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广东省南海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
《2010-2011学年度广东省南海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度广东省南海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 2011学年度广东省南海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5题,多选则按前 5题计分)( 10分) ( 1)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 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 (迢迢牵牛星) ( 3) ,春与秋其代序。 ,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 4) ,洵美且异。 ,美人之贻。 (诗经 静女) ( 5)女也不爽, 。 ,二三其德。 (诗经 氓) ( 6)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 。 (曹操短歌行) 答案:( 1)榆柳荫后檐 暧暧远人村 ( 2)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 3)日月忽其不淹兮 惟草木之零落兮
2、 ( 4)自牧归 荑 匪女之为美 ( 5)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 ( 6)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呓( y)语商榷( qu)踯躅( ch ch)戛( ji)然而止 B酣( hn)眠名媛( yun)坍圮( p)城垣( yun) C梵( fn)文臧否( p)逡巡( jn xn)缧绁( li xi) D奔踹( chui)摇曳( y)扉( fi)页撅( ju)树 枝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教授热爱研究工作,常常与学生们相濡以沫,合力探讨解决艰深的学术问题。 B我们一直致力于这 个新的实验,但却屡试不爽,结果都不能
3、让人满意。 C王老师素善草书,只见其凝神挥毫,立马写就,真是笔走龙蛇。 D翘首西望,海南托着的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鬼斧神工。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 3月 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 “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
4、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 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答案: C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记录,其本身是非艺术的 因为他所知道的这些东西本身是历史的而非军事的 但是,艺术修养的根基并不在艺术 知识中 艺术知识,只是艺术修养大题目下的一种后补性、扩展性的内容 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当然会有比较充分的艺术知识 这正像知道欧洲战争史常识和拿破仑生平的人未必有真正的军事修养 A B C D 答案: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生
5、前著作无虚日 ” 叶永烈 梁实秋,宽广的前额,深色边框眼镜,白发稀疏,总是笑盈盈的。一个脾气耿直而性格爽朗的人。在中国文坛上,他是一棵根深叶茂的老树。 梁实秋在海峡两岸,都享有颇高的知名度。 大抵因为他的生命的后期将近 40年的时光,都是在海峡彼岸度过的,他在台湾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识。他曾拍着自己高高的前额说: “我大不喜欢上街。一走出去,我这张脸马上就叫人认出来了 !”在他去世之后,台湾报刊称他为 “文学大师 ”“一代宗师 ”“国宝级的作家 ” 在海峡这边,老年人是从当年 “新月派 ”作品中熟悉他的名字,中年人是从鲁迅的杂文和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梁实秋的批判知其大名,年轻人
6、则从最新实用英汉辞典远东英汉大辞典上见到 “主编梁实秋 ”而知其人。自从 1986年 4月中国友谊出版社印行雅舍怀旧和上海书店重印40 年代的雅舍小品以来,作为作家的梁实秋,才开始为大陆的读者所认识。 虽说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现在来评论鲁迅和梁实秋在 30年代那场大论战孰是孰非尚为时太早,留诸后人去论功罪吧。 梁实秋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我倒以为,在众 多的关于梁实秋的评论文章中,以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写的秋之颂一文 (1987年 11月 4日台湾中国时报 )最为公允,如实地勾画出梁实秋先生的形象: “梁实秋的贡献有许多方面。台湾读者最熟悉的该是散文家梁实秋,尤其是雅舍小品的作者。其次,该是翻译
7、家梁实秋,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传人。再其次,该是学者梁实秋,尤其是中文版英国文学史的作者。一般学生最熟悉的,则是各种英汉字典的编者梁实秋。台湾读者认识的梁实秋,是一位智者,字里行间闪动着智慧与谐趣。 ” 古人常以 “著作等 身 ”来形容著作之丰,而对梁实秋来说,该是 “著作超身 ”了。把他的著作一本本摊开,连一张乒乓球桌面也放不下 ! 他的一生的文学丰碑,是花费 37年光阴,独力译出全部莎士比亚剧作 37出莎剧,加上莎诗 3卷,煌煌 400余万字。 在 1967年,他完成莎翁巨著中译之后,又以 7年功夫写成 100万字英国文学史,以及与此书相呼应的 120万字的英国文学选。 他译世界名人传 124
8、册。 他编英汉字典,从小学生用的,直至大学生用的,多达 30多种。 他编各式各样英语教材,也有几十种之多。 他是一个学贯中西的人。对于西洋文学的 精通,诚 如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稔熟。他的散文,清丽,隽永,简洁,深邃,独具一格。他的雅舍小品,是他用真情实感写成的,在读者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他的 “雅舍 ”,原本是抗战时期在重庆北碚的客居,坐落半山上,邮差送信不便,他就在山下挂一信箱。信箱不可无名,他的邻居叫龚业雅,他从中取出个 “雅 ”字,在信箱上写 “雅舍 ”两字。他的雅舍小品不断地写下去, 1973年出了续集, 1982年出了第 3集, 1986年出了第 4集。还出版了雅舍杂文、雅舍谈吃、秋
9、室杂文、实秋杂文、实秋文存。前妻程季淑死后,葬在美国 西雅图槐园,他把心中的思念写成槐园梦忆。他与继室韩菁清之间的书信,正在编写成 20万字的菁秋琐记。每逢周末,他必定给在美国的次女文蔷写一封散文笔调的家书。长达 14年的家书,又汇成一本厚厚的散文集,记下了他一个又一个人生的脚印 80高龄的他,仍笔耕不辍。据夫人韩菁清女士言及,她常常发现,梁实秋椅子的坐垫上,留着一滩鲜血 他专心致志于写作,以致痔疮出血,染红了坐垫,他全然不觉得 ! 无论哪家哪派,无论怎样评价。梁实秋毕竟是梁实秋,他的丰厚的 “秋之果 ” 那两千万字的文学结晶,是用扳斧砍不掉,棍子扫不了 的。 难怪,老舍夫人胡絮青在梁实秋辞世
10、之后,用 14个字精辟地概括梁实秋一生: 生前著作无虚日,死后文章惠人间。 (节选自名人秘闻录 梁实秋的梦 ) 【小题 1】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中与原文不符的两项是:( ) ( )( 4分) A梁实秋先生花费了 37年的时间,终于在 1967年独立完成了对莎士比亚巨著的英译中工作,同时,他还写成了 100万字的英国文学史。 B梁实秋先生在海峡两岸都享有很高 的声望,即使到了 80岁高龄他依然笔耕不辍,他专心致志于写作,以致痔疮出血染红了坐垫,却浑然不觉。这印证了老 舍夫人胡 絮青对他 “生前著作无虚日 ”的评价。 C随着 80年代中期雅舍怀旧和雅舍小品在中国大陆流行,大陆的读者开始重新认识以作家
11、身份出现的梁实秋,而在此之前,梁实秋先生在大陆的知名度并不高。 D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写的秋之颂,从散文创作、莎士比亚作品翻译、英国文学史研究、英汉字典的编著等方面肯定了梁实秋先生的贡献。 E散文集雅舍小品,以真挚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感情丰富而细腻的梁实秋,该散文集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1973年出版了续集,1982年出版了第 3集, 1986年又出版了第 4集。 【小题 2】请你根据本文内容概括出你眼中的梁实秋的形象,要求语言简明扼要。 (文字含标点不超过 30字 ) (3分 ) 答: 【小题 3】文中划线句子 “梁实秋毕竟是梁实秋,他的丰厚的 秋之果 那两千万字的文学结晶,是用
12、板斧砍不掉,棍子扫不了的。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 答: 答案: 【小题 1】选 A C 【小题 1】个性颇强、情感丰富、著述颇丰、学贯中西、争议颇多的文人。 (答“文人 ”得 1分;答 “学者 ”“作者 ”等不给分。其余内容每点得 1分,答对其中 3 点或 3点以上给满分 )(本题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 【小题 1】本句表达了作者对梁实秋文学成就的充分肯定。 (1分 )梁实秋的文学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谁也没法否认,强权消灭不了,舆论宣传否认不了。不管别人怎样评价梁实 秋其人,作为人类宝贵文化遗产,梁实秋的文学结晶将造福人间。 (2分 )(本题考查鉴赏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
13、基本倾向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打湿了鱼鳞瓦风火墙草顶屋吊脚楼,打湿了衡山庐山峨眉山雁荡山,打湿了太湖洪湖洞 庭湖鄱阳湖,打湿了白娘子的断桥、李煜的雕栏、唐伯虎的桃花、白居易的青衫。梅子黄时雨,黄梅时节家家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巴山夜雨涨秋池 这是南方的雨啊。 雪总是落在赫黄色的北方,落在长安马嵬坡、黄河风陵渡,落在乾陵黄土塬下、边关烽火台上。覆盖着平遥老宅草原敖包黄土窑洞四合大院,覆盖着天山阴山昆仑山祁连山,覆盖着渭河黄河塔里木河绥芬河,覆盖着蔡文姬的斗
14、篷、穆桂英的战袍、苏武的额发、成吉思汗的墓草。大雪满弓刀,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落黄河静无声,飞雪连天射白鹿 这是北方的雪啊。 温暖湿润风调雨顺的气候让南方人民 种稻植桑,酿酒水纺丝绸,富足的生活又让南方的才子佳人多如鸳鸯蝴蝶。南方文人显得轻薄小气无病呻吟,总是和秦淮八艳红楼裙裾之类的红粉佳人藕断丝连。那李煜作为一国之君,把所有的心思全花在吟风弄月捏弄三寸金莲上,这样的国岂有不亡不破之理?寒冷干旱让北方多风沙,常常是荒沙千里寸草不生。风不调雨不顺的气候给人类的生存雪上加霜,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强硬的民魂。只有狂风才吹得起猎猎白杨,只有苦难才塑得出坚毅筋骨。北方的男人站起来顶天立地更多的是硬汉,那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学年度 广东省 南海 中高 第一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