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划线的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 A险 衅 缧 绁 桀 骜 倨 傲 流 觞 殇 子 B 迥 然 扃 牖先 妣 婢 女 阙 然 Q起 C会 稽 期 功修 禊 合 契舂 粮 大 椿 D 闵 凶 哀 愍 h泪 汶 汶 逋 慢 其糟 答案: B 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 A优渥异爨殒身不恤门衰作薄 B剌谬莞尔划地为牢皇天后土 C 楚盘恒姗姗可爱圜墙周庭 D修茸拔擢长歌当哭放浪形骸 答案: C 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 狭路相逢 ,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B初春,
2、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 不寒而栗 。 C文理科不仅应该知识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自然与社会决不可能是 泾渭分明 的。 D那天,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 南辕北辙 ,各奔东西了。 答案: C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战士们冒着因余震而房屋随时垮塌,再次进入废墟,搜寻幸存者。 C临近期中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D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答案: A 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兰亭集序是他的书
3、法名作,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 B归有光,明朝文学家,有震川文集。项脊轩志表达了对于祖母、母亲、妻子的怀念,是他中进士之后的作品,艺术功底深厚。 C李密,三国时蜀国人,蜀亡后为晋武帝征召,上陈情表辞谢。表是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D长亭送别选自杂剧西厢记,写崔、张分别的情景。杂剧是元朝出现的成熟的戏剧,重要作家有王实甫、关汉卿、白朴、马致远。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18分) 面对社会悲剧,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我们相信自己在精神上无比地优越于那迫害乃至毁灭我们的恶势力,因此我们可以含笑受难,慷慨赴死。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
4、剧场里的观众全都浑浑噩噩,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演给我们心目中绝对清醒公正的观众看,我们称这观众为历史、上帝或良心。 可是,面对自然悲 剧,我们有什么呢?这里没有舞台,只有空莫无际的苍穹。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朝生暮死的众生。任何人间理想都抚慰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灾人祸面前也谈补上什么正义感,当史前人类遭受大洪水的灭顶之灾时,当庞贝城居民被维苏威火山的岩浆吞没时,他们能有什么慰籍呢?地震、海啸、车祸、空难、瘟疫、绝症 .大自然的恶势力轻而易举地把我们或我们的亲人毁灭。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灵魂的敌手,因而不能以精神的优越自慰,却越发感到生命的卑微。没有上帝来拯救我们,因为这灾难正是上帝亲
5、手降下的。我们愤怒,但无处泄愤;我们冤屈,但永无伸冤 之日;我们反抗,但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 然而我们未必就因此倒下。也许,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我们挺在那里,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援军。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也是最后的尊严 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 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 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
6、意的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 我厌恶那种号称铁石心肠的强者,蔑视他们一路旗开得胜的骄横。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我相信我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一切,我甚至敢于深入到悲剧的核心,最纯粹的荒谬之中停留,但我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出现奇迹般的变化。人们常常期望一个经历了重大苦难的人生活的与众不同,人们认为他应该比别人有更积极或者更超脱人生的 境界;然而,实际上,只要我们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依然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漩涡。生命中那些最深刻的体验必定也是最
7、无奈的,它们缺乏世俗的对应物,因而不可避免的会被日常生活的潮流淹没。 当然,淹没并不等于不存在,它们仍然存在于日常生活所触及不到的深处,成为每一个人既无法面对也无法逃避的心灵暗流。 【小题 1】在 - 小节中,作者把悲剧分为哪两种类型?各自应当怎样面对?这样面对的理由分别是什么?( 8分) 【小题 2】在 - 小节中,作者认为面对寻常的苦难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请作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 “当然,淹没并不等于不存在,它们仍然存在于日常生活所触及不到的深处,成为每一个人既无法面对也无法逃避的心灵暗流。 ”这句话如何理解?( 4分) 答案: 【小题 1】社会悲剧、自然悲剧。(各 1
8、分) 面对社会悲剧我们可以含笑受难,慷慨赴死, 面对自然悲剧我们咬牙挺住,挺立在那里,不倒下。(各 1分) 面对社会悲剧,我们有勇气、有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的支撑,我们相信历史、上帝、良心是清醒公正的。 面对自然悲剧,我们要维护人的尊严。(各 2分) 【小题 1】态度:不美化、不炫耀苦难,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 2分) 分析: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寻常苦难贯穿于生活,是生活的本质,不需要言辞来美化,也不必做作地炫耀。我们能做的只是用我们柔弱之躯勇敢地承受,来显示我们做人的尊严,来表明我们的生活态度。( 4分) 【小题 1】苦难是贯穿于生活中的,只要我们活着就只能面对,那些苦难随着时间的流逝可
9、能不再为人所提起,但是那种伤痛并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它只是埋藏在人们的心底,虽然不常常想起,但从来不曾忘记,那些深埋在心底无法说出的痛是人生最大的苦难。( 4分) 【小题 1】根据 “ 面对社会悲剧 ”以及 “ 可是,面对自然悲剧 ”得出悲剧的类型,再根据文意答出理由。 【小题 1】由 “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 ” “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概括,再做 “简要分析 ”。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 “心灵暗流 ”的含义。 阅读下面
10、文章,完成小题。( 20分) 乡村的瓦 冯 杰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 准确 -“瓦蓝 ”。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
11、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 “鳞次栉比 ”,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 “籍贯 ”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 ”,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 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苏省 苏州 中高 上期 期中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