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
《2010-2011学年度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度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度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一空一分(任选 4题,多选按前 4题计分)( 8分) ( 1)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 ( 2)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 3)元嘉草草, , 。 (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 ( 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 答案: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羽化而登仙 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4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
2、项是 ( ) (3分 ) A悭吝( qin) 菡萏( hn)纶巾( gun)喘息甫定( f)间 (jin)或 B迸发( bng) 喑哑( yn)黍离( sh)蓦然回首( m) 倏 (sh)然 C鱼凫( f)趑趄( j)脖颈( jng)舞榭歌台 ( xi)炮烙 (lo) D戍角( sh)荠麦( j)潜泳( qin)虞美人( y)俨 (yn)然 答案: B(A.菡萏 hn 间 jin或 C. 脖颈 gng 炮烙 lo D.潜 qin泳 俨 yn然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 A孙悟空凭借一身七十二变的神通、如意随心的金箍棒,把天宫闹了个沸反盈天。 B刚退居二
3、线的老王抱怨说: “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 门前冷落鞍马稀 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 “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提议,干杯! D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安之若素,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答案: D(安之若素: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人能像平常一样,毫不在意。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 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和判断当前经济形势最权威的风向标,也是每年度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 B如果人民币一旦升值,那么我们的价格优势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出口行业势必受到很大的冲击 C国务院台湾事
4、务办公室 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两岸民间行业组织协商 “三通 ”,外国公司参与两岸航运,实现 “三通 ”与所谓 “台湾安全 ”等相关问题作出了说明。 D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本应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可法国总统萨科奇却在中欧峰会的关键时刻,会见达赖,干涉中国内政,这对于金融危机是毫无益处的。 答案: C(A句语序不当, “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 ”和 “判断当前经济形势 ”颠倒; B句 “如果 ”和 “一旦 ”重复; D句成分残缺, “这对于金融危机是毫无益处的 ”应为 “这对于金融危机的解决是毫无益处的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狂妄自大的
5、民族不喜欢聆听, , ;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 ;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 听, , 。因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他们只会坐井观天 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进取 他们只会浅尝辄止 贪婪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他们只会穷兵黩武 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 A B C D 答案: A(根据语境可得)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下列各 8题,共 15分。 棉花被子 衣向东 有些物品被我们珍藏着,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是因为它们多么稀奇贵重,而是因为其中融入了我们太多的情感。比如一支钢笔,一本书,一枚发卡,等等。马宁珍藏的是一床棉花被子。 马宁二十年前跟李薇结婚是在他
6、的家乡马湾镇。这是一个普通的南方小镇,南方有湿润的空气和缭绕的山雾,每年入冬之后,日子就阴冷得很了。 李薇是北京部队大院出生的女子,对南方阴冷的天气,难免有些不适应。马宁说: “你别担心那边冷,我早就写信告诉我妈,让她缝做一床新棉花被子,冷不着你。 ” 李薇知道这件事情对马宁的重要性,她就不再说什么了,跟随他走进了 南方阴冷而灰暗的小镇。 马宁的母亲按照儿子来信的要求,选用了上等的新棉花,缝做了一床棉被。白棉布的被里,大红的缎子被面,密密实实的针脚,看上去非常讲究。她怕冻着了北京来的儿媳妇,被子里垫了厚厚的棉花。李薇拥着被子,就闻到了新棉花的气息,还有白棉布的香气。 等到儿子儿媳离去后,母亲就
7、很细心地收起棉被,把它保存在厚重的木箱里。南方的屋子潮湿,遇到好天气,她总要把棉被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棉花保持蓬松细软的状态。 马宁结婚的第二年,家乡发了一场洪水,环绕马湾镇的河流水位暴涨,淹没了屋前的石阶。母亲屋内的水漫过了床铺。 她用塑料布缠裹着那床加厚棉被,抱在怀里,站在客厅的方桌上,整整站了六个小时。马宁的哥哥试图帮她接过棉被,她却不肯松手。 屋前的柿子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北京的儿媳始终没有回来。一个夏天的晚上,母亲突然主动把电话打到北京,说她想他们了。马宁说: “这好办,你到北京来住些日子吧。 ” 马宁就让哥哥把母亲送到了北京。母亲住了二十几天,就再也住不下去了,吵
8、着要回老家。眼下南方正是梅雨季节,她老是担心木箱内存放的那床棉被潮湿生霉了。母亲到家的当天,就把棉被从木箱内倒腾出来,果然挨近木箱底部的棉被子,有些 潮湿,她急忙把被子抱出去放在阳光下晾晒。 这样又过了两个春秋。有一天母亲晾晒被子的时候,因为胸闷气喘,竟没有力气将被子搭在铁丝架上了。母亲心里就恨自己不中用?知道自己活不太久了,禁不住抱着棉被子,蹲在地上哭了。 也就是这个冬季,母亲在一个阴冷的雨天走了。在母亲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马宁的姐姐一直守候在病床前。母亲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别忘了经常把木箱里的被子拿出来晾晒。 ” 马宁赶回家处理了母亲的后事。马宁的姐姐就把关于棉被子的一些细节,详细地
9、告诉了马宁。姐姐说: “妈说,要是以后李薇回来,让她放心地盖那被子, 还软乎呢。 ”马宁把棉被带回了北京。尽管他居住的楼房一年四季都很干燥,但他还是经常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把棉被子放在阳台上晾晒。有时候他也陪伴着棉被,坐在温暖的阳光里,想一些很久远的事情。想到愧疚处,他就把自己的脸埋在棉被里,静静地流泪。 棉被因为吃足了阳光,贴在他脸上的时候,就更加柔软而温暖了。 【小题 1】第二段的环境描写 “这是一个普通的南方小镇,南方有湿润的空气和缭绕的山雾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分 ) 答 : 【小题 2】母亲临终时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别忘了经常把木箱里的被子拿出来晾晒。 ” 请你联系全 文
10、,结合人物性格特点,探究母亲此时的心理。 (5分 ) 答 : 【小题 3】 “想到愧疚处,他就把自己的脸埋在棉被里,静静地流泪。 ”请联系全文,说说这 “泪水 ”中包含着哪些信息。 (6分 ) 答 : 答案:【小题 1】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这句话在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很显然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的。 答案:这里的环境描写突出了江南的潮湿和阴冷,为下文写母亲缝做棉被和晾晒棉被作铺垫。 【小题 1】本题考查探究能力。答题的关键有两点,一要联系原文;二要使推断与联想合理,要合乎人物性格特点。作答时只有联想到母亲的内心世界,联系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我再
11、也不能晾晒那床被子了,要是儿媳回来时冻着了,怎么办呢?对了,让我的女儿经常把木箱里的被子拿出来晾晒吧!希望他们常回来。 【小题 1】本题考查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整体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联系全文,要立足全篇来组织答案:。首先要联系全文思考两个问题:马宁这时为什么要哭?他此时心里想的是什么?明白了这些才能准确作答。 答案:泪水中既包含着对没有能够经常回家看望母亲的悔恨之意和自责,又包含着感受到母爱的幸福,还包含着对母亲的思念和 “阴阳两隔 ”的落寞和无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共 16分。 60年来中国为何不出文学大师? 黄麟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出了鲁迅等一批文学大师
12、,鲁、郭、茅、巴、老、曹,还有沈从文、钱钟书、冰心等等。虽然也有一些文学大师成色虽然并不怎么样,叫起来有点勉强,但还不至于让人觉得别扭。 可解放后一直到现在,偌大个中国,再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文学大师了。王蒙不够格,贾平凹不够格,莫言不够 格,余华不够格, 领过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一大堆作家,没有一个够格的。 新中国不出文学大师,有人把原因归咎体制,我认为此种说法值得商榷。同样的体制,为什么科技界能出钱学森这样的大师,人文学科却交白卷?当年鲁迅他们,也是在体制内领工资,却并不影响这些大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所以,板子一味打在体制的屁股上,痛快是痛快了,却有失偏颇。 也有人认为, “国
13、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把原因归咎 “盛世 ”。这是不正确的。有时候,国家不幸,大环境不好,但作家个人的生活境遇比较好;有时候大环境好,即盛世 时代,作家个体的生存状况却很糟。比如,李白杜甫是出生在盛唐时期的大诗人,李白大杜甫十一岁,两人又都经历过安史之乱。李白和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都创作出许多优秀之作。你说李杜是乱世出的大师还是盛世出的大师? “诗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 ”是一种情况,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也是一种情况,不能将二者绝对化。改革开放后中国不出文学大师,文革十年那样的 “乱世 ”,同样出不了文学大师。可见 “盛世说 ”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我觉得,伟大作品的
14、诞生,大环境并非是决定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作家本人,别把过错都算到时代身上。主 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不能本末倒置。盛世有盛世的大师,乱世有乱世的大师,不能一概而论。 大师之大,不在著作等身,不在胡子长短,在于人格和文魄之大,在于其作品传达的伟大精神和普世价值。因此,新中国出不了文学大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作家自身而言。许多作家成名之后,船到码头车到站,便开始吃老本,不思进取,千方百计想办法把名气变现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尽可能利益最大化。文学成了作家谋取名利的道具。作家不是被 “圈养 ”,就是被商业收编,无法实现精神和灵魂突围。作家的物质 GDP 是上去了,精神 CDP却一直负增长,入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学年度 广东省 汕头市 金山 中学 第二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