6分) 答: 【小题 3】作者在文末用两句自创的诗句作结,作者这样写想表现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答: 【小题 4】本文笔墨多集中在槐树上,而倒数第二段又写到作者对北京城改造的看法,你认为这段内容是否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见解( 6分) 答: 答案: 【小
11、题 1】 BD 【小题 1】在 “我 ”年幼时, “我 ”感受了槐树巨人的荫庇和恩惠,体会到了浓浓的人情。 (3分 ) “我 ”搬出了四合院以后,随着生活的变故, “我 ”能从槐树中体会到生存的艰难、人生的苦涩。 (3分 ) (意思相同即可。) 【小题 1】作者通过这两句诗表达自己从小到大都对以槐树为代表的胡同四合院生活有深深的眷恋 (或热爱 )(3分 ),这样写点明主旨,使文章更加令人回味,表达更富有文采,同时达到与题目照应的作用。 (3分 )(意思相同即可。) 【小题 1】示例一:不该删去。( 1分)文章谈的是槐树,实际 上借槐树谈的是对胡同院落和北京传统生活的感情。 (2分 )作者谈的对
12、北京城改造的看法,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自己对胡同院落的情感不会改变,对北京传统生活方式不会消失的信念。 (3分 ) 示例二:可以删去 (1 分 )。文章的主题是借槐树表达自己对北京传统生活的眷恋,(2分 )倒数第二段虽然也谈到了对北京的爱,但大段篇幅都在谈旧城改造,略显得赘余 (或技蔓 ),如果删去可使中心更明确,主旨更清晰。因此可以删去。 (3分 ) (观点 1分,表述本文主题 2,结合文本阐述理由 3;意思相同即可。) 【小题 1】 B但因生活经历的变化,一直没有画 成这幅画,文中无据。 D全部拆掉错。作者认为该容忍的容忍,该反对的反对。 【小题 1】我童年时,闻着槐香,吃着邻居老奶奶
13、做得饼,感受到了深深的人情,从而也多了一份对北京的热爱。后来体会到生活的苦涩,如同槐豆的味道。 【小题 1】把槐树与人生结合起来,把槐树与四合院结合起来,这些北京的符号,让作者眷恋于心,同时最后一句用于题目,前后形成照应关系。 【小题 1】本题为开放题,如果选择删去,则从主题的角度分析。为使主题更突出或内容更集中,可删去。如选择不删去,则从槐树 -四合院 -北京的角度展开。 文言文阅读 把下面的文言句 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小题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选段) ( 3分) 【小题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教材)( 3 分) 【小题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四川省 射洪县 射洪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入学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