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一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卷.doc
《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一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一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一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卷 其他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则按前 3题计分)( 6分)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 氓) 惟草木之零落兮, ; ,何不改乎此度? (屈原离骚) 鼎铛玉石,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答案: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 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错字、多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戏谑( n
2、)陨落( yn)夙兴夜寐( s)含情脉脉( m) B窈窕( yo)模样( m)沧海一粟( sh)亘古 不变( gn) C绸缪( mu)漫溯( s)向隅而泣( y)断壁残垣( hun) D点缀( zhu)攘袂( mi)丢三落四( l)接踵而来( zhng) 答案: D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然而在乘 “社会 ”或 “世界 ”的大火车的 “人生 ”的长期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 像现在的世界上的人,倘定他们搭船乘车的期间的寿命,也许在人类社会上可减少许多凶险残惨的争斗,而与火车中一样谦让,和平,也未可知。 有的见众人争先下车,而退在后面,或高呼:
3、“勿要轧,总有得下去的! ”“大家都要下去的! ” 所以我觉得百年的寿命,定得太长。 试看乘火车的旅客中,常有明达的人,有的宁牺牲暂时的安乐而让其坐位于老弱者,以求心的太平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B傍晚,人们在一天辛劳后,躺在用溪水冲洗过的石板上,享受习习的晚风,漫无边际地讲 “三国 ”、说 “水浒 ”,从远近奇闻谈到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 C华罗庚除致力于数学研究外, 还非常注意培养和提高有志于献身数学科学的青年人,万哲先、王元、陈景
4、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D在汉语语义形成初期,狗不但和鸡鸭,而且猪和龙马都是平等的,很受宠爱的,它们和龙同属十二生肖之一。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红旗中学虽然建校不久,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但可以向第三中学学习,可以在亦步亦趋的基础上,渐渐走出自己的路来。 B温总理日理万机,百忙中到北京三十五中听课,对其使用的地理教材鸡蛋里挑骨头,见解精到,深受大家敬重。 C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老人生前三令五申强调,青年学生应该努力学好语文,有责任有义务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 D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答
5、案: D 现代文阅读 我与地坛 (节选 ) 史铁生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 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 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 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
6、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 身影。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
7、就摇了 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 “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 ”“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 沉寂下来。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
8、,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片刻不息。 ”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 败。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
9、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 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小题 1】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文本所描写的地坛的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2】文中画线句子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看似平淡、重复,其实含意丰富。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5分) 【小题 3】结合文本,简析史铁生为什么对地坛如此情深意重。( 5分) 答案: 【小题 1】文本所描写的地坛的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1 分) “荒芜 ”体现在:园子历尽了四百多年
10、的沧桑 :琉璃剥蚀, 朱红淡褪,高墙坍圮,雕栏散落,古柏苍幽,野草荒藤茂盛;( 2分) “不衰败 ”体现在:如一朵小雾停在半空的蜂儿,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的蚂蚁,支开翅膀升空的飘虫,脱蜕而去的蝉,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的生机盎然画面。( 2分) (概括 1分,分析各 2分) 【小题 1】 强调了 “我家 ”与地坛实际距离确实很近; 更加充分地表达了 “我家 ”与地坛的彼此缘分之深; 更加突出了地坛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地坛就是 “我家 ”,是作者的精神家园。 ( 根据 “从我的祖母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 ”, “我一天到 晚都耗在园子里 ”、 “无论什么季节
11、,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 ”可概括出第一个要点; 根据 “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在它周围,而且越搬越近了 ”可概括出第二个要点; 根据 “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等信息可概括出第三个要点。答到一点给 2分,两点给 4分,三点 5分或者还有其它合理的答案:,可以给满分) 【小题 1】 1地坛与作者结缘很深,古园仿佛是为了等他,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让他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给他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2古园荒芜的现实与现实残废的 “我 ”,命运相似 ,同病相怜,惺惺相惜。 3他从古园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中,看到了生机,感悟到了生命的力量,古园
12、让他战胜了突如其来的不幸带来的恐惧与颓废,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古园是作者的精神家园,已经和他的所有思考、思想、思绪、情感、灵魂融在了一起。 ( 5分。答对一点得 2分,两点得 4分,三点得满分。如果还有其它角度,只要合理,亦可给分) 从细节看马英九 叶永烈 汪诞平先生跟随马英九多年,他谈起他眼中的马英九,许多生动的细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汪诞平先生拿起上衣口袋里插着的一支金笔对我说,这几天要搬家了,我从办公桌的抽屉里偶然见到这支金笔,赶紧收起来,做个纪念。过去,李登辉、连战当主席的时候,核心圈里的人都用这种公家发的高级金笔。马英九当主席之后,他开会做记录都用圆珠笔,党的干部们见了,也都改用圆珠
13、笔。金笔在国民党高层里也就 “绝迹 ”了。 汪诞平先生由此说起跟随马英九出差的经历。过去,在李登辉时代,出差总是住五星级饭店,而且总是一个人住一个房间。他如今跟随马英九出差,住的旅馆往往连一颗星都没有,而且总是两个人住一间。 至于出差吃饭,基本上是吃便当( 即快餐)。马英九很忙,有时候中午,跟客人一起 “共进便当 ”,同时与客人研究工作问题。 马英九下乡,穿来穿去是那条牛仔裤。 在马英九家里,好些家具、电器简直可以进历史博物馆了。 汪诞平先生说,有的时候,我看到他那么忙,又吃得那么简单,都感到心疼。 我请汪诞平先生分析马英九、萧万长与谢长廷、苏贞昌的不同。他指出,马英九、萧万长是受国民党长期栽
14、培的政治精英,在国民党政府行政系统工作多年,是经过严格考验、循序渐进的行政干部,对个人操守都很注意。谢长廷、苏贞昌则显然不同,他们跟陈水扁一样都是律师出身,是从当年反对国民党 政府的“美丽岛事件 ”的律师辩护团里脱颖而出。他们的口才不错,善于操纵选举,但行政经验、管理经验不如马英九、萧万长。其实,马英九、萧万长与谢长廷、苏贞昌的不同,也反映了国民党与民进党的不同。 汪诞平先生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他说,陈水扁上任之初,在民进党里挑不出懂得管理经济的人才,只得请国民党籍的萧万长出任扁 “政府 ”的 “经济部长 ”。有一次,汪诞平随萧万长到高雄考察一个项目,汪诞平问萧万长,你如今与民进党人共事,有
15、何感觉?萧万长回答说,民进党干部决定项目的时候是先说后算,先决定再评估,而国民党干部是先算后说,先 评估后决定。 汪诞评先生话锋一转,说起了双方选举手法的不同:谢长廷、苏贞昌往往竞选口号很响亮,很诱人,但实现率往往很低。反正不论支票能否兑现,开出去再说;马英九、萧万长则很务实,能够达到多少说多少,也许口号不及民进党响亮,但是说话算数,说一句是一句,都能够在当选之后兑现。比如,谢长廷说,如果他当选,要实现 “零失业率 ”,这话很好听,能不能做到只有天知道;马英九则说,如果他当选,要 “把失业率降到百分之三 ”,这话没有要实现 “零失业率 ”那么好听,那么响亮,但是很务实,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16、汪诞平先生指出,国民党和 民进党的基本群众也不相同。民进党的基本群众是“三低 ”,即低学历、低所得、低地位,大都集中在台湾南部,以 “本省人 ”为多。所以民进党具有强烈的 “草根性 ”。国民党的支持者以台湾北部为多,相对而言,国民党的基本群众以知识分子为多。 马英九意识到争取台湾南部基本群众的重要性。他不断到台湾中南部去,下乡长住,夜住民宅,很得民心。汪诞平先生说了一个最近发生的故事:有一次,马英九来到台南农村,住在民宅。在这家农户,公公是深绿的(民进党的支持者),不欢迎马英九,但是除公公外全家都欢迎马英九。晚上,马英九与大家聊天,一直聊到深 夜 12时。有人提议与马英九合影。这时,媳妇想到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广东省 佛山市 普通高中 教学质量 检测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