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福建省季延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
《2010福建省季延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福建省季延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福建省季延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其他 筒答题。 (任选一题, 100字左右 )(5分 ) ( 1)在巴金的家中,把屠格涅夫的 “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这句话作为座右铭的是谁?这一人物形象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用一个具体情节或事件加以说明。 ( 2)简析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中关于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 答案:( 1)觉慧是个封建专制的叛逆者典型。 A反抗祖父。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陈姨太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于是他被叫来训话,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觉慧没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
2、求,据理力争,高老太爷勃然大怒。 B向鸣凤示爱。高公馆的三少爷觉慧勇敢地向、丫环鸣凤表达爱意。他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枷锁,真挚而热烈地爱着鸣凤。在觉慧的眼中,鸣凤是那般美好,美丽、聪明、贤惠,觉慧在心里默默地如痴如醉地爱着她,已经完全超越了主仆的等级界限。 C揭穿 “捉鬼,行孝的丑剧。高老太爷病重,生命垂危,奄奄一息。这个封建大家族迷信神灵,在陈姨太的提议下,开始为高老太爷捉鬼治病。整个高公馆都笼罩在浓重的祈神活动之中,虔诚地企盼高老太爷的康复。而觉慧则第一个无畏地戳穿了这个鬼把戏。 ( 2)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
3、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 ,回答问题。( 6分) 司马牛忧曰: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 “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 颜渊) (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孔子认为只要我们做人做事能够经常反省并且不愁苦不惧怕,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B司马牛之所以对不忧不惧即可为君子的说法不理解,是因为他不知道君子的不忧不惧是出于问心无愧。 C司马牛既愁自己不能成为君
4、子,又愁自己没有兄弟,终日陷于愁苦忧虑之中。 D子夏所说的兄弟就是司马牛所说的兄弟,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的说法只是他劝解司马牛的话。 ( 2)从 摘选的 两则的内容看,君子一定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3分 ) 答: 答案:( 1) B ( 2)是个 “无忧无惧 ”且践行 “四海之内皆兄弟 ”的人。因为他 “内省不疚 (问心无愧 )”,且敬业不爽,待人谦恭有礼。 选择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6分) ( 1)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_, _。(论语) (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 3) 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 4)人生如梦, 。(
5、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答案:略 为上联 “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 ”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3分)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答案: A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 A “官渡之战 ”,曹操扫除北方最强劲的对手袁绍,一统北方; “赤壁之战 ”,孙刘联盟完胜曹操,三足鼎立初现; “夷陵之战 ”,蜀国大伤元气,为覆灭埋下了伏笔。 B黛玉无意中从傻大姐处得知宝玉和宝钗婚事的消息,从此一病不起,日重一日,绝
6、望中先后叫雪雁、紫鹃从箱子里拿出 “诗本子 ”和一块 “题诗的旧帕 ”,将之投入火盆。 C就在吴荪甫等待眼前公债市场的斗争能传来一个好消息时,他从王和甫的电话中得知,杜竹斋已将资金投向了赵伯韬,背叛了自己。吴荪甫对着电话,大声地叫道: “我们大势已去了呀! ”(子夜) D高老太爷六十岁寿辰办宴席,根据辈份分上下两桌,座位有严格的安排,连上菜 的仆人也是指定的、最有身份的老仆人。大家小心翼翼。高老太爷望着满堂子孙,想到这个家 “四世 同堂 ”,脸上浮起了笑容。一家人看到老太爷笑了,才放松地谈笑喝酒,高家一派喜庆。 E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林黛玉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
7、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的一席话,表达了对宝玉的无比爱怜与关心。 (红楼梦 ) 答案: D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问题,完成下列各题。 罗 斯 福 童年的罗斯福在生活中受到了严格而又充满爱抚的教导和训练,他每天都要花一定时间来完成父母为他制定的各项训练计划。 7岁时,父母以极大的责任感着手安排他的学习,来自瑞士的桑托斯小姐每天教富兰克林 6 个小时的法语、英语和欧洲史。她设法让富兰克林的思想超出了家庭规定的范围,第一次让他了解到广阔世界的苦难和纷扰。在一篇关于埃及的作文里, 10岁的富兰克林写道: “劳动者一无所有 国王强迫他们干重活,可给他们的东西却少得可怜!没有衣服穿,他们濒临饿死的边缘
8、! ” 1896年, 14岁的罗斯福进了由皮博迪博士创办的格罗顿公学,并插入了三年级。刚进校时,操着浓重的英国口音,有些不太合群,但罗斯福逐渐学会了与同龄人相处,他较快地克服了一般插班生因突然面对全新环境而容易产生的那种羞怯、焦虑、失落等不适应症,并从容不迫地进 入了角色。皮博迪博士评价他 “冷静、沉着、聪明,脸上总挂着最热情的、友好的和最充分体谅别人的微笑 ”。 KS*5U.C#O% 皮博迪博士在训话中经常讲, “要培养出勇敢的基督性格,不但重视智力发展,而且重视道德和体力方面的发展。 ”他希望格罗顿公学的这些富家子弟将来成为改善社会的栋梁之材。他所关心的是造就一个 “有行动、有信仰、思想健
9、全的人 ”,而不是整日冥思苦想的学者。皮博迪推崇宗教精神、性格形成、体育活动和学业,他长期从事社会福利公益活动。富兰克林虚心地接受着校长的这些训导,并将其中的很多内容变成自己的信条 毕业典礼那天,西奥多 罗斯福州长驾临格罗顿公学作了一次鼓舞人心的演说: “ 一个人只要有勇气、有善意、有智慧,那么他所成就的事业就是无限的。而当今我国政治正需要这种人。 富兰克林听得热血沸腾,近乎英雄崇拜地带头鼓掌。在堂兄西奥多身上,他学到了心地纯洁的人应更积极地参与政治,鄙视单纯追求物质利益,以及为国家服务的精神之外。 1900年 6月,罗斯福结束了格罗顿公学。此后有长达 8年的蛰伏期,他努力调整和校正表达生存和
10、生命意志的方式。他当律师,表现平平;投身商海,一事无成。但当他坐着轮椅进驻帝国州长官邸时,浮躁 凌厉变成了圆熟通达,精气内敛取代了锋芒毕露。他了解国事民疾,洞悉政治行情。 他学会了一个人在竭力要飞上天的时候如何在地上行走的本领 ,对政治角逐场上那些极具法度的攻守进退的微妙之处更是了然于胸。他积累着实力和厚度,醉心于植物学和养马,成了达切斯县一名优裕而悠闲的乡绅。 KS*5U.C#O% 1932年底,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皮博迪校长激动地当众宣布: “富兰克林 罗斯福就是当年在格罗顿学习的少年,它有很多好的品质,他当时是一位沉着冷静的普通少年,他的才能要比许多同学要强一些,在班里表现比较突出,但
11、还不是最优秀 的学生。他的身体较弱,因此在体育方面没有成就。他还有其他方面的缺点,但我们大家都喜欢他。 ” (根据罗斯福传改编) 【小题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罗斯福少年有志,理想崇高,早年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父母责任感强,家庭教师桑托斯小姐以及皮博迪校长都帮助着罗斯福朝总统的方向努力。 B思想鲜明的皮博迪校长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他认为学校不能仅仅培养在学术方面有造诣的人才,而应该全面发展,为社会服务,成为国家的栋梁。 C听完堂兄西奥多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罗 斯福热血沸腾,带头鼓掌,说明这次演讲深深地感染了他,使他产生了参选总统的强烈愿望
12、。 D罗斯福在成功走向政坛之前并非一帆风顺,在好些方面也遇到过挫折和失败,可他能调整好自己。但在醉心于植物学和养马方面,就表现出了其玩物丧志的消极一面。 E. 本文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重点突出了皮博迪博士的教育理念和西奥多州长的演讲对罗斯福成长的巨大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极强的适应能力,坚强、冷静和通达的性格特点,都助推着罗斯福登上政治权力的顶峰 【小题 2】文章说 “他学会了一个人在竭力要飞上天的时候如何在地上行走的本领 ”,罗斯福学会了哪些 “在地上行走的本领 ”,请结合文章第 5 自然段予以概括。( 4分) 【小题 3】皮博迪在罗斯福当选为总统后作了一番激情评价,这番讲话在人才培养与要求
13、上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6分) 答案: 【小题 1】 BE 【小题 2】( 1)生活态度:低调处世,坚毅隐忍,修身养性。 ( 2)韬光养晦:洞察政治,了解民情,通达权术;经历丰富,善于总结,厚积薄发。 【小题 3】( 1)成才要具备基本的品质与素养。 ( 2)要培养和发挥人才的优点,而不是盯着缺点。 ( 3)人才不必面面俱到,不必全才 ( 4)学习成绩最好的不一定能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因此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小题 1】 A项的 “罗斯福少年有志,理想崇高 ”和 “都帮助着罗斯福朝总统的方向努力 ”都属过度解读; C 项的 “使他产生了参选总统的强烈愿望 ”也属过度解读;D项的 “玩物丧志
14、”属误解。 【小题 2】 4分 【小题 3】 6分,答对 3点即可。 阅读下面的问题,完成下列各题。 拾穗的少年 席星荃 拾穗的少年,是收获季节的田野上的一道风景。 少年行走于收获时节的大地之上,手握一把金色的谷穗,他不断地弯腰俯向大地,拾起沉甸甸的谷穗。太阳照着他,旷野的风吹着他,天 上白云悠悠,鸟儿在草丛里啼叫。少年行走着,寻找着遗失的谷穗。也许你觉得这很有诗意,甚至有某种象征的意味包含其中吧。 在经历了大饥荒的六十年代里,活跃在广 袤的原野上的少年拾穗者人群中,有我的身影。 其实,那时少年拾穗的动机和农民一样的具体、普通 为了吃饭。吃饭,这是最古老而永恒的欲望,少年已经懂得了这一点。他是
15、从父亲的眼睛里懂得的,是从母亲的祈祷里懂得的,更是从刚刚经历的大饥荒里亲身体验到的。饥饿使他早早地体验到了苦难,尝到了情感的滋味。他知道,吃,管着人世的一切,牵连着人间的恩怨悲欢。少年拾起谷穗, 就是拾起父辈失落的梦想、辛酸或欢乐。稚嫩的少年一穗一穗地拾起它们,稳稳地触摸到其中的沉重。 我们这些饱受了饥饿折磨的孩子们散布在田野里,顶烈日,忍饥渴,勤勤恳恳地奔走着,心里充满了快乐。这不仅仅因为使人活命的粮食,更因为人生早春有太多的美丽;美 丽伴着向往,伴着渴望,使未来如云霞绚烂。而拾穗仿佛是一个演习,以最直接的形式将人生的美丽与生命的欢乐体现出来,使生活像歌谣一样美妙。 但是拾穗者需要分散开来,
16、大部分时间里拾穗的少年是孤单的。他行走在田野中,也是行走在孤独里。孤独的风景有一种催化作用,少年的情感和 思想破土而抽芽,在风里,在阳光下,变绿,长高。拾穗,是少年心灵的跋涉,是他走向成熟的人生中的一段孤旅。 我常常伫立在田野里出神,心里无名地感动着。 田野被收获后,呈现着裸露的坦荡与字静,显露着疲惫的幸福感。她像生育过后的妇女,怀着安详。天格外高远,地格外广 袤。山淡淡地蓝着,在远远的天边;水静静地暖着,亮着。孤立的田野之树清高脱俗,在一片裸露的土黄背景里绿得极鲜亮,像田野里举起的静止的旗。 农夫和牛走了,天地静而空阔。 这时候,拾穗少年缓缓而行的身影成为高天远山之间的点睛之笔,成为风景的灵
17、魂。 不,也许正是 风景塑造了乡下少年的灵魂。有谁不是在某种风景里长大的呢?只是风景不同而已。灵魂有了这样美而静、广而远、高而深、所来久远的生长天地,得了清风爱抚和艳阳暖照,它的眼睛能不格外清澈吗?骨骼能不分外挺拔吗?而心呢,必会宽容、博大、仁慈而悲悯。 拾穗这种人类行为有一种古老的意味。让上学的少年想想古代的诗篇,他们就知道,唐代的人,汉代的人,甚至更久远朝代的人都这样在田野上走过,寻觅过,希望过,沉思过,也孤独过。就这样,一代一代地走过去,走到今天,走到他这一代。人类离不开田野,今后的人们还要在田野上走下去,一直走到永恒 以上描述了我此刻的回想,其中也许有岁月之手温和的色彩。如果真是那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福建省 中学 下学 期末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