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0年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高一 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分,共 10分) ( 1)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 。 ( 2) 饔粢赜 髻奄猓 u 。 ,余不忍为此态也。 ( 3)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4)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 答案:略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数落( sh)多财善贾( g)冥迷( mn)杳无音信( mio) B毗邻( b)前后相属( zh)公姥( lo)洁身自好( ho) C镌刻( jun)人才济济( j)静谧( m)稳操胜券( qun) D酗
2、酒( x)信手拈来( nin)否泰( fu)博闻强识( zh) 答案: C 下列各项中字形全对的是( ) A袅娜偌大急躁光阴荏苒 B蒙敝犄角慰籍渐车为裳 C敷衍磕绊瑶琢艰难跋涉 D磕死葳蕤屏敝自怨自艾 答案: A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应接不暇。 B任何研究工作都必须从积累资料做起,如果不掌握第一手资料,研究工作只能是空中楼阁。 C电影中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独树一帜之处。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静悄悄的。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学毕业选择
3、工作那年,我瞒着父母和姑姑毅然去了西藏支援边疆教育。 B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 “和谐之旅 ”,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C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 答案: C 下面一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破晓或入暮,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山后退了一些。 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
4、,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 B C D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各题(每小题 3分,共 6分) 让网络为文学插上翅膀 周志雄 网络文学一直颇受争议,最常见的批评是,网络文学缺乏精品,多是缺乏艺术含量的文学垃圾。与此形成映衬的是,迄今为止,少有专业批评家为网络作家、作品写评论,其潜台词是网络文学是不值得费神费力 “抬举 ”的。其实这种观点背后藏着根深蒂固的偏见。 作为新兴媒体,互联网冲击了已有的文学体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生产、传播、阅读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网络、传统文学期刊、出版社三分文坛的格局。网络的最大功绩是使文学的自由精神在新的写作空间下得以张扬,促进了文学的多元化
5、发展。在上世纪,想发表作品常需要有一麻袋的底稿作基础。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格局,网络结束了抽屉文学和油印刊物的历史,通过网络,发表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也正是由于这种自由,当今有大量的写作者在网上放飞他们的文学梦想,这些被称为网络写手的写作者来自不同的行业,那些有才华的写作者得到粉丝们的追捧,潜在的 写作才能被激发出来,也慢慢成为作家。 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中国网民已近 4亿,网络文学阅读者和写作者过亿,互联网阅读已超过了图书阅读,网络提供了全民阅读、写作的新平台。网络未出现之前,中国当代文学已失去了轰动效应,文学的边缘化倾向日渐突出。在这样的文学背景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网络促进了今天通俗文学的
6、繁荣,十年来,互联网上所发表的中文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远远超过当代文学纸质媒体发表作品60年的总和。 网络文学是丰富而芜杂的,不同身份的网民加入到文学创作的阵营,文学通过网络实现了真正的多元化。当然,网络上也不乏纯文学 作家的身影。当代有影响的诗人群体几乎都通过诗歌论坛、博客、文学网站刊发诗作。雷立刚的网络小说秦盈闪烁着先锋小说的灵光,宁肯通过网络成名的作品蒙面之城被当代杂志刊发,并获得了当代文学拉力赛大奖和老舍文学奖,安妮宝贝成名后的文学探索已完全纯文学化。网络上有以写作字数计算稿酬的签约作家,他们是完全的商业写作,其中不乏日码字过万的 “写手 ”,他们中的佼佼者凭借自身的写作才华获得网友读者的
7、追捧,并以此获得年入百万的报酬。网络上还有大量的非职业写作者,许多小学生都建有自己的博客,通过网络记录自己的生活,博客写 作已成为他们练笔的重要方式。 在人们批评网络文学脱离现实,缺乏深度,没有人文关怀的时候,我们在六六的双面胶中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的把握能力,在张海录的边缘中我们读到了沉重的人生现实,在杜拉拉升职记中体味了现代新潮的职场生活。网络文学还充分借鉴西方的玄幻、恐怖、推理小说,本土的神话、寓言、历史、公案小说,台港的新武侠、新言情小说以及各种通俗影视剧等文化资源,创作出了悬疑、奇幻、历史、军事、都市等类型化小说。类似蔡骏的心理悬疑小说、慕容雪村的都市言情小说、当年明月的历史小说、萧鼎的
8、奇幻武侠小说都形成了各 自的风格。网络文学因发表的宽松,在总体上与传统文学审美取向有很大不同,形成了一种新的民间写作趋向,其中表现出来的新鲜活力是很多传统职业作家所无法提供的。 网络文学正成为中国文学的一支生力军,中国作协已吸纳安妮宝贝、蔡骏、当年明月、千里烟等一批网络作家入会,各地方作协也向网络文学作者伸出了橄榄枝。鲁迅文学院开办网络作家培训班,为网络作家开作品研讨会,中国作协指导网络文学十年盘点,鲁迅文学奖修改评奖细则,准许网络文学作品参赛,这些举措无不显示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交流正日益加强,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文学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一言蔽之的 “垃圾论
9、”问题,而是在鱼龙混杂之中,如何筛选,如何引导,如何评判,如何经典化的问题。这既需要作协等文学职能部门的积极作为,也需要批评界和广大读者的认真阅读参与,毕竟网络文学只有短短的十年历史,其发展的巨大空间将由时间来证明。 (摘自 2010-08-11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题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网络文学虽然已经有十年的历史,但由于网络文学一直受到争议,所以少有专业批评家为网络作家、作品写评论。 B网络的出现,使得文学作品的 发表变得更加容易,事实上有大量的写作者通过网络放飞、甚至可以实现他们的文学梦想。 C网络上有相当一部分纯文学作家的身影,当代有影响的作家几乎都通过论坛
10、、博客、文学网站刊发诗作。 D网络上有大量的非职业写作者,他们通过网络记录自己的生活,他们并不从事商业写作来获取报酬,博客写作是为了练笔。 【小题 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签约作家是完全的商业写作,他们凭借自身的写作才华获得网友读者的追捧,并以此获得年入百万的报酬。 B有人认为网络文学脱离现实,缺乏深度,但作者以六六、张 海录等人的作品有针对性地驳斥了这种观点。 C十年来,互联网上所发表的中文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远远超过当代文学纸质媒体发表作品 60年的总和,可见网络促进了今天通俗文学的繁荣。 D网络文学所面临的问题,需要文学职能部门、批评界和广大读者的共同参与,不能动不
11、动 “一言蔽之 ”,要给网络文学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答案: 【小题 1】 AC 【小题 1】 A 【小题 1】 A因果关系不成立。见第一段。 C扩大范围。见第四段 【小题 1】以偏概全,见第四段。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21分) 拜谒屈原祠 杜鸿 以一种敬畏的方式,走近了屈原,走进了这座精神圣殿。我的心灵沐浴着一种光辉,沐浴着一种皈依的意味。 屈原故里的牌坊立在一片林荫深处。透过树叶,可以看到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大字。牌坊旁还有一条小溪,绿树绿叶为它遮去了炎炎烈日,剔尽了芜杂的尘世喧嚣。 走到山脚下,便开始仰望那位老人的铮铮傲骨。每向他迈进一步,心都要起伏一次。在那群雄争霸、诸侯割据
12、的年代,依我之心,本可以做一位山野的隐士,何苦站在那汩罗河边,问天索地,忧国忧民,最后以头颅和身躯,撞上了历史的磬钟。他却这样做了,而且做得非常彻底,不可逆转。他还用他的离 骚、他的九歌、他的天问来吟唱心中的爱国之情。他赴身汩罗是在以魂问天。汨罗无辜,江山不幸。通天的爱国之树,竟然没有立足的地方;楚天之大,放不下一具忠魂之躯。倒是这条小小的汨罗河,成了伟人的归宿。 屈原别无选择。作为正直的屈原、大爱的屈原,这是唯一的结果。屈原的一生是入世的、积极的。而入世的、妥协的宋玉,只是屈原的另一种结果。屈原思想只可能有着一如自身,再就是一如宋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是屈原价值观的必然,没有任何其他的出
13、路。可是,屈原的伟大,就在于他选择了一种入世的绝对。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用简单 的生命观来阐释屈原的爱国行为。他是在用生命呼唤楚国的觉醒,呼唤整个历史走向秩序和真理,好让他身后的人不再有如他这样的境遇,同时,他也是在用生命呼唤他的祖国,能有一个放置爱国忠魂的地方。 他之身殁,竟如明镜,一下子就鉴出了历史的身影。百姓也是明镜。屈原的忠魂并没让那如铁的宫墙阻挡在荒郊野外,而是被那些握锄的手、摇橹的手、打鱼的手从不同的时空中伸过来,以端午、粽子、龙舟以及有关龙舟的一切习俗的方式,给予了他无限的抚慰。那些安魂的手,一直抚慰了几千年。他们的这种抚慰,何止是抚慰了一个忠魂,更抚慰了一个民族的爱心。 已经来到
14、屈原面前。他的目光正对着我,让我感到他苦站了这么多年,就是在等待我的到来。他着广袖长袍翘头履,那褶皱竟如破冰冷流,使他显得有几分苍凉和孤独,而合了祠牌上那 “孤忠 ”的意境。他是青铜的。但是我分明看到了他的面部肌肉在颤动,嘴在沉吟。好在,他和他的祠静卧在那些橘树丛中。祠顶用的是琉璃瓦,廊柱是深红色,整个祠依山傍水。祠里依次立着他的文献碑刻。那字是铁笔银钩,那诗是千年不朽,那石是本色质朴,那气象是绯红云雾,是万古流芳。咀嚼着他用生命熔铸的诗章,我如获大释。此时,这祠已经成为每个爱国之士的朝圣之地。屈原文 学,无疑也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笔巨大财富。当屈原的爱国之志打不通楚国宫廷的厚墙时,他竟在思想的墙
15、壁上,凿通了一个洞,然后把毕生的意志射到文学的屋子里,成就了一座辉煌的文学殿堂。 【小题 1】统观全文,说说第一段中的 “精神圣殿 ”的具体含义。( 5分) 【小题 2】作者说 “他之身殁,竟如明镜 ”,又说 “百姓也是明镜 ”,这两个 “明镜 ”含义一样吗?为什么?( 6分) 【小题 3】作者说 “他苦站了这么多年,就是在等待我的到来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4分) 【小题 4】文章最后一段对屈原祠里的文献碑刻的描写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这样 写的作用。( 6分) 答案: 【小题 1】指的是屈原祠( 2分)。具体含义是指屈原的精神,即他用生命呼唤楚国的觉醒,呼唤整个历史走向秩序和真理,
16、用生命呼唤他的祖国,能有一个放置爱国忠魂的地方。( 3分 【小题 1】含义不一样。( 2分)说屈原的 “身殁 ”为明镜,是因为后人从他的死中,看到了历史的真实;( 2分)说百姓是明镜,是因为百姓能辨别出屈原的忠魂。( 2分 【小题 1】千秋不朽的屈原之魂,正激励和感召着包括作者在内的很多人的爱国之心。( 4分 【小题 1】对屈原祠里的文献碑刻的描写运用了排比句式。( 2分)借对字体的遒劲,诗歌 的不朽,石质的朴素,气象的绯红等的描写,来烘托并歌颂屈原朴实坚贞的爱国思想与万古流芳的精神。( 4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每小题 3分,共 9分)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甘肃省 嘉峪关市 第一 中学 12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