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姜堰市罗塘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苏省姜堰市罗塘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苏省姜堰市罗塘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苏省姜堰市罗塘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A 横 行 /蛮 横强 制 /差 强 人意风尘 仆仆 /前 仆 后继 B 靓 女 /靓 妆接 济 /济 济一堂数见不 鲜 /鲜 为人知 C请 帖 /字 帖晕 车 /头 晕 目眩擢 发 难数 /间不容 发 D 绯 红 /绯 闻思 量 /量 体裁衣草 长 莺飞 /飞短流 长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 A问责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建立了健全的问责制度是一个国家反腐倡廉和法治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2、。 B “河套人 ”的生存年代经考古确认大幅度提前,一下子跃居为目前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所知生存时代最早的晚期智人。 C近年来,国内有的高校也受到奢侈风气的影响,大修豪华办公楼,某高校仅三层的餐厅,也安装了观光电梯,导致了严重的浪费现象和极其恶劣的影响。 D “不抛弃、不放弃 !”“有意义就是好好活 !” 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的经典台词,将引发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共鸣,成了他们的人生坐标。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国学热 ”还能热多久? 掐指算来, “国学热 ”在中国闹腾的年头也不短了,现在已经失去了方兴未艾之势。我是不希望它来无影、去无踪,很快就销声匿迹的,那么自然要问
3、, “国学热 ”还能热多久? 如果我们真的想让国学 (或者广义的传统文化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正面作用,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首先,我不得不表示我的失望, “国学热 ”的历程表明,它并不是一场有深厚根基的文化运动,更多的是表现为被媒体支撑和炒作的新闻风波,它吸引人们关注的,主要是一系列引起争吵的事件,比如关于少儿读经的争论、人民大学建立国学院引发的争论、关于祭孔和主张立儒教为国教的争论,以及最近关于于丹讲解庄子的争论和李零教授发表丧家狗 我读论语引发的叫骂,等等。 我认为,像国学这样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系,期望它有一个复兴运动,必然应该包含广泛、持久的正面文化建设、伦理道德建
4、设,包含涌现一批国学大师,出现类似于费希特在 法军入侵德国时发表告德意志国民讲演这样的历史性事件,但我们目前看到的,不过是电视台捧起来的三两个说书人式的明星;我们听到的,不过是明星们签名售书的新闻和码洋数如何高的利好消息。媒体上的小吵小闹和大吵大闹不能构成一场文化运动,喧哗声迟早会消失。 “国学热 ”要能长期热下去,必须与当代生活发生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妨看一看当今的英语热、电脑热等等,它们不需要大力提倡,不需要推波助澜,一直高热不止,原因无他,只是对年轻人的生计、前途至关重要而已。我们当然不能期望国学热满足人们的经济和物质需求,但问题在于,它也没有满 足当今的精神道德需求。当前的文化明星宣传两
5、大主题,一是安贫乐道、与世无争,退到个人的内心生活,在社会分化和社会矛盾问题引起极大关注、社会公正问题急需解决的今天,这一剂心理麻醉药固然有少数人欢迎,但大多数人是不会买账的;二是乱世出英雄,纵横捭阖、借力打力的道理,这能引起少数政治家和商人的兴趣,但与大多数人的生活无关。对于现代化生活引起的困惑,社会急剧转型引起的焦虑,国学中不可能有现成解答,当今的文化明星也不想研究和讨论。 国学作为安邦定国的原理是早已过时了,现在谁会尊崇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那一套呢?它的 某些教诲 (也不包括 “惟女子与小人难养 ”的说法 )可能在人们的日常人伦生活中有用,但这需要在真正的个人道德和意识形态之间
6、作出区分。现在很多人还没有看清这一点,国学要发挥正面作用还不容易。 人们可能记不得了,当上世纪 90年代中期第一次 “国学热 ”兴起时,主流媒体上弄出的响动,并不下于这几年,但哲学研究杂志发表了一篇国粹复古文化 评一种值得注意的思想倾向,就使得它无疾而终。从根本上说,当今中国还没有多元文化的氛围 (一些 “国学热 ”的头面人物也不过幻想恢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局面 ),人们还没有想清楚国学在当 代生活中应有的定位,真正的 “国学热 ”还是来日方长,需要经历反复和曲折才能出现。 【小题 1】从全文看,作者对近年来的所谓 “国学热 ”持什么样的态度?( 6分) 【小题 2】第 段论述当前的
7、 “国学热 ”无法长期热下去,请简要说明其思路。( 6分) 【小题 3】要想真正让 “国学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正面作用,本文作者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6分) 答案: 【小题 1】 【小题 1】对近年来的 “国学热 ”表示失望,认为它还称不上是真正的国学热;( 3分)在冷静的分析和批评中包含着期许,希望国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能发挥正面作用。( 3分 ) 【小题 1】 首先提出国学要能长期热下去,必须与当代生活发生紧密联系; 再阐述国学不可能像英语、电脑那样满足人们的经济和物质需求; 然后指出当前的国学热也不能满足当今的精神道德需求,因为只引起了少数人的兴趣。( 6分, 【小题 1】 要
8、有广泛、持久的正面文化建设、伦理道德建设; 要研究和讨论 如何让国学来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道德需求; 要努力营造多元文化的氛围,要弄清 国学在当代生活中应有的定位; 在真正的个人道德和意识形态之间作出区分。(每 点 2分,答出三点给 6分) 【小题 1】 【小题 1】结合文章题目 “国学热 ”还能热多久?再结合 “首先,我不得不表示我的失望, “国学热 ”的历程表明,它并不是一场有深厚根基的文化运动,更多的是表现为被媒体支撑和炒作的新闻风波 ”得出失望。根据 “人们还没有想清楚国学在当代生活中应有的定位,真正的 “国学热 ”还是来日方长,需要经历反复和曲折才能出现。 ”得出希望国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
9、中能发挥正面作用。 【小题 1】本题考查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做这类题要抓文本的关键句概括。结合文章第五段概括即可,顺序不能前后颠倒。 【小题 1】此题变相的考察 概括能力,结合文本最后两段概括即可。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夕阳爱情 江慧妍 我一直恨父亲。 父亲是镇上的中学教师,年轻时非常有才华,考取了重点高中。原本前途无量,但因为被一个城里的姑娘伤了心,便自暴自弃,没有继续学业,回乡当了民办教师。 母亲相貌平平,因为仰慕父亲的才华,下决心要嫁给他。父亲家贫,有姑娘主动上门 ,爷爷奶奶当然高兴。老人家做主,两人便成了亲。成家
10、第二天,父亲便搬回镇上的教工宿舍,说是要专心准备民办教师转正的考试,从此很少回家。母亲没有怨言,有时周末还带一篮子鸡蛋上镇里找父亲,为她微几个 小菜,改善生活。 一年后,便生下了我,然而父亲还是很少回家。父亲每年都认真准备民办教师转正考试,但年年都没有过关。父亲便灰了心,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所带的班年年考试都是全镇第一名。父亲回家的次数更少了。 母亲还是没有很多的言语,只是默默地肩负起一家老小的起居饮食。小时候,我对母亲最深刻的印象便是一头乱莲蓬的头发和一双枯树皮般的大手。记得那年我大概九岁吧 ,一个初夏的夜里,外面下着大雨,我突然发高烧,额头烫得吓人。母亲二话不说,背起我便冲进密集的雨里。我
11、的体重不算轻,母亲背着我很吃力。我伏在母亲的背上,迷迷糊糊 中紧紧接住母亲的脖子。我突然觉得,母亲其实很瘦,伏在母亲的背上硌得慌。 母亲的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一滴一滴地打在我的手背上。突然,母亲一脚踏空 ,两个人就要摔在地上了。母亲不知从哪儿来了一股力量,一只手在地上一撑,一只手死命地把我搂住。我没有摔倒,但母亲却是整个人都跪在地上,母亲搂着我号啕大哭。 我永远记得,母亲几乎是爬着把我背到了镇上的医院。第二天,我的烧退了,母亲才托人捎信到学校。父亲赶过来看我,我静静地坐在医院的病床上输液,一言不发地看着父亲给我削苹果。 看着父亲白净修长的手指在苹果上灵巧地旋动,突 然,我恨起父亲来 这样的
12、恨深深地埋在我的心底。我拼命学习考取了重点大学,努力使自己最优秀。大学毕业后,我在省城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有了一问属于自己的房子,我有能力把母亲接到城里住了。更重要的是,我有能力使母亲离开那个不平等的家了。然而,母亲却不肯走。母亲说: “女儿,我哪儿也不去,这里是我的家。 ” 父亲已经退休了,他终其一生也没能考上公办教师,终于被清退回家了。握惯粉笔的父亲握起锄头始终不及母亲麻利,父亲便常常被母亲支使去干轻松的活儿。我很失望,我清楚地记得那个雨夜母亲伤心的泪水,难道母亲已经忘记了吗 多年后,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我赶回家看望,母亲甚至连我也不认得了,呆呆地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偏着头傻笑。父亲拿着
13、一把梳子为母亲梳头,却总有一绺头发翘起来。父亲反复地不厌其烦地梳着那绺头发。母亲伸手挡开父亲的梳子,急急地跑到鸡窝边捡起一个鸡蛋,孩子般咯咯笑着,说: “煮给阿弥吃,煮给阿弥吃 !” 阿弥是父亲的小名。我突然冲动起来,直截了当地问父亲: “你爱过母亲吗 ”父亲沉默了许久,才对我说: “从前,我不懂得爱 如今,你不要担心你妈的病。安心工作,我会好好照顾好她的。 ”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远处,没有看 我。风吹过母亲的衣襟,又吹起父亲额前花白的头发。 晚霞从盘缠的葡萄藤缝隙里细碎地筛落下来,洒在父亲和母亲的身上。远处田野的麦穗金黄灿烂,仿佛和夕阳连成了一体。 (选自 (2011中国年度小小
14、说 ) 【小题 1】文中多次提到我 “恨 ”父亲,请概括我 “恨 ”父亲的原因。 (4分 ) 【小题 2】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三处并说明其作用。 (6分 ) 【小题 3】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寓意深刻,请简要赏析。 (4分 ) 【小题 4】父母的 “夕阳爱情 ”是悲剧还是喜剧 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6分 ) 答案: 【小题 1】 对母亲感情冷淡,使母亲伤心;逃避丈夫责任,让母亲像男人一样干 活。 未尽父亲职责,对 “我 ”照顾不够。 (每点 2分 ) 【小题 1】 父亲自净修长的手与母亲枯树皮一般的手作对比,突出了母亲的辛劳。 得了老年痴呆症的母亲认不出 “我 ”与不忘煮鸡蛋给父亲
15、吃作对比,突出了母亲 对父亲爱得执著深厚。 父亲开始对母亲的冷淡、对家庭的不负责任与晚年对母亲 的爱作对比,表现了父亲对爱的理解感悟。 (每点 2分,共 6分 ) 【小题 1】 描写夕阳、晚霞美景,照应文题,深化主旨。 盘缠的葡萄藤象征 父母间无法割断的感情。 金黄灿烂的麦穗 隐喻父母在晚年收获爱情。 以景物描 写收束全文,表达了 “我 ”对父母晚年相依相伴的欣慰之情。 (1点 1分,共 4分 ) 【小题 1】示例一:是悲剧。 起因之悲。有才华的父亲被城里的姑娘伤了心, 后由父母作主结婚。 过程之悲。一心扑在工作上,不愿与爱自己的母亲培养爱情。 结局之悲。当爱来临时母亲却因老年痴呆感受不到爱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苏省 姜堰市 高级中学 期中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