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A门 槛 /槛 外长江 殷 红 /期望甚 殷横 祸 /横 征暴敛 B 姣 好 /矫 枉过正铁 砧 /渐 臻 佳境 绿 林 /渌 水荡漾 C 浣 女 /莞 尔而笑 嗔 怒 /目而视 蹊 跷 /独辟 蹊 径 D 筵 席 /妍 媸毕露 朔 漠 /溯 流而上 蓼 蓝 /寥 若晨星 答案: A 下列关于诗歌形式的赏析,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 A李贺的天上谣,借助于想象,化用神话传说,把神与人结合起来写,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写,诗歌形象具体鲜明,
2、新奇美丽。 B燕歌行中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尖锐地揭露了军中的苦乐不均,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 C兵车行这篇叙事诗能寓情于叙事;情节的发展与句型、音韵的变换紧密结合,三、五、七、九言错杂运用,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D送魏万之京这首诗长于炼句,如颔联两句采用倒装手法,先出 “鸿雁 ”、 “云山 ” 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 “愁里听 ”、 “客中过 ”,由景生情,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 答案: C 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鉴赏,阐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 A与诸子登岘山是孟浩然一首吊古伤今的诗。作者通过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这个主题的描写,暗示了自己
3、在政治上失意的悲哀。 B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中虽然流露出作者某些虚无主义的消极思想,但更表现出作者坚决不向权贵妥协的气概。 C杨炯的从军行是一首五言诗,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诗人对整个从军过程做了详细地描写,比如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等。 D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誉为 “诗中的诗,顶峰上得顶峰 ”。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营造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答案: C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这是唐代诗人陈陶所写一首绝句陇西行的前两句,请根据内容和韵律,选出可以作为其后两句的一项( 3分) ( ) A可怜无定河边骨,
4、犹是春闺梦里人。 B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 薇。 C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D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答案: A 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信 知生男恶(确实) 分明怨恨曲中 论 (诉说) 花径不曾 缘 客扫(因为) B 暂伴月 将 影(送) 滕王高阁 临 江渚(面临) 会须 一饮三百杯(应该) C 不 堪 盈手赠(能够) 哭声直上 干 云霄(干预) 大漠穷秋塞草 腓 (枯萎) D 牙璋辞 凤阙 (代指长安) 栗 深林兮惊层巅(颤栗) 行人 弓箭各在腰(从军出征的人)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
5、A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 乔丹起诉中国运动服饰生产商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姓名权一案又有进展,此案日前已被中国法院正式受理。 B今年我国将把促进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突出抓好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安全等工作。 C在欧洲看 “蒙娜丽莎的微笑 ”,你立即就能感觉到,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D随着人们消费选择的拓宽,黄金周开始从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向其他行业广泛延伸,越来越多的行业正从假日消费中分得 “黄金 ”。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 A全唐诗是清初编修的唐代
6、诗歌总集,共收录四万多首诗歌,洋洋大观, 波澜壮阔 ,成为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B一年一度在苏州博览中心举办的电博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电子新产品,真可谓 浩如烟海 ,应有尽有。 C中国足球涉赌的领队、裁判一个接一个被处理,主管足协的官员谢亚龙等人已被检察机关批捕,大 批网民 弹冠相庆 。 D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起海啸, 沧海横流 ,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答案: A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 A蹉跎怪涎内敛钟鼓撰玉泌人心脾 B委迤石扉永决溢采流光姿意妄为 C檄文自栩文身沧海一栗风神初振 D启锚降幡估酒目炫神迷形
7、影相吊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听 松 熊召政 (1)今天,我又想去泰山极顶,去华山、恒山、黄山、庐山,或者武夷山、井冈山、大别山,去中国的任何一座千仞冈上,振我的衣,摄我的神,听一次混混沌沌、莽莽苍苍的松涛。 (2)我的故乡是一座松涛之城。我呱呱坠地,故乡便把松涛作为第一首儿歌,也是一首永远的儿歌送给我。从那时起,我就感受到其中的世界是那么喧闹,那么生机勃勃,穷极变幻。四月的雨天里,尽管阴霾怒张,那不肯被黑暗吞没的万丈新翠,把春天赋予的全部生命力都注入柔韧的枝条,迸发出指天扫地的怒吼。 在寒气凝冻的腊月,草木尽枯,瑟缩如僵虫。唯有青松独领风骚,在凛冽的风中摇 荡碧
8、色,旋起一轮轮穷天极地的呐喊。 (3)在这样的氛围里,我长大了。我看惯了林松曳动的光影:束束凝碧,一派空灵。初似霓裳,继如乱发。且舞且摇,光色渐乱渐暗。终于,深浅有致的累累青柯好像有了淡墨泼进,变成一色的乌黛。一林松骚动起来。接着,一山松、千山松、万壑松都骚动起来。松涛响了。 (4)带着松涛给予的启示,我离开了故乡 群山环绕的那座小城,走上了生命长途。我走过许多城市,许多乡村。在北国的长城上,我听过大雪;在南国的大海上,我听过风暴。它们虽然都很壮观,表现了乾坤伟大力,但仍不及响在千峰万壑上的那千顷万顷 松涛,那气吞山河的震荡,多么地摄人心魄 ! (5)遗憾的是,离开故乡久了,离开大山久了。住在
9、城市的高楼里,眼中的世界色彩缤纷,竟使我渐渐淡忘了童年的耳中的世界。心灵没有受到伟力的撞击,血管里的血也就不再汹涌。 (6)如同李白欣然相逢了西下峨眉的蜀僧,不久前的那一夜,一个森林里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他似乎有消息告诉我,可是我一句也听不清。我问他话筒里传来的是什么声音,他说是松涛。 (7)一根银线,为我送来了久违的松涛。我重又获得了生机勃勃的耳中的世界,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8)我放下听筒,可是我仍在听着,听着,听 远方的松涛: (9)初时,舒缓如空蒙月夜的琴声,如纷纷扬扬的击瓦的雪声。接着如哔哔剥剥的火声。沸沸汤汤的水声又继之。旋即错杂成踢踢踏踏的大马群的蹄声,马上又演变成轰轰隆隆的荒野
10、炮声。最后,响起石破天惊的雷声。自霜皮虬枝的松干,自松干中弯弯曲曲的年轮;自拔云掸日的长柯,自条柯上戟张的针叶。 那可怕的松涛,在幽邃的天穹下炸响了。仿佛五百年内的声音,都聚到这一块儿同时爆炸。 (10)这真是一个葱岭欲拔、巨山若裂的时刻。我没有见过龙,但从那松涛里我分明听到了龙叫。山川震怒,让我听到中国魂的狂吼。松既有情,发出摇荡乾坤的正气。人非草木,在此振聋发聩的境界中,怎么可能心如枯井,微波不兴呢 (11)放下听筒,我仍在听松。我的心,始而醉,继而痴,尔后又惶然悚然,愧然愀然。我以为人过中年,从此只谈风月为好。岂知今夜的松涛,再一次冲刷了我的肺腑。心中的尘垢被荡涤一尽。松涛呵松涛,多谢你
11、吹碎一个诗人病态的淡泊,再开他热血男儿的襟抱。 (12)从此,他不仅仅听松,感受剧烈的震荡。他更想变成一棵松,植入中国的任何一座山,挺起他的腰,伸开他的臂,加入伟大的呐喊。 (选自灯花带梦红有删节) 【小题 1】说说文章第一节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小题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作简要赏析。 【小题 3】最后两小节人称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有何艺术效果 【小题 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从 “听松 ”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 【小题 1】 开篇点题,暗示文章主旨; 引起下文,为后文叙写童年 “听松 ”及成年后的城市生活做铺垫。 与结尾相呼应 为下文奠定抒情氛围(答三点 每点 2分,答三
12、点即可) 【小题 1】( 1)对比(或反衬、衬托)( 1分),用寒冬的草木尽枯来突出青松不畏严寒的旺盛生命力,( 1分)突出对青松的赞美之情( 1分)。( 2)夸张( 1分),突出松涛声响 之大,声势之强,声威之猛、孕育之久( 1分),突出表现松涛对作者的心灵震撼。( 1分)。 【小题 1】( 4分)将 “松涛 ”称作 “你 ”,赋予松涛人格化的特点,( 1分)有利于抒发情感,表达了对松涛的感激之情( 1分);将 “我 ”称作 “他 ”,( 1分)突出 “我 ”和听到松涛的每个人,都会进入新的境界,有新的认识和胸襟。(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6分) 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
13、要像青松一样生机勃勃; 像青松一样,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傲然挺立,响彻天地; 一个人要像松一样充满正气,不可在 “风月 ”“缤纷色彩 ”之中消磨掉 锐气; 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变迁的时代,要把个人的激情融入到这洪流之中。(每点 2分,答对 3点得满分) 【小题 1】此题考查段首句的作用,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情感。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此题考查人称的作用。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
14、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祖云,父溆,仕历州县令佐,世以儒学称。禹锡贞元九年擢进士第,又登宏辞科。禹锡精 于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从事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典记室,尤加礼异。从佑入朝,为监察御史。与吏部郎中韦执
15、谊相善。 贞元末, 王叔文于东宫用事,后辈务进,多附丽之。 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顺宗即位,久疾不任政事,禁中文诰,皆出于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士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 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苏省 盐城 中学 高二下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