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孔子认为仁必须要以礼为规范。在家说话时温和恭顺;与下大夫谈话时无所顾忌, 侃侃而谈 ;而与上大夫或国君谈话时和颜悦色,十分谦逊。 B兽首买家蔡铭超拒付拍卖款的消息如 石破天惊 ,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们唇枪舌剑,讨论激烈。 C该剧导演激动地表示,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摄影创意的 溢美之词 ,给了他们极大的肯定和鼓舞,他们一定拍出更好的电影以飨观众。 D以发泄和煽情为主流的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冲击,学生往往不自觉地去模仿,写一些内容空泛、文
2、体模糊的 “异文 ”,令人 不忍卒读 。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市场经济的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充分作用。 B由于一至四号 “神舟 ”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 实现的。 D交管部门首次在长安街上使用交通疏导流动提示牌,以缓解 “两会 ”期间会务交通对社会交通造成的压力。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
3、分) 怎样才能进入文学作品的意境呢? _ 必须驰骋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这样才能进入它的意境 诗歌鉴赏需要运用想象和联想,已无须赘言,这里只讲讲戏曲的鉴赏 而在读剧本的时候,眼前不但没有布景,而且没有演员,所见到的只是纸上的文字 那山山水水,千军万马,都要由观众自己去想象 读者要借助这些文字想象出舞台的情景,让死的文字一个个活起来,变成一些生动的场景 中国戏曲的表演有很强的虚拟性,乘车荡舟,骑马作战,叩门登楼,各种各样的动作都是由演员通过虚拟的方式加以表现,舞台上并没有真实的布景 A B C D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 伍连德:永远的防
4、疫战士 慕景强 几年前,我还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工作。记得在校部图书馆和分子生物学馆之间,矗立着一座半身人物石雕像。雕像不算高大,人 物面容平和。由于座基周围有一个圆形的花坛,在花坛外流连的人们并不容易看清楚雕像的介绍信息。 有些来图书馆办事的人,看到雕像总会好奇地问一句: “这个人是谁呀? ”在场的老同事便会直言相告: “伍连德。 ”如果提问的人一脸茫然,老同事便会加一句: “哈医大的老校长。 ”提问的人多半依然一脸迷惑,然后若有所悟地走掉了。其实,这也多少体现了伍连德在当代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要说普通人,即便身在医疗卫生系统的人,了解甚至知道伍连德的也为数甚少。 真实的伍连德是个什么样子
5、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历史上没有伍连德,东北三省不会发展成现在这般模样;甚至可以说,没有伍连德,中国历史的轨迹也会改变许多。他为世人所知始于近一个世纪前那场骇人听闻的瘟疫。 1910年 10月 25日,满洲里首发鼠疫,数月内波及 5省 6市,死亡达 6万多人。疫情如江河决堤般蔓延开来,患病较重者,往往全家毙命。一时从城市到乡村,人们无不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当时有 “哈尔滨鼠疫死亡数千人,尸体泼油焚烧三天三夜 ”的记载。 消息传到北京,朝野为之震惊。清廷唯恐日俄借机侵略,慌忙委任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很快,伍连德便探明传染 病源来自于旱獭,并组织力量灭杀病源。为搞清病因病理,他在疫区亲手实
6、施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为阻止呼吸传染,他设计并命令赶制了一种特殊的加厚口罩,被后人称作 “伍氏口罩 ”;他以钦差大臣身份在疫区紧急征用学校、戏院、浴室,把它们改装成临时消毒所,又把庙宇和教堂改为急救医院 在回忆录中,他如此生动地描述自己的角色: “我扮演了庞大组织总司令的角色,对医生、警察、军人,甚至地方官吏下命令。 ” 经过 3个月的艰苦工作,这场可怕的疫情方才告止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例以科学防疫专家实践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有效控制大型 瘟疫的记录。那年,伍连德 31岁。 之后的 1911年,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起我国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并于当年 4月在盛京(沈阳)召开国际鼠疫学术会议
7、 万国鼠疫研究会。这是近代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英、美、法等 11个国家的 34位著名鼠疫专家。伍连德在大会上做了关于东北鼠疫防治经验的学术报告,得到各国专家的高度评价,被冠以 “鼠疫斗士 ”的称号。 上世纪 20年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曾这样评价伍连德: “科学输入垂 50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伍连德)博士一人而已。 ” 1879年,伍连德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 17岁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学士学位,后在英国疟疾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Ronald Ross门下学习。 1903年,他又前往法国巴斯德研究院,在俄裔细菌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El
8、ie Metchnikoff 教授指导下研究破伤风。 24岁时,伍连德获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他的医学生涯。 伍连德是我国首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科院校的创始人和领导人,先后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学校 20余所,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等 10余个学会,并创办了中华医学杂志。在他的倡议下,北平中央医院成 功创办,这是我国自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医院,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前身。他曾在 1914年积极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派出的中国医学委员会进言,要求在北京地区建立一所现代化的医学教育机构。 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成,伍连德为之倾注了不少心血。 对于预防医学,伍连德也有独到的见解。在 1928年
9、给国民政府的建议中,他首先对国内公共卫生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在我国倡行公共卫生的障碍、前景及办法进行了论说。他认为,对于医界中人,不能只一味地专注于治疗,更要注重预防。他的观念即便现在提起,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也是在他的竭力推动下,我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 1960年,与瘟疫搏斗一生的科学家伍连德永远地安息了。回顾他的生前语录,其中鲜有豪言壮语,他只是这样总结道: “我觉得一个人择定了他的工作后就应该认真去做,千万不可敷衍因循。如果是本着良心做事,便不可怕负责任。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科学家伍连德在医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0、但由于他个人行事低调,不事张扬而陷入默默无闻的境地。 B在作者看来,伍连德不仅影响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发展的轨迹。 C 1910年 10月,中国东北地区发生了大型瘟疫,这一消息震惊了全国,清廷唯恐日俄借机侵略,慌忙委任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 D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科院校的兴办都与伍连德有关,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前身 北平中央医院就是在伍连德的倡议和支持下创办的。 E伍连德认为医界中人不仅要专注治疗,更要注重预防,他的 “防病重于治病 ”的观念指导现在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题 2】伍连德在回忆东北鼠疫防疫的经历曾说: “我扮演了庞大组织总司令的角色,对医生
11、、警察、军人,甚至地方官吏下命令。 ”请结合传记内容,概括伍连德为东北鼠疫事件所做的工作。( 6分) 【小题 3】作者认为 “伍连德是永远的防疫战士 ”,请结合传记内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 6分) 【小题 4】伍连德说: “我觉得一个人择定了他的工作后就应该认真去做,千万不可敷衍因循。如果是本着良心做事,便不可怕负责任。 ”这段话对你有哪些启示?请联系结合传记内容和你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8分 ) 答案: 【小题 1】答 B给 3分 答 E给 2分 答 C给 1分 答 A或 D给不给分 【小 题 1】 临危受命,担任防疫全权总医官 探明传染病源,并组织力量灭杀病源 在疫区亲
12、手实施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以查明病理病因 设计并命令赶制防疫用加厚口罩 征用公共建筑,改建临时消毒所和急救医院 从理论总结东北鼠疫防治经验,促进鼠疫防治的国际交流。 【小题 1】 正式从医之前,伍连德重点学习和研究了防疫相关知识 回国后主导扑灭了我国东北地区的鼠疫。 建立中国第一个鼠疫研究所。 在国际鼠疫学术会议上介绍防疫经验,被誉为 “鼠疫斗士 ”。 提倡预防医学。 推动收回海港检疫主权。 【小题 1】示例:伍连德的这句话启示 我们:人们应慎重地选择从事的工作,一旦选定了就要认真;做人要有道德底线,勇于担当。伍连德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他的这句话。他很早就把防疫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选定之后
13、潜心学习,认真实践,面对东北的鼠疫疫情他敢于担当,临危受命,深入疫区,将专家实践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有效控制了大型瘟疫;同时为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尽心尽力。我们在学习和生活应当像伍连德一样,谨慎的选择人生道路,认认真真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做一个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人。 【小题 1】 A项中 “个人行事低调,不事张扬 ”无中生有。 C项基本正确,但 “震惊全国 ”理解不 当,应是 “消息传到北京,朝野为之震惊 ”。 D项中应是 “伍连德是我国首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科院校的 ” 创始人,北平中央医院成功创办是伍连德的倡议。 【小题 1】注意题干中 “为东北鼠疫事件 ”这一限定词,扑灭鼠疫后的后续工作也要
14、归纳进来。每点 1分,完全照抄原文不得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1】注意伍连德求学的细节。每答出一点给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要全面理解伍连德话语中的要点。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4分; 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 “见 ”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 “见 ”的作用如何,见是产生诗的境界的重要条件。 诗的 “见 ”为 “直觉 ”,有 “见 ”即有 “觉 ”,
15、觉可为 “直觉 ”,亦可为 “知觉 ”。直觉得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得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 “名理的知 ”。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 “这是梅花 ”“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 ”“它的花香,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 ”等等,你所觉得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 它的 “意义 ”。意义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就是 “名理的知 ”。但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把全副精神专注在它本身形象,如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的 “意象 ”。这种 “觉 ”就是 “直觉 ”。 诗的境界是用 “直
16、觉 ”见出来的,它是 “直觉的知 ”的内容而不是 “名理的知 ”的内容。比如说读崔颢长干行,你必须有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在你的意识全部,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 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 “它是一首唐人五绝 ”“它用平声韵 ”“横塘是某处地名 ”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就从诗的境界迁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这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备。但是在用思考引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
17、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 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然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人称为 “灵感 ”,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 一种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独立自足的意象来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就不能算是好诗。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辽宁省 东北 育才 学校 下期 期中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