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南长沙市麓山国实校九年级下期返校限时训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湖南长沙市麓山国实校九年级下期返校限时训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湖南长沙市麓山国实校九年级下期返校限时训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湖南长沙市麓山国实校九年级下期返校限时训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郭沫若说: “一片甲骨惊天下。 ”主要是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的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甲骨文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所以选 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 “我们总算熬出头了 ”。这是因为: A大决战开始了 B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
2、政府 C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D解放战争打响了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南京和武汉 .标志战略反攻的开始 .,所以选 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内战烽火 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新中国 B完成了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了现代化 D建立起公有制,实现了共同富裕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旨在反帝反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最终以失败告终,中共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俩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建
3、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选 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天演 ”“淘汰 ”“物竞 ”“天泽 ”等术语铺天盖地见诸于当地的报刊杂志,这反映了哪位历史人物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 A严复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梁启超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戊戌变法时期,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引进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宣传维新变法的理论,所以选 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近代化的探索 戊戌变法 1951年,以和平的方式获得解放; 20世纪 60年代,废除农奴制;今天,她更加繁荣富庶。 “她 ”是: A新疆 B广西 C西藏 D宁夏 答
4、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1950年 10月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同时中央人民政府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 1951 年 5 月经过谈判,西藏和平解放,所以选 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三大改造 ”的完成,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选 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
5、改造 “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锅,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候到食堂 打饭打菜。 ”这种现象发生在: A抗日战争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 ”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出现了大炼钢铁运动,农村兴起了人民公社,吃食堂,吃大锅饭的现象,所以应该选 C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被称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主要是因为: A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C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 D解决了中国如何建设
6、社会主义的问题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解决了长期困扰人民的问题,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道路,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所以选 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国力不断增强。人称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答案:对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他的统治史称 “贞观遗风 ”,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法正确。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开元盛世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来
7、第一次完全取得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 A爱国华侨的援助 B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C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D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根本原因应该是主观的内部原因, A、 B、 C均为外部因素,所以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立 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所以选 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血肉筑长城 “攘外安内 ”蒋主张,夜赠领土百万方,金陵城头发乱令,叫尔小民做羔羊 与这首歌谣创作的背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百团大战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
8、学知识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三省迅速沦陷,其后迫于压力,抛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继续对日妥协退让,所以选 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难忘九一八 今天我们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百家争鸣中哪家的思想主张最相似: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孟子主张 反对一切战争; “仁政 ”治国; 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荀子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这些都与可持续发展相似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 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B为统一全国作
9、好了准备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抑制了佛教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所以选 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北方民族大融合 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都出现了盛世 B都制订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两朝没有出现盛世局面,秦没有开凿大运河,秦修筑了 长城,隋朝没有,秦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0、制度,隋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都对汉唐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选 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繁荣一时的隋朝 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境是: A岳飞在郾城打败金军 B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C许多读书人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 D你和你的朋友晚上可以出来吃点夜宵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科举制到明清时期发展为八股取士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不允许自由发挥。所以选 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下列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我国封
11、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西周实行分封制 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 清朝设军机处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分裂割据,所以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思想上的专制巩固了政治上的专制,明清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分别采取的措施有明设厂卫特务机构,清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所以选 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大一统的汉朝;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明朝君权的加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下列关于科技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12、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资治通鉴是我国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最早的定向工具出现在战国 元曲是杂剧和散曲的合称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史记,所以 的说法不正确,所以选 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 20世纪 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夺取革命胜利道路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 国民大革命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答案: D 试题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
13、了农村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某班同学为出黑板报,收集了如下资料: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红军长征 ”“西安事变 ”。据此,你可以判断,黑板报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B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可依据时间来进行排除,国民革命,洪流奔涌是 1924年至1927年,八年抗战,同仇敌忾是在 1937年至 1945年,解放战争,革命胜利是在 1946至 1949年,所述时间
14、均与题干不符,所以选 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 14分) 材料一: 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工作时说: “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 材料二: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 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步扩大,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 14个沿海开放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 1)根据材料一,谈谈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上出台了什么重大举措?( 2分)在发展粮食生产中,科技上取得了什么重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湖南 长沙市 山国 九年级 下期 返校 限时 训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